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10月26日,第二屆南京和平論壇主論壇在“和合共生:與自然和平相處”這一主題的引領下,就“和平行動與國際實踐”與青年對話。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造夢公益創始人陰斌斌,南京大學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和平學教席研究員羅克,Diinsider創新洞見聯合創始人孔喆,由復旦大學、納扎爾巴耶夫大學及創新能源解決方案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員向晨和宮雲牧,幫扶難民兒童及青少年的國際志願者服務項目——共同未來國內辦公室負責人黃威分別作了主題演講。

陰斌斌說,機緣巧合下,他認識了在非洲做志願者的朋友,後來抱着體驗生活的想法踏上了去非洲的旅程。在非洲貧民窟的所見,讓陰斌斌深受震動,他隨後和其他志願者一起啓動了貧民窟造夢計劃。陰斌斌在《和平行動——紮根貧民窟的中國青年》的主題演講中透露,這個造夢計劃目前已經在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馬拉維等六個非洲國家援建四所學校,每年幫助數百中國年輕人走進非洲,進行文化交流。與此同時,他們還開展了環境保護項目,爲貧民窟的孩子修建廁所,處理貧民窟隨處可見的垃圾,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等。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最近,南京大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學教席研究員羅克非常忙碌,忙於翻譯海外的和平學著作、研究和平學在中國的發展情況、走進校園向中小學生們講述和平學等。有感於此,他決定將自己在2021南京和平論壇上的演講定名爲“和平很忙”。首屆南京和平論壇上,羅克與南京大學教授、和平學教席劉成相識,現在他也非常關注和平學在年輕一代中的傳播。羅克說,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讓世界任何地方的年輕人都能便捷地走到一起,也更容易接觸到和平學。“大家應當求同存異,互相攜手推動和平在全世界的擴散。”

孔喆則向與會嘉賓講述了Diinsider創新洞見的由來。他說,有很多具有社會影響力且對和平有益的項目都紮根於社區,如果能夠對他們進行宣傳和報道,社會影響力會很大。“出於這樣的考慮,我們幾個人一拍即合成立了一個名叫Diinsider的機構,主要招募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年輕人,由他們來推介本地關於社會創變和和平建設的一些項目。到目前爲止,我們已經招募到多達70位的全球通訊員,我們的讀者羣也已經覆蓋到170個國家。”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曾參加首屆巴黎和平論壇的向晨和宮雲牧,在《從巴黎和平論壇到南京和平論壇——青年在行動》演講中指出,她們正致力於環境類學術研究,希望通過這一方式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自己的力量。向晨以視頻對話的方式講述了自己參加首屆巴黎和平論壇時的經歷。“我當時跟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研究生以及另外兩位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同學共同發起了中亞未來能源項目。這個項目是四個入選的中國項目之一,也是亞洲高校唯一入選的項目。我們的方案圍繞如何高效合理利用太陽能這一主題,並以此提出五種能源可用方式,希望爲綠色‘一帶一路’提出中國青年的暢想,貢獻中國青年的智慧。”

宮雲牧還透露了團隊成員現在的發展方向,有的進入國際組織實習,在世界經合組織或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地參加能源安全、文化多樣性保護的實踐項目;有的則回到家鄉,致力於推動地方城市治理的發展。“我選擇了學術道路,目前我的研究方向是全球網絡空間治理與科技外交政策,去年我和導師團隊一起參與籌備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分論壇,希望以青年的視角入手,爲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乃至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黃威分享的主題則是《尋找被奪走的可能性》。他從人類個體的角度與大家分享和平對於個人可能帶來的影響。黃威用三個故事分析了當下兒童、婦女和因災害而產生的“環境難民”需要得到的幫助。他說,“共同未來”項目至今已向有幫忙需求的國家和地區輸送了三十多位國際志願者,同時也通過科技方式讓更多人蔘與到和平實踐中來。

2021年南京和平論壇通過與青年的對話發現,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在國際的各個舞臺上發出聲音,他們正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到全球和平發展與建設活動當中,展現出青年的力量。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張紅 紀樹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