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後再出發 萬里丹心頌長征

王喜民全國宣講長征精神受歡迎 途中遇車禍受傷仍堅持工作

■王喜民在宣講中。

■王喜民在草原上宣講。

□本報記者 黃鎣

走進12個省市自治區,舉辦43場宣講,行程已超萬里!今年4月1日起,河北新聞人王喜民踏上了自己的宣講長征精神之路,迄今還在繼續。他說:“這是我作爲一個老黨員,一名新聞工作者,爲慶祝建黨100週年獻上的一份心意。”

第一場宣講近9萬人“圍觀”

王喜民生於石家莊欒城區,退休前是一位優秀的新聞記者。那時他每年將近一半的時間在外採訪,隻身徒步八百里太行,隻身徒步壩上千裏風沙線,隻身青藏高原萬里行,隻身重走兩萬五千里長徵路,隻身行走22800公里國境線……他先後有38件新聞作品榮獲全國大獎,其中就有中國新聞界最高獎“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很多老百姓知道王喜民,源於曾獲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一等獎的《先遣連》,他正是該劇編劇之一。

今年黨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身爲老黨員的王喜民立刻想到:“宣講長征精神,我有優勢。”2004年王喜民耗時3個月隻身一人爬雪山、過草地,重走長征路。途中他採訪了十多名健在的老紅軍,收集了很多珍貴資料。其後王喜民的26篇系列錄音報道,10多篇紅軍錄音專訪,40多篇長征路見聞,匯聚成了《千山萬水——重走長征路》一書,在當年引發了熱烈反響。

4月1日,王喜民在欒城老家作了首場黨史宣講報告,通過現場講述、播放視頻音頻等方式,將長征中發生的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故事娓娓道來。報告會線上同步直播,收看者近9萬人,一些新加坡、伊朗的華裔人士也來收看,各大媒體相繼轉載。

首講告捷後,河北、江西、廣西、四川、新疆等地紛紛向王喜民發出邀約,他來者不拒,開啓了自己的公益宣講行。初衷很簡單,“我是一名記者,也是一名黨員,我要履行一位黨員新聞工作者的職責,把我的所見所聞傳遞給大家。”

瑤寨婦女聽長征故事感動落淚

從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大學、貴州鎮遠縣報京侗寨、廣西興安縣華江瑤族鄉龍塘寨到帕米爾高原雪山下白沙湖水邊,都有王喜民的宣講身影,他的聽衆人數多則近千人少則十餘人。地點在變、人數在變,不變的是他飽滿的熱情和精心的準備,還有聽衆的熱烈反響和真情回饋。

“4月29日,我在廣西完成第11場宣講後,準備趕往四川一所大學。剛上高鐵,就接到桂林興安縣龍塘寨的邀請。這個山寨只有17戶人家、83口人,全部是瑤族。”王喜民認爲講黨史要面向基層羣衆,龍塘寨是當年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儘管人口少,但鄉親們的期待不能辜負,於是他跟四川方面緊急協調後改變了行程。

4月30日早上5點起牀,簡單收拾后王喜民立刻出發。上午9點半他趕到了位於貓兒山山林中的龍塘寨。“山寨前,17戶身穿民族服飾的男女老少迎接我的到來。宣講場地是在山寨的一個院子。當地婦女身着節日盛裝聽講,令我無比動容!站在大家面前,我起初有些緊張,擔心他們聽不懂我的話。我就故意放慢了語速,一個字一個字地慢慢道來……當我講到新婚三天的婦女池煜華送丈夫離家走上長征路的一幕時,坐在前排的婦女們一個個流下了熱淚。”王喜民意識到,大家不但聽懂了,而且深受感染,這令他備受鼓舞。

王喜民講話不喜歡念稿子,現場發揮經常是妙語連珠激情迸發。此次宣講也一樣,他沒有講稿,根據聽衆身份、年齡等隨時調整內容,比如在新疆烏恰縣吉根鄉護邊員布茹瑪汗·毛勒朵大媽家中,他主要講述了紅軍女戰士李美羣、曾玉等的事蹟;在新疆烏恰縣吉根鄉小學,他爲該校的166名學生講述了長征中小紅軍們的感人故事……

精準的受衆定位、聲情並茂的講述,加上當年採訪的紅軍戰士錄音等第一手資料,王喜民的長征精神宣講深入人心,還往往引發追星效應,一次在廣西民族大學有半場的師生站起來要求跟他合影。各地對他的宣講好評如潮,侗族羣衆龍通蘭說:“這是我聽過的最生動的黨史學習教育宣講之一。”河北大學一位同學說:“聽了王老師的宣講,我對紅軍長征的印象不再侷限於歷史課本上的文字。王老師記錄了許許多多普通人的故事,也正是這些紅軍隊伍中的普通人,用頑強的革命意志和大無畏精神譜寫了長征的勝利史詩,贏得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宣講途中遇車禍昏迷半小時

凌晨出發趕飛機和高鐵、長達數小時的車程趕往邊遠村寨、在海拔4290米的西北克服高原反應、不願辜負聽衆熱情一天連講三場……從4月1日至今,王喜民行程超過萬里,對於一個退休多年的老人來說,這其中的辛苦自不必說,期間他還曾遭遇驚險一幕。

今年5月初,王喜民應邀趕赴貴州做宣講。當他乘坐的汽車沿着盤山公路一路前行,行駛中前面車輛突然橫了過來。兩車相撞,王喜民和司機當即不省人事,暈了半個小時才醒過來。當時他感覺左肋疼,也沒放在心上,堅持做完宣講。事後他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左邊一根肋骨骨折。醫生建議王喜民靜養。但面對各地不斷的邀約,他決定繼續上路。

值得一提的是,王喜民的宣講之路基本是公益性質,絕大多數時候不但宣講免費,而且路費自負。後來他跟妻子說,能將當年的採訪內容與大家分享,令長征精神深入人心,令他很滿足,“作爲黨的新聞工作者,能在2021年這個特殊的年份進行一場場特別的宣講,能爲更多人服務和奉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我感到特別充實和高興,感到自己真的沒白活,人生很有意義。”

只要有人願意聽就會一直講下去

與王喜民面對面,很容易感受到他對生命的熱情,對行走和記錄的熱愛。

有業內人士稱,王喜民極有可能是第一個走遍全球並寫遍全球的中國新聞人。迄今他已走進23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南極和北極點,採訪完世界所有國家,長途跋涉總里程超過50萬公里,多次死裏逃生,穿壞的鞋不計其數。從2014年的《行走南極》開始,接連推出《去南美》等“看世界”系列叢書,《去南美》《去歐洲》等還先後榮獲河北文學藝術“綵鳳獎”圖書類特等獎。

此次在全國宣講長征精神的途中,王喜民依然一邊宣講一邊採訪——他在江西採訪贛州東山村駐村第一書記,在湖南芋頭古侗寨的田埂上採訪回鄉創業的青年,在新疆烏恰縣向護邊員們瞭解他們護衛國門的故事……一天新聞人終身新聞人,記錄時代之於他是責任更是本能。

王喜民的宣講之路還在延伸,他說只要有人願意聽,他就願意一直講下去。“寧可死在路上,決不躺在牀上。”王喜民如是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