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浩瀚,歲月悠長,我始終樂於和他分享同一顆行星和同一個世代。

——卡爾·薩根

前幾天去北京科學中心,正好有新策劃的“地球主題展”,擺在開頭的,是這張孤獨的照片。據說,這張圖能更好地表達出人類內心的孤獨。這張照片也非常難得,因爲人類已經很久沒有從月球這個距離對地球拍照。

“我們所見所聞和賴以生存的一切,我們的漫長曆史和輝煌成就,都在蒼茫的宇宙中的這個小小藍點上。”

新冠肺炎的到來,似乎引發了很多預期之外的蝴蝶效應,應接不暇。有時我會有些恍惚,想起科幻小說中的末世危機。我們期待科學的力量,但是,可能很多人並不瞭解科學。

最近看了《科學的歷程》。雖然現代人的知識素養不斷提升,但科學在各個方向的發展越來越艱深,要解釋一件事情的門檻還是很高。在大部分人眼裏,科學是一些知識,一個工具,有時猶如魔法,好像神奇無比。而科學家,書中提到,“長久以來, 科學家被看作是某一方面的有驚人才智的天才 但在日常生活是低能兒”。

然而這個魔法的成長與壯大,是一個艱難的歷程。

比如探索新的發現,必然面對之前的“權威”,往往有一番艱難的反覆。

還有,明明發現了新的規律,而無人問津,孤獨離去。

還有終其一生大海撈針,可那裏根本沒有針。

科學不是1+1偶然砸到誰腦袋上的,而是一種不問是非、但求真僞的探索。科學是一種文化,科學自身就可以作爲目的 。

書中兩個小片斷。

在17世紀,兩位科學家爭論地球的形狀,牛頓力學推出了地球是個扁球體,法國的天文臺長喬瓦尼·卡西尼等宣稱牛頓錯了,地球鼓起的地方是在兩極,不是在赤道。

於是法國科學院派出去了兩支科考隊,一支去南美洲測量,一支去北極測量。

他們怎麼測呢?就是沿着一條直線,從現在厄瓜多爾的首都基多附近的雅羅基到厄瓜多爾的昆卡附近,測量1度經線的長度。

請問測量地球赤道和兩級的長短,在那時有什麼用嗎?爲了求得真相,值得讓兩隻科考隊冒險嗎?法國科學院怎麼立項的?對GDP有幫助嗎?17世紀,中國還在明清。科學,真的是起源於西方。

所以,“在古代,科學的實際用處還未表現出來,注重實用的羅馬人就對科學不加重視,剛剛由希臘人創造出來的科學就斷送在羅馬人手裏。科學的技術化和工具化,一味強調一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是不行的。”

另一個,19世紀60年代,奧地利生物學家孟德爾爲了獲得更好的植物品種,通過豌豆實驗,發現了遺傳學三大基本規律中的兩個,分別爲分離規律及自由組合規律。據說,孟德爾清楚自己的發展具有劃時代意義,他還慎重的重複實驗多年,將其研究的結果整理成論文《植物雜交試驗》發表。

用科研界的話說,肯定稱得上“漂亮的工作”

但是,因爲思維和實驗太超前了吧,哪怕是在學術會議上,“與會者絕大多數是布魯恩自然科學協會的會員,其中既有化學家、地質學家和生物學家,也有生物學專業的植物學家、藻類學家。然而,聽衆對連篇累牘的數字和繁複枯燥的論證毫無興趣。他們實在跟不上孟德爾的思維。”直到下個世紀,1900年,孟德爾定律才由3位植物學家通過各自的工作分別予以證實。

30多年,五年規劃都做了六次呢。這位生前默默無聞的先驅,又重新獲得了高度評價(看書中說,他晚年坎坷,打官司之類的),他的論文也被公認爲開闢了現代遺傳學。

更別提熱力學的研究、相對論的形成、粒子物理的發展,遺傳學的誕生,晶體管的生產,等等,不是一時靈光乍現,而是一代一代科學家,偶然又辛苦的攀登。更有趣的是,一個理論源於哪些問題,有多少種解決問題的方案,以及爲什麼人們選擇了其中一種並稱之爲科學理論。

然後摘抄一段老話

“當代科學的專門化、專業化帶來了高等教育嚴重的分科化。中國教育界盛行的依然是分數教育、技能型教育。這大概不利於“創新”。這種應試教育的一個消極後果是培育了不少科學神話,樹立了不正確的科學形象,形成了對科學不正確的看法。首先是將科學理論固化、僵化,使學生一位科學理論都是萬古不變的永恆真理;其次是將科學理論神聖化、教條化,使學生一位科學的東西都是無需置疑、神聖不可侵犯的;最後是將科學技術化、實用化。

在教科書中紛至沓來的新概念、新術語、新公式 學生逐漸形成了這樣的觀念,學習它 、記住它、 教條化 ,人們不知道這個理論從何而來爲什麼會是這樣。學生們不知道這個理論從何而來 ,爲什麼會這樣, 以及人們爲什麼選擇了其中一種並稱之爲科學理論,不知道這種理論是可質疑的,學生不知道一個理論源於哪些問題,有多少種解決問題的方案,以及爲什麼人們選擇了其中一種並稱之爲科學理論。”

近期認爲最好的一部科學動畫《工作細胞》

因爲腦中都是一些割裂的概念,我也經常問一些很傻的問題。諸如,細胞是怎麼由原子到分子組成的?那麼小的細胞,DNA爲什麼能記錄那麼多生命信息,掌握一個人從生到老的各種特徵?光是什麼組成的,光有質量嗎?原子核裏到底是什麼力,釋放出來那麼可怕?還有這個稀疏而冰冷的宇宙,爲什麼衆星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越多。

無論如何,時代和文明總是在進步,在地球東北半球這篇區域,科學和技術都在進步,哪怕我們可能 暫時處於螺旋的低端。

還是拿雞湯結尾,

“就連整個人類在浩瀚的宇宙中也只是一粒微塵,這是一個既殘酷又無法否認的事實。儘管如此,我仍寧願沉浸在愛與美之中,享受每一個日子。興致勃勃地活它三萬天。”

轉載自:“碳基Alice”公衆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