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歐洲投資銀行要做“氣候銀行”,將不給任何油氣公司提供貸款

即便是希望發展低碳項目的傳統高污染企業,也無法拿到貸款。

爲踐行做歐洲“氣候銀行”的誓言,歐洲投資銀行(EIB)再次重申,從2022年起將不再向任何油氣公司提供貸款並“加碼”了細節條件。

EIB此前於2019年已經宣佈,在兩年內逐步停止向化石燃料項目提供貸款,但仍被批評未能徹底堵住漏洞,28日EIB的表態意味着,從2022年起,即便是希望發展低碳項目的傳統高污染企業,也無法拿到貸款,譬如EIB將不再爲石油公司的風能項目提供貸款,同時,所有EIB貸款的接受者都將被要求制定脫碳計劃。

一位國際多邊銀行資深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未來國際多邊開發銀行減少對化石燃料生產項目國際公共融資之事是大勢所趨,已成定局,且歐盟的機構在此方面有示範效應。

影響約50家公司和機構

此次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COP26)前夕,EIB行長霍耶(Werner Hoyer)表示,EIB聽到了警告之聲。

目前,對氣候和環境的貸款融資量佔EIB貸款融資總額的40%,其目標爲50%。“作爲氣候行動的主要多邊銀行之一,我們正在進一步提高我們的氣候雄心。”EIB在聲明中表示,一般來說,如果高排放企業繼續經營或投資與《巴黎協定》目標不一致的活動,EIB將不再爲高排放公司的低碳項目提供融資。

據悉,該決定可能會影響約50家公司和公共部門機構,它們約佔EIB貸款者的10%。不過EIB不太可能在一夜之間就停止向數十家企業客戶提供貸款。

同時,對於該決定中可能涉及的銀行,EIB採取了不同方法,如果它們還想從EIB貸款中受益,就要滿足國際透明度標準。銀行將有義務遵守由金融穩定委員會(FSB)成立的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所制定的標準,該標準要求公司披露其對氣候變化風險的敞口。

本月,TCFD發佈了最新《TCFD進展報告》,其中審查了來自8個行業69個國家和司法管轄區的1650多家公司。TCFD表示,2020年接受審查的上述企業中,有50%以上首次披露了與氣候相關的風險和機遇。

TCFD此前給出的建議是,企業需要按照至少三項披露建議的煩惱故事進行披露。此次TCFD發現,氣候相關風險披露水平最高,但治理方面仍披露較少。如按照區域來看,歐洲在風險管理流程披露方面領先其他區域至少15個百分點。

TCFD並表示,目前其支持機構又增加1000多個,總數達到2600多個,總市值超過25萬億美元。

綠色融資風生水起

前述國際多邊銀行資深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於EIB等機構的示範效應,已經可以明顯看到近3年來,國際多邊銀行在實體項目操作中,從立項就審查趨嚴,到最終停止對存在高污染可能性項目貸款的這一趨勢。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近期發佈的《2021生產差距報告》顯示,二十國集團(G20)和主要的多邊開發銀行近年來顯著減少了支持化石燃料生產的國際公共融資。

按資產規模劃分,三分之一的多邊開發銀行和G20開發性金融機構 (DFI) 已出臺新政策,將化石燃料生產活動排除出未來的融資範圍。

不過,該報告也顯示,自疫情暴發以來,各國已向支持化石燃料的新基金投入超過3000億美元——多過投資於清潔能源的資金。

EIB行長霍耶則表示:“不能等到疫情結束再應對氣候變化。疫情不是停止應對氣候和環境挑戰的理由。”

目前EIB正在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UNDP) 合作,思考如何推進對化石燃料補貼改革。

“爲了有機會限制全球變暖,世界能源系統必須快速轉型。”霍耶說,“爲了加速清潔能源轉型,公共金融機構必須動員國際社會,支持新技術及其大規模採用。有一個明確的經濟發展案例:風能和太陽能現在比世界三分之二的新型煤炭和天然氣發電廠便宜。”

近期,在COP26之前,世界經濟論壇(WEF)首席執行官氣候領袖聯盟發佈公開信,這封信由90多家跨國企業總裁簽署,呼籲各方在COP26上在氣候行動方面達成一致,企業界將可順勢而爲之採取更多行動,爭取早日實現淨零目標。

衆位跨國企業總裁在信中呼籲,各方應在強有力的政策路線圖和中期目標的支持下,發佈更有雄心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同1.5°C目標保持一致,以確保2030年前全球排放量減半,並努力在2050年前在全球範圍內實現淨零排放。

同時,敦促發達國家兌現爲發展中國家提供不少於1000億美元資助的承諾,以支持他們減緩並應對氣候變化;確保主要的開發性金融機構在設計貸款方案過程中遵循以科學爲基礎的指導方針;取消化石燃料補貼,削減氣候友好型商品的關稅,制定基於市場的、有意義的且廣爲接受的碳定價機制,並採取必要措施確保公平交易;支持並激勵先行者,手段包括在全價值鏈推廣現有的已被充分驗證的解決方案(尤其是在碳排放密集型產業)、開發新技術等。

衆位跨國企業總裁還呼籲各國投資氣候變化應對領域,通過推廣自然災害防禦和風險轉移解決方案、推動具有氣候適應性的可持續的食品生產以及安全供水等措施,打造更有彈性的城市、供應鏈和基礎設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