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光84億造不出一臺量產車,拜騰汽車的錢去哪了?

原標題:南京知行新能源破產清算案開庭:拜騰汽車“曲終人散”?

“3年燒光84億造不出量產車”的拜騰汽車在“生死線”上掙扎一年多以後,被正式申請破產清算。

啓信寶信息顯示,2021年11月1日,拜騰汽車關聯公司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知行新能源”)破產清算案件正式開庭審理。

資料顯示,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6月,由知行新能源汽車投資管理(南京)有限公司與南京啓寧豐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合資設立。

而南京拜騰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12月,由南京知行新能源100%持股。

事實上,早在7月12日,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新增破產重整信息,案號爲(2021)蘇0113破申26號,經辦法院爲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法院,申請人爲上海華訊網絡系統有限公司。

作爲曾經與蔚來、小鵬、威馬並列的造車新勢力“四小龍”,如今走上破產清算的拜騰汽車令人唏噓。

創業之初,與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相比,拜騰創業團隊堪稱豪華,創始人分別爲“寶馬i8之父”畢福康(Carsten Breitfeld),和在東風英菲尼迪、華晨寶馬擔任過高管的戴雷(Dr。 Daniel Kirchert),以及原沃爾沃汽車中國銷售公司CEO付強,均爲汽車行業專業人士,曾被諸多投資人看好。

“有工廠也有產品,拜騰一手好牌沒有打好。”日前,有接近拜騰的業內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用足球領域的術語來形容就是‘踢不進去比踢進去還難’,拜騰值得好好反思。”

前世今生

拜騰汽車的誕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

2015年,和諧汽車騰訊和富士康簽訂了《互聯網+智能電動車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按照3:3:4的出資比例成立河南和諧富騰互聯網加智能電動汽車合夥企業(有限合夥);2016年,三方在香港共同註冊成立了Future Mobility Corp(簡稱FMC)公司,並致力於在中國打造高端智能電動汽車(互聯網+智能電動汽車)。

和諧汽車董事會主席馮長革通過FMC全資持有知行新能源汽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00%的股份,而知行新能源在拜騰汽車中的持股比例爲73.33%。

FMC第一次出現在公衆視野中源於2016年4月中旬德國《焦點》週刊的報道,一家名叫Future Mobility的中國電動車公司,先後挖走了寶馬電動汽車核心研發團隊的4位成員,其中包括“寶馬i8之父”畢福康。

隨後,戴雷通過朋友圈透露:Future Mobility註冊在香港,研發總部在深圳(後改爲南京),歐洲和硅谷的團隊分別負責傳動技術和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

不過,一年後的2017年,富士康和騰訊相繼退出FMC。

2017年9月7日,FMC在上海召開發佈會,發佈了電動車品牌LOGO,以及中英文名,英文名爲“BYTON”,中文名爲“拜騰”。

“我們是具備數字技術基因的品牌,所以Byton是Byte on wheels的融合,byte是字節的意思,代表互聯網,wheel代表傳統汽車,Byton意味着這兩個世界的融合,旨在突出“新一代智能終端”的產品定位。” FMC總裁兼聯合創始人戴雷表示,新LOGO兩個環形一個象徵汽車技術,一個象徵數字科技。

其中,FMC全球運營總部和工廠設立在中國南京,規劃年產能30萬輛,同年9月8日,南京工廠正式奠基;在德國慕尼黑和美國硅谷分別設立了產品概念及設計中心和研發中心。

品牌發佈後,拜騰加速推進。2018年6月11日,拜騰全球總部在南京正式啓用。同時,拜騰B輪融資順利完成,多家投資方參與,融資總額達5億美元。據悉,主要投資人包括中國一汽集團、啓迪控股、寧德時代、江蘇“一帶一路”投資基金等。三個月後的9月28日,南京知行通過收購華利,以8億元的價格獲得新能源汽車造車資質。

對於此次交易,有業內人士認爲,與蔚來、小鵬的代工模式相比,拜騰耗費8億多元單爲購買造車資質的價格並不低,但拜騰作爲造車新勢力急於推出產品,對資質有着很強的訴求。

不過,轉折點出現在了2019年。2019年4月,合夥人之一的畢福康出走拜騰。

“拜騰將在今年年中完成C輪融資,目前已得到多家實力機構的支持,一汽集團已就領投拜騰C輪融資開始盡調。目前拜騰在融資方面的進展非常順利,江蘇省政府方面也給予拜騰大力支持。”2019年5月8日,戴雷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拜騰首款M-Byte車將於年底量產。

不過,2019年,車市變得冷清。中汽協數據顯示,這一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比下滑4%。資本市場同樣遇冷,拜騰一汽領投的C輪融資卻遲遲未到位。

進入2020年,疊加疫情因素,車市和資本市場雪上加霜。沒有等來M-Byte的量產,2020年6月,拜騰表示,受疫情影響,C輪5億美元融資進展並不順利。苦盼一年,拜騰沒等來投資人。

2020年7月初,公司對外宣佈暫停中國內地業務運營。

重回賽道

事實上,在拜騰暫停中國內地業務後,拜騰還在尋求自救。

在停擺兩個多月後,拜騰改頭換面,重啓造車。2020年9月10日,記者查閱國家企業信息信用公示系統發現,南京盛騰汽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盛騰汽車”)已於2020年9月9日正式成立。

信息顯示,盛騰汽車註冊資本15億元,由段連祥、成都蓉璞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南京興智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一汽股權投資(天津)有限公司、廈門道合智聯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5個股東出資成立。經營範圍包含汽車零部件研發、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等。

