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快遞行業洗牌潮加劇 極兔速遞68億元接盤百世快遞業務 來源:中國經營網

本報實習記者 於典 記者 張家振 上海報道

隨着快遞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行業洗牌潮也在加劇。

10月29日,百世集團和J&T極兔速遞(以下簡稱“極兔速遞”)共同宣佈達成戰略合作意向,百世集團同意其在國內的快遞業務以約68億元(合11億美元)的價格轉讓給極兔速遞。

據瞭解,此次交易僅爲百世集團旗下的國內快遞業務,供應鏈、快運和海外快遞等業務不受影響。事實上,早在今年9月份,行業就有百世快遞將“賣身”的傳聞,不過當時百世集團方面未予置評。

而在今年3月20日,百世集團副總裁、百世快遞總經理王小青還在全國網絡工作會議上表示,百世快遞今年計劃總投入18億元升級自動化設備,通過三大信息化系統,降低管理難度,驅動現場,以此來建立數字化快遞。“預計2021年在全國總投入2億元資金激勵,尤其在覈心省份、核心城市、核心區域,強化末端建設。”

“目前,雙方就轉讓相關事宜正在穩步推進中。”百世集團相關負責人日前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未來將進一步聚焦快運、供應鏈、國際核心物流業務,深耕綜合智慧供應鏈服務。

虧損或爲出售主因

對於轉讓國內快遞業務的原因,百世集團方面表示,此舉主要是爲了進一步聚焦核心業務。

據介紹,2020年以來,隨着疫情的全球蔓延,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爲更好地適應新發展格局,百世集團自2020年11月開始進行戰略調整,並聚焦核心物流業務。

百世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韶寧表示:“本次戰略合作也是爲了更好地適應新發展格局,執行集團的長遠戰略規劃。公司將集中精力和資源,進一步推動供應鏈、快運、國際業務的深度融合,加快業務的發展,打造國際化的綜合智慧供應鏈服務。”

而極兔速遞執行總裁樊蘇洲也表示:“百世快遞積累了多年的行業經驗,擁有良好的基礎建設和優秀的加盟商網絡資源。本次收購優勢互補,可以優化雙方在中國市場的末端網絡佈局,推進網絡精細化運營,爲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促進行業的健康良性成長。”

記者梳理發現,作爲四大主營業務(快遞、快運、供應鏈、國際)之一,快遞業務在百世集團中佔比較大,常年爲公司提供過半營收,但近年來增速下滑明顯。

百世集團財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營收爲73.75億元,同比下降5.0%;淨虧損4.66億元,上年同期爲3089.9萬元。按業務劃分,快遞業務營收爲42.81億元,同比下降17.1%;貨運業務營收13.99億元,同比增長2%;供應鏈管理業務營收4.80億元,同比下降5.9%;全球業務營收3.15億元,同比增長63.4%。

華創證券研報指出,2021年上半年,在六家快遞上市公司中,圓通速遞業務量增幅最大,爲50.1%,百世集團增速墊底,爲13%,低於45.8%的行業增速。而在單票利潤方面,上半年百世快遞的單票收入爲1.97元,單票成本爲2.09元。單票快遞毛利爲-0.12元,單票扣非淨利爲-0.26元。

另一方面,百世集團整體的經營情況也不容樂觀。數據顯示,2017年到2020年,百世集團的營業收入從2017年的199.9億元提升到2020年末的299.95億元,但淨利潤方面持續處於虧損狀態,4年間分別虧損了12.28億元、5.08億元、2.19億元和20.51億元。

而連續的虧損也進一步加重了百世集團的負債壓力。記者梳理百世集團年報發現,從2017年開始,公司資產負債率持續上升,並不斷突破新高。2017年,百世集團總資產爲108.79億元,總負債爲64.86億元,負債率59.62%;而2020年,公司總資產爲198.71億元,總負債爲181.46億元,負債率91.32%。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百世快遞是2020年中國唯一一家全年業績處於虧損狀態的上市快遞企業。此外,根據百世集團今年二季度財報,公司資產負債率已經攀升至95.21%。

“未來,公司將更好地集中精力和資源,深耕綜合智慧供應鏈服務。”百世集團方面表示,同時利用公司在智慧供應鏈服務的優勢,進一步推動供應鏈、快運、國際業務的深度融合,打造國際化的綜合智慧供應鏈服務,提升核心競爭力。

快遞行業再洗牌

國家郵政局發佈的數據顯示,1-9月,快遞與包裹服務品牌集中度指數CR8爲80.8,與上半年持平,較上年同期下降2.1。上市企業業績持續承壓,企業中短期融資需求強烈,上市融資步伐加快,併購事件增多。

另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6年-2020年,中通快遞市場份額遙遙領先,其次是韻達股份,於2018年反超圓通速遞。2021年1月,順豐控股、韻達股份、圓通速遞、申通快遞的市場份額分別爲10.64%、16.33%、14.94%、9.93%,均較去年同期出現小幅下降。

業內分析人士認爲,此次極兔速遞收購百世集團國內快遞業務,或將影響快遞行業發展格局。

據瞭解,極兔速遞2019年收購龍邦快遞,獲得國內快遞牌照。2020年3月,極兔速遞正式在國內市場開啓快遞業務,並通過高額補貼,以較低單價迅速搶佔市場份額。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極兔在國內的日單量在2200萬-2500萬單的水平,成爲國內繼“通達系”後的又一大頭部快遞公司。此外,據媒體報道,極兔速遞正在考慮將IPO地點從美國轉移到中國香港,預計IPO將籌集10億美元資金。

此番收購百世集團國內快遞業務,極兔速遞或意在“淘系”。據極兔速遞官網介紹,目前極兔在全國擁有近20個快速下單渠道,包括3個官方渠道和16個電商平臺。但在官網的合作伙伴中,並未出現淘寶的身影。

公開資料顯示,阿里是百世集團最大的單一股東,持股比例高達37%,高於創始人周韶寧的12%,董事會投票權爲46.2%,略低於周韶寧所持的投票權。百世集團財報顯示,2020 年,“淘系”商家產生的快遞量約佔百世整體快遞量的41%。

上述業內分析人士表示:“極兔速遞想要進入阿里電商體系其實不存在門檻的問題。極兔速遞併購百世集團國內快遞業務主要是爲了尋求增量,百世集團在‘淘系’中的影響力也是有的,能夠幫助極兔速遞進一步增加市場份額。”

而對於此次交易是否會影響到“雙11”期間的物流配送問題,百世快遞相關負責人表示:“自公告發布之日起需經過一段時間的過渡期,在此期間,百世快遞各地網點仍按照現有規章制度和運營規則照常進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