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截圖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張瑾

11月3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召開,雲南省科研人員榮獲4項獎項,其中1項主持完成、3項參與。站在國家最高的科研領獎臺上,這份金燦燦的榮耀讓廣大科研工作者備受矚目。當我們把敬仰的目光投向他們,更應該關注他們成績背後“十年磨一劍”的付出,關注各級政府爲了科技進步制定的好政策、營造的好氛圍!

成功的花兒是汗水澆灌,金燦燦科研成果更是拼搏所致。無論是雲南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雲南金瑞種業有限公司參與完成的“水稻遺傳資源的創制保護和研究利用”成果,還是雲南大學張喜光、侯先光、馬曉婭、叢培允、劉煜等研究人員主持完成的“寒武紀特異保存化石與節肢動物早期演化”項目,抑或是昆明物理研究所參與完成的“超精密三維顯微測量技術與儀器”、西南林業大學參與完成的“竹資源高效培育關鍵技術”,這些獲獎的科研成果,凝聚着廣大科研人數十年如一日的探索和奮鬥。

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以這次獲獎的“寒武紀特異保存化石與節肢動物早期演化”項目爲例,爲了攻克節肢動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雲南大學古生物研究團隊歷經15年,開展野外剖面調研、採集上萬枚標本、分析成噸樣品微體化石,獲得大量重要原始數據,並基於多學科交叉及顯微CT等精密檢測,系統研究了中國南方寒武紀特異埋藏化石,全新發現改變了對一些先驅節肢動物類羣形體組構以及早期演化模式的傳統認知,爲當今人類進行生物多樣性研究提供了科學依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廣大科技工作者夙興夜寐的努力付出,是他們在科研領域攻堅克難負重奮進,創造千千萬萬個“從0到1”的原創成果。

良好的科研氛圍,是激勵科研工作者勇攀高峯的加速器。正是有了各地在制定相關激勵創新的普惠性政策,通過深化改革大力度打破制約創新創造的繁文縟節,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切實給科研人員鬆綁減負,通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運用,開闢科技成果轉化快車道,通過完善科技評價和獎勵機制,等等,大大激發了廣大科研工作者從事科研的熱情,讓更多科研項目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當前,我國已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廣大科研工作者更要以表彰獎勵爲契機,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立足新發展,貫徹新理念,構建新格局,才能在推動科學研究高質量發展上強使命,在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重大科技項目上擼起袖子加油幹,勇攀科學高峯,讓科研成果更好造福人民。

彩雲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彩雲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