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鉴宝类节目走热各大电视台时,广州电视台也想开播此类节目。但研究和剖析央视以及各地方卫视在演播厅录制的节目后,发现成功的关键点和模式是:专家鉴定完真假后,说价格。所以,从我一手筹办“咪走宝”开始,就觉得无法拥有足够强大的实力能从一众火热的收藏鉴定类节目中脱颖而出,所以反其道而行之。在形式上,虽然它不算是一个独立的节目,而是广州电视台一个很有群众基础的栏目中的一个小板块,每天只播出三四分钟,但带着本地收藏家协会或者文物商店的专家老师,去鉴别街坊市民家里的老物件,并在老百姓家里录制。节目很真实,鉴定的东西是什么状态,讲什么故事……都很接地气,所以收视率很高,也就从本来的一周播两次,变成了日播。

2013年,我们以大型文化纪实类栏目的形式开播了《大藏家》栏目。《大藏家》每期采访一位收藏家,播出他的收藏经历,哪怕是打眼的惨痛教训,然后又如何东山再起,并展示自己最重要的3件宝物。因为节目既有故事,又有情景再现和宝物呈现;所以开播第一年就获得了广东文艺栏目一等奖,以及全国文化类节目的优秀奖。当可寻找的藏家资源越来越少,又不想一窝蜂地仍去做鉴宝类节目,所以《大藏家》于2018年停播后,我自己的小团队又创立了《收藏私享会》,邀请书画收藏家朱绍良、瓷器收藏家翟健民、佛造像专家一西平措、家具收藏家蒋念慈等业界大咖,参照知识付费的模式,开设类似收藏知识普及类的课程。

但我认为,不管是收藏鉴定类节目还是其他与文物艺术品有关的媒体的发展,都面临着在新时代怎么转型的问题。

转型的首要方向是做直播和短视频。未来的收藏主流人群是已经习惯将各种运用都放在手机端的“80后”“90后”甚至“00后”,他们的文化基础比较好,所以要求更高——要娱乐就是纯娱乐,学知识和文化就要专业的。三星堆的考古发现这两天是热点,哔站上有大量文化类的纪录片,就是例证。

在电视播出整体式微的大背景下,收藏鉴定类节目的收视率日趋低迷,其影响力还不如有些业界大咖的视频或者直播,很难再有七八年前的风采。

总之,未来的文物艺术品媒体要想获得发展,一是要抢占新媒体;二是要做线上线下的知识付费;三是做一些文化创新,尤其是与国风文创相关的开发。毕竟文物古董还是小众的事情,但当放大到文物艺术品甚至文创,跟当代人生活的每一刻、每一处结合,那发展空间会变得无限大。

但当今的时代发展实在太快,所以即便是拥有了短视频和直播等抓手,也还是要在以内容为王的同时,不断转变创新思路,重点挖掘文物艺术品背后的文化力量和故事——单纯的收藏鉴定太单一了。这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纪录片的走热,以及被切片后放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持续产生巨大影响力,就能窥见发展方向。

转自:艺术市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