原標題:大灣區“地下城”建設提速  地下工程裝備企業加速聚焦成套解決方案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陳紅霞 實習生 侯嘉樂 武漢報道  在“碳達峯”“碳中和”的要求下,軌道交通行業正面臨着更積極的發展。

2021年以來,大灣區軌道交通建設明顯提速。10月14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廣州市交通運輸局正式印發《廣州市交通運輸“十四五”規劃》指出,“十四五”期間,廣州將推進交通運輸行業碳達峯,助力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建設上新水平,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羣,確認續建11條地鐵、新開工3條地鐵。根據相關規劃,整個粵港澳大灣區未來至少還要新增1000公里的地鐵里程,等於再造一個“地下大灣區”。

而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四五規劃中,加快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建設,構建高速公路環線系統,有序推進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被提到了重要位置上。在地下工程這一細分領域,工程機械裝備企業踏進新一輪熱門週期。

10月14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了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河智能”)創始人、董事長、首席專家何清華。作爲中國地下工程機械行業“明星”產品液壓靜力壓樁機的發明人,何清華指出,全新的市場給予行業企業全新的機會,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完成了國產替代的背景下,還需進一步結合市場的全新需求予以科技創新,爲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完成從“跟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

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起步較晚。隨着近年來對地下空間開發需求的增大,開發規模、開發總量、地下綜合體與地下立體交通樞紐的開發水平均處於全球前列。

數據顯示,2016—2019年,我國累計新增城市地下空間建築面積爲1.07×109平方米,新增人均建築面積達1.26平方米。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總里程達7715.31km,運營車站達到5189座,其中地鐵總里程突破6300km。

這種情形下,國內對地下空間的開發提速也使得對地下工程裝備的需求與日俱增。中泰證券報告顯示,地下工程裝備包括旋挖鑽機和靜力壓樁機等樁工機械,當前山河智能的靜力壓樁機行業位於行業第一,旋挖鑽機產品位於行業三強。公司位居全球工程機械企業 50 強榜單第 34 位、世界支線飛機租賃 3 強。

截至目前,山河智能系列靜壓樁機累計銷售6000餘臺,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70%,何清華介紹,公司已形成國內型譜最全的系列化旋挖鑽機產品體系,其中,旋挖鑽機的市場份額居全國第一梯隊,設備涵蓋40knm-600knm。

隨着全國各地對地下空間的利用率增加,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我國城市各種地下空間工程的建造難度、業務規模與發展速度遠超其他國家。相對日本東京高效的地下空間大體系而言,差距還很大。

目前,大型地下基建工程多爲大型央企總體承建,但普遍存在簡單分包的行業特點。“簡單分包施工鏈條環節長,解決施工難題的難度加大,導致工程成本升高、週期延長,業主協調難度加大。”何清華表示。

作爲國內大型重點工程之一的“地下大灣區”,如何保證其頂層規劃與決策方面的科學性、權威性成爲重中之重。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城地院副總工程師周兵曾指出,地下空間開發與利用應當從建設規模、時序控制、空間留白、安全間距等方面建立基於安全前置的規劃設計理論方法並用於指導工程建設。也就是說,成套解決方案,更能利於地下空間項目的高質量落地。

2019年5月,代表廣州國資的萬力投資實際控制山河智能24.84%的表決權,成爲公司控股股東,這也意味着山河智能在大灣區的地下工程建設中將承擔更爲重要的角色。

爲此,何清華提出:“只有從勘察設計開始,開發專用實用裝備,創建相應施工工法,建立模式統一、戰略協同的施工隊伍,才能夠安全、環保、高效完成複雜的地下空間項目。在特殊施工條件下,山河智能給予項目方安全環保、先進設備與創新工法的高要求方案,以解決棘手難題。此外,山河智能提前佈局的一級基礎施工資質,可通過設備研究與工程施工協同創新發展,提供全套解決方案,業務範圍涵蓋了中國澳門、中國西藏、重慶、貴州等省市。”

“通過參與像大灣區地下城建設等超級工程,有望誕生更多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超級裝備。”何清華總結,“中國在超級工程裝備智能化方面,已經積澱了世界一流的基礎。結合體制優勢,我國地下空間設計一定會走在世界前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