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朱英子

“我們覺得數字化不僅僅是一個業務的問題,更不會僅僅是一個技術的問題,對於銀行來講,它其實跟互聯網公司還不太一樣。”

11月3日,在“第十六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金融科技主題論壇上,民生銀行小微金融事業部(普惠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屠其俊談及商業銀行數字化難點時指出,從近幾年商業銀行數字化實踐來看,頂層設計的缺失是數字化進程當中的一個難點,目前多是某些節點上數字化業務領域的推進。

因此,民生銀行內部提出來,不但要在業務和技術上實現數字化,同時要打造一個更加強大的中臺,包含決策、管理乃至運維。“如果只是業務和數據上數字化了,但是決策、管理和運維不能達到統一,銀行的整個數字化進程推進到一定程度就會觸及天花板。”屠其俊說道。

銀行數字化進程中的挑戰

除上述難點外,屠其俊認爲,第二大難題便是銀行如何挖掘數據價值,大量的數據被引入以後,怎麼樣用好數據,挖掘數據價值。

第三個是可持續的問題。一方面,利率市場化導致銀行利差收窄,互聯網公司強勢進入消費金融、財富管理領域,與銀行爭奪中間收入,銀行利潤率在下降;另一方面,數字化需要大量資金成本的持續投入。

與此同時,數字化亦伴生了新型風險,屠其俊提出,需關注三大方面的風險傳導。

一是銀行與第三方的合作,優勢互補效果明顯,但是也需警惕第三方的風險向銀行傳導。

二是,部分銀行所謂的數字化進程快速,其實是變成了大數據公司、助貸機構或者互聯網企業的提款機,完全沒有自己的一套風控邏輯和體系。這也是爲何,近兩年來國家加大了對於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的監管。

三是數據欺詐,《個人信息保護法》已經頒佈,在消費者權益保護、客戶隱私保護方面也是未來銀行需要特別關注和解決的新問題。

提及數字化在普惠領域的運用,屠其俊認爲,數字化爲普惠金融的深度推廣帶來了一個新的機遇。

從自動化向智能化邁進

數字化給普惠金融的業務流程帶來了顛覆式改變。

屠其俊介紹稱,近年來,民生銀行從客戶的開戶、貸款申請,到客戶經理的線下作業、抵押物登記機關的線上作業,乃至貸後管理方面,整個數字化程度越來越高。

他舉例稱,民生銀行在2016年就開通了客戶線上申請貸款服務,包括微信、小程序、APP,後臺可實現對客戶開戶信息真實性的秒核,併線上通知客戶以後,客戶再帶上相關資料到銀行進行線下審批。“現在我們企業開戶裏面,90%都是通過這種方式來解決的。”

此外,移動Pad(移動運營技術)在民生銀行線下業務的運用佔比權重已經達到了90%;在蘇州、杭州、福州、濟南等地,民生銀行與當地政府的產權登記機關進行線上聯網,可直接在銀行端實現抵押手續辦理,目前超過50%的分行機構已經普及推廣了該服務。

整體來看,過去銀行依靠傳統的手段做普惠金融,面臨人力鋪攤成本過高的困境,且工作時間受限,必須要依靠數字化,才能做到“普”。同時,數字化帶來業務端成本的降低,銀行可將降低的成本“惠”普及到普羅大衆

屠其俊表示,普惠金融、小微金融是民生銀行的戰略業務,行內大部分科技力量都服務於該項業務,這是民生銀行的特點。

普惠金融有溫度

在談及銀行數字化進程具體的階段時,屠其俊認爲,可將該進程分爲四個階段,信息化、移動化、自動化、智能化。智能化就是,銀行如何用好信息、數據,包括經驗、算法模型,幫助客戶更快、更好地去做智能化的選擇。“我想應該來講,商業銀行正在從自動化向智能化方向邁進。”

那麼,在數字化進程當中,民生銀行要做一傢什麼樣的銀行?屠其俊提出了三個關鍵詞。

一是要做一家有寬度的銀行。向互聯網銀行學習,因爲數字化能帶來更多普惠金融客戶,幫助銀行落實普惠金融業務。

二是要做一家有深度的銀行。保持“民生”特色,因爲民生銀行在小微領域、普惠金融領域已經深耕12年之久,在市場、行業、客羣上面均有自己的獨到體驗與經驗,未來要在深度上做文章。

三是要做一家有溫度的銀行。有5000人的專業團隊,這是民生銀行在普惠金融、小微金融領域競爭的優勢所在。普惠金融絕不意味着冷冰冰的鍵盤和數字,小微客戶服務的訴求除了融資以外,還有結算、保障、家庭財富管理,靠互聯網技術不可能完全覆蓋。

“這是我的體驗,也是我個人的一個追求。”屠其俊說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