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鑑寶類節目走熱各大電視臺時,廣州電視臺也想開播此類節目。但研究和剖析央視以及各地方衛視在演播廳錄製的節目後,發現成功的關鍵點和模式是:專家鑑定完真假後,說價格。所以,從我一手籌辦“咪走寶”開始,就覺得無法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能從一衆火熱的收藏鑑定類節目中脫穎而出,所以反其道而行之。在形式上,雖然它不算是一個獨立的節目,而是廣州電視臺一個很有羣衆基礎的欄目中的一個小板塊,每天只播出三四分鐘,但帶着本地收藏家協會或者文物商店的專家老師,去鑑別街坊市民家裏的老物件,並在老百姓家裏錄製。節目很真實,鑑定的東西是什麼狀態,講什麼故事……都很接地氣,所以收視率很高,也就從本來的一週播兩次,變成了日播。

2013年,我們以大型文化紀實類欄目的形式開播了《大藏家》欄目。《大藏家》每期採訪一位收藏家,播出他的收藏經歷,哪怕是打眼的慘痛教訓,然後又如何東山再起,並展示自己最重要的3件寶物。因爲節目既有故事,又有情景再現和寶物呈現;所以開播第一年就獲得了廣東文藝欄目一等獎,以及全國文化類節目的優秀獎。當可尋找的藏家資源越來越少,又不想一窩蜂地仍去做鑑寶類節目,所以《大藏家》於2018年停播後,我自己的小團隊又創立了《收藏私享會》,邀請書畫收藏家朱紹良、瓷器收藏家翟健民、佛造像專家一西平措、傢俱收藏家蔣念慈等業界大咖,參照知識付費的模式,開設類似收藏知識普及類的課程。

但我認爲,不管是收藏鑑定類節目還是其他與文物藝術品有關的媒體的發展,都面臨着在新時代怎麼轉型的問題。

轉型的首要方向是做直播和短視頻。未來的收藏主流人羣是已經習慣將各種運用都放在手機端的“80後”“90後”甚至“00後”,他們的文化基礎比較好,所以要求更高——要娛樂就是純娛樂,學知識和文化就要專業的。三星堆的考古發現這兩天是熱點,嗶站上有大量文化類的紀錄片,就是例證。

在電視播出整體式微的大背景下,收藏鑑定類節目的收視率日趨低迷,其影響力還不如有些業界大咖的視頻或者直播,很難再有七八年前的風采。

總之,未來的文物藝術品媒體要想獲得發展,一是要搶佔新媒體;二是要做線上線下的知識付費;三是做一些文化創新,尤其是與國風文創相關的開發。畢竟文物古董還是小衆的事情,但當放大到文物藝術品甚至文創,跟當代人生活的每一刻、每一處結合,那發展空間會變得無限大。

但當今的時代發展實在太快,所以即便是擁有了短視頻和直播等抓手,也還是要在以內容爲王的同時,不斷轉變創新思路,重點挖掘文物藝術品背後的文化力量和故事——單純的收藏鑑定太單一了。這從《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典籍裏的中國》等紀錄片的走熱,以及被切片後放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上,持續產生巨大影響力,就能窺見發展方向。

轉自:藝術市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