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

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又取得新進展!

央行網站消息,富時羅素公司2021年10月29日正式將中國國債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央行表示,這充分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於中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金融持續擴大開放的信心。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末,國際投資者持有中國債券規模達3.9萬億元人民幣。央行認爲,金融市場開放有利於中國實現高質量的經濟增長,也有利於全球投資者分享中國經濟的發展成果。

國際三大債券指數相繼納入中國債券

此次中國國債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是我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一步。中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稱,中國債券已被納入國際三大債券指數,包括此前的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BBGA)、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多元化指數(GBI-EM),以及此次的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

明明測算,此次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或帶來約1300億美元至1575億美元的資金流入。“中國債券納入全球指數一方面會帶來大量的被動資金流入,主要是全球範圍內跟蹤WGBI基金的資金,另一方面也會帶來一定的主動資金流入。”他說。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此前稱,富時世界國債指數是富時羅素追蹤資金量最大的旗艦指數產品,也是全球政府債券指數的標杆。中國國債正式納入世界國債指數,表明我國債券市場基礎設施等已滿足國際化標準,能夠引導國際債券配置資金進一步進入中國債券市場,爲我國債市帶來持續可觀的資金流入。

人民幣資產正吸引全球資本趨勢性流入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當前人民幣資產對國際投資者具有較強吸引力,未來外資參與程度將進一步加深。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王春英此前表示,中國債券市場規模較大,且外資佔比較低,未來有較大增長空間。與此同時,境內債券收益率相對較高,人民幣幣值穩定,我國債券市場有比較良好的投資價值。

“未來隨着境內債券市場穩步發展,各類債券產品不斷豐富,以及相關法律制度與國際市場不斷接軌,有望吸引更多被動型和主動型的配置資金流入。”王春英稱。

光大銀行分析師周茂華稱,國內經濟超大規模,巨大市場潛力,經濟發展長期向好,金融市場深化高水平對外開放,人民幣資產將吸引全球資本趨勢性流入。

周茂華認爲,未來我國將穩步推進金融業高水平對外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豐富金融產品,完善跨境投資基礎設施,不斷提升投資便利化水平。

央行表示,下一步,將繼續與各方共同努力,積極完善各項政策與制度,鞏固和擴大雙向跨境投融資渠道,爲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資環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