其中,段連祥認繳1億元人民幣,持股6.67%。值得關注的是,盛騰汽車法定代表人段連祥此前正是拜騰汽車中國研發副總裁。

此前就有知情人士爆料指出,拜騰汽車已經申請註冊成立新科技公司,命名爲“盛騰”,預計8月底領取法人營業執照。新科技公司擬融資20億元加速量產M-Byte,目前一汽集團等股東方正在積極推進該項融資。

此外,拜騰也在以各種形式加速重啓,推動量產車型M-Byte上市。儘管2020年7月1日拜騰中國區員工大部分進入待崗狀態,但拜騰的研發、採購、製造等部門並沒有停工,近兩個月,拜騰留守員工已由100人增加至130人,拜騰正在分批次召回員工。而拜騰汽車目前的核心管理層有3人,分別爲首席事務官丁清芬、供應鏈管理和研發副總裁段連祥以及南京知行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應展望。

前述知情人士指出,拜騰此番基本是按照一汽集團2020年6月底的重組方案推進,未來還有上市計劃。事實上,作爲拜騰B輪融資的領投方,一汽在拜騰此番的重啓中的角色不可謂不關鍵,盛騰汽車的大股東中,一汽的身影赫然在列。

對於此次盛騰汽車的成立,業內認爲,很可能是拜騰換個身份尋求資本市場的支持,重回造車賽道。

轉機似乎就在眼前。

2021年1月4日,拜騰汽車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力加速推進拜騰首款車型M-Byte的量產製造工作,力爭在2022年第一季度前實現M-Byte量產。

根據該協議,富士康將提供先進製造技術、運營管理經驗和產業鏈資源,全方位支持拜騰首款車型M-Byte的量產製造。

拜騰聯席CEO丁清芬用“重回賽道”來形容此次與富士康的合作。

對於雙方再度合作的具體細節,拜騰汽車並沒有做出更詳細的解答。此前,有報道稱,富士康擬向此前已陷入停擺的造車新勢力拜騰汽車投資2億美元。

“這個消息我們無法回應。”1月5日,拜騰相關負責人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

儘管雙方都未對投資一事作出回應,但業內認爲富士康與拜騰汽車的合作,並不是簡單的業務上的聯手。

“與拜騰合作是我們佈局電動汽車領域的重要一環,我們將竭力幫助拜騰M-Byte早日量產,登上世界電動車的舞臺。”富士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在迎來“白衣騎士”富士康之前,拜騰曾被傳出受資金等問題影響造車業務停擺,再度推遲復工復產計劃。

消息稱,自2021年1月1日起,拜騰停工停產時間將延至2021年6月30日。在此期間,中國區內地員工待崗,不予安排工作。

而業內認爲,拜騰持續的停工停產或與融資未到位有關。

不過,拜騰方面表示,在與富士康牽手之後,也積極尋求新的投資人,並加快M-Byte車型的量產交付。

曲終人散

在破產清算案正式審理前,富士康並未成爲苦苦等待“重返賽道”的拜騰的“白衣騎士”。

今年7月,有消息稱,由於拜騰的財務狀況不斷惡化,富士康已經停止與拜騰合作的電動汽車項目。雖然項目尚未正式終止,一些富士康員工仍然在拜騰工廠,但是他們已經隨時準備好離開了。

與此同時,除了拜騰的債務問題比想象中複雜,富士康、拜騰與一汽之間複雜的關係也是讓富士康萌生退意的原因。

“主要是拜騰內部的原因,技術不成熟,M-Byte離量產的距離太遠,要推動量產可能燒錢太多,富士康覺得風險性比較大。”11月1日,北方工業大學汽車創新中心研究員張翔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與蔚來、小鵬相比,拜騰的運氣差了一些。”

“破產清算案一審理,拜騰也就沒什麼希望了,這個品牌已經一蹶不振,現在的競爭更加激烈,更別說拜騰這麼長的時間內都沒有融到資了。”張翔告訴記者。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造車正在成爲熱門賽道,包括小米、360、百度在內的科技公司紛紛下場。

在業內頗有野心的富士康註定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放棄拜騰的同時,富士康選擇親自下場造車。

10月18日,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科技在中國臺灣舉辦科技日活動,正式發佈純電動汽車品牌Foxtron,並帶來三款新車,分別是純電動轎車Model C、純電動SUV Model E和電動巴士Model T。

在發佈新車的同時,鴻海集團還制定了一個明確的運營目標:預計到2026年純電動汽車佔其製造營收比重達5%,營收規模目標1萬億新臺幣,其中40%的零配件由鴻海集團自制。

不過,當新能源汽車成爲風口,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入局造車,但對於跨界造車企業而言,其拼的不單單是資本,資本只能是作爲造車的基礎,但是能否長期在市場上發展還是要看產品競爭力、產品服務、供應鏈等。

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帶來造富“神話”的同時,拜騰也從另一個角度提醒前赴後繼的新造車企業。

曾經“四小龍”之一的拜騰,如今曲終人散。合夥人之一的畢福康出走拜騰,在艾康尼克短暫停留後,加盟賈躍亭的Faraday Future;而“中國通”戴雷則在拜騰停擺後陷入沉寂,在今年4月進入某地產造車企業,擔任常務副總裁。

在啓信寶上,南京知行新能源的高管一欄中,只剩下名叫DANIEL ISIDOR KIRCHERT的執行董事,以及作爲監事的丁清芬和高峯。

而截至發稿,南京知行新能源的破產案件審理結果尚未公佈,對於拜騰汽車未來的走向,本報記者也將持續關注。

(作者:杜巧梅 編輯:張若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