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卢剑豪 通讯员 何鸿鹏 摄影 王协云)今日(10月19日),随着重2837吨的大节段钢箱梁精准坐落在18和19号墩顶,翔安大桥(第二东通道)A2标海上首节段钢箱梁成功吊装,大桥海中区进入上结构装配化施工阶段。

翔安大桥是厦门市进出岛交通网络规划中重要的跨海通道之一,是继厦门大桥、海沧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翔安隧道、海沧隧道后的第七条桥隧跨海通道。项目西起枋钟路与金尚路交叉口,接在建第二西通道本岛连接线,以隧道方式下穿现有枋钟路,向东以连续梁桥跨厦门东侧海域,终于翔安大道,全长约12公里,其中跨海桥梁(海中区)长约4.5公里。大桥为单幅变高变截面连续梁桥,双向八车道设计。

中交二航局承建的翔安大桥A2标段线路全长3300米,主要施工内容包括环岛东路互通工程,跨海桥梁桩基、下部结构和钢箱梁运输吊装等。

翔安大桥跨海桥梁中有4.2公里的上部结构采用预制钢箱梁,共36个节段。此次吊装的钢箱梁长108米、宽39.4米、高3.5米,由12个小节段拼接而成,重2837吨,通过4000吨级浮吊一次性完成吊装。钢箱梁制造在国内首次采用变截面热轧成型16毫米厚U肋技术,主要解决了桥面荷载疲劳受力问题。

在首节段钢箱梁吊装中,中交二航局自主研发制造了适用于变宽曲线整幅大节段钢箱梁吊装的专用吊具,吊具重560吨,是国内同类型桥梁中采用的最大吊具。该吊具部分节点构件采用柔性连接,能够有效缩短现场吊装时间,降低施工风险;吊点采用滑轮式自平衡构造,能够有效平衡钢箱梁吊点受力,改善钢箱梁吊装过程中的局部受力;吊具横梁采用液压可调方法,适用于多种类型钢箱梁的截面变化。

在钢箱梁吊装过程中,项目团队提前策划、周密协调,实现了1台4000吨级浮吊、1艘万吨级钢箱梁运输驳船等10余台套大型船舶设备在同一海域有条不紊作业,并结合海域潮汐特点精准选择作业“窗口期”,为钢梁吊装提供了稳定环境;项目党支部发挥海上安装党员责任区先锋引领作用,克服吊装前的连日阴雨环境,高效完成钢箱梁进场验收以及吊装设备各项安全检查工作;在钢箱梁坐落墩顶后,采用三项液压千斤顶,通过智能传感器和调位控制系统,将调位数据在信息平台集成,将钢箱梁调位精度控制在了毫米级。

翔安大桥跨海桥梁墩台以及钢箱梁预制装配化率100%,共有35个预制墩台、36节钢箱梁,均采用工厂化预制、装配式吊装。其中大桥预制墩台采用竖向干接缝匹配预制工法,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国内第二个、福建省首次在跨海桥梁中应用。

翔安大桥临近厦门高崎机场,航空限高在58米范围内,对施工工艺、设备选型均有严格要求。项目部缩短大型起重机吊臂、降低作业高度,同时在各方协调下将航空限高高度提高到150米,为大桥施工提供了更加安全的作业环境。

施工海域紧邻厦门东部海域主航道和白海豚核心保护区,A2标段建立多方联动机制,跟踪监测海水水质、沉积物、海洋生态及海洋声学环境,同时开展白海豚跟踪监测,确保了白海豚生存与施工生产并行不悖。

中交二航局翔安大桥A2标段负责人柴海峰介绍:“首节段钢箱梁的吊装,为国内复杂海域、航空限高条件下超长超重变截面钢箱梁的绿色智能建造提供了成功实践,后续项目团队将稳步推进钢梁装配化成套技术研究。此次吊装为海中区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拉开序幕,预计年底市民可以欣赏到整个大桥的轮廓。”

翔安大桥项目建设后,将进一步完善海西经济区路网和厦门市城市路网,缩小岛内外差距,促进海峡西岸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厦门市加快“一带一路”国家物流新通道和建设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