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大摩財經

來源:大摩財經(ID:damofinance)

國內家電龍頭海爾集團啓動交班。

11月5日,海爾集團披露,創始人張瑞敏辭任董事局主席受邀擔任名譽主席,新一屆董事會選舉周雲傑爲董事局主席,聘任周雲傑爲首席執行官、梁海山爲總裁。

張瑞敏最有名的一句話,“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歷時37年,張瑞敏將營業額只有348萬元、虧空147萬元的青島電冰箱總廠,成功蛻變爲全球營業額超3000億元、利稅總額超400億元的全球化企業海爾集團。

目前,海爾品牌已經連續12年蟬聯歐睿國際世界白電第一品牌,集團旗下擁有海爾智家海爾生物盈康生命三大上市平臺,最新市值爲2357億元、276億元和97億元,分別對應海爾的核心家電業務、醫用冰箱業務和醫療業務。

張瑞敏的退休,是海爾新老交替的歷史必然。對於張瑞敏的貢獻,海爾集團新一屆董事局表示,衷心感謝張瑞敏做出的卓越貢獻,並表示張瑞敏創造的“人單合一”模式就是全體海爾人持續奮鬥的方向。海爾集團還提到,青島市委、市政府對張瑞敏爲海爾集團創立世界名牌帶動青島經濟發展所做出的傑出貢獻給予充分肯定。

隨後,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也發文致敬張瑞敏,稱其用“砸冰箱”喚醒了中國家電行業的質量意識。

新傳承機制

張瑞敏留給海爾的最後一個財富是其創新的交班模式。

執掌海爾的後期,張瑞敏已較少直接介入企業經營層面的管理,而是讓周雲傑、梁海山等海爾自己培養起來的高管逐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張瑞敏本人則更專注在企業管理模式層面的探討。

2005年9月,在海爾全球經理人年會上,張瑞敏系統闡述了海爾的“人單合一”模式。“人”是員工,“單”是用戶價值,“人單合一”是把員工和用戶結合到一起,讓員工在爲用戶創造價值的同時實現自身價值。爲了推進“人單合一”模式,海爾去掉了科層制,意味着權力無限分散下放,直接細化到個人。這也是張瑞敏理想化的接班方式:無論是誰接班,都不影響整個組織延續其生存狀態。

經過長達16年“人單合一”模式的探索,海爾已經成功轉型爲自組織、自驅動、自進化的生態型企業。

最終接棒的周雲傑現年55歲,本次換屆之前擔任海爾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兼總裁。周雲傑自1988年大學畢業後就進入海爾,歷任多個基層崗位。2000年出任海爾集團副總裁,負責海爾中國市場銷售,此後歷任海爾集團高級副總裁、執行副總裁、輪值總裁、總裁等職務,並於2013年成爲海爾集團董事局副主席。

新任總裁梁海山同樣是1988年畢業後進入海爾,在多個崗位歷練成長起來的。本次換屆之前,梁海山任海爾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兼執行總裁。

張瑞敏退休,意味着一個時代的落幕,目前還奮戰一線的知名企業家中,僅有77歲的任正非和76歲的宗慶後比張瑞敏年長。

管理層股權佈局多年

在股權治理方面,最近幾年包括張敏瑞在內的海爾核心管理層通過分拆子公司、在子公司內完成管理層MBO,將海爾集團在不改變集體所有制性質的前提下,在股權上做到了管理層利益的最大化。

脫胎於青島市集體企業的海爾產權關係複雜,其核心平臺爲海爾集團,除此之外“海爾系”還有兩家較爲知名的“小海爾”,即海爾投資和海爾卡奧斯(原海爾國際)。

這兩家“小海爾”一度被認爲是”海爾系”資本騰挪的關鍵平臺。海爾投資在當年曾被郎鹹平指稱爲海爾管理層MBO平臺,主要股東包括持股49.5%的海爾集團和持股35%的海爾核心人士控制的持股平臺海創客,另外還包括張瑞敏等管理層。海爾卡奧斯是”海爾系”最近幾年資本運作的核心平臺,由海爾集團和海創客分別持股51.2%和48.8%。

最近幾年,海爾核心管理層成立了海創客、海創合、海創智等多個持股平臺。海爾管理層通過這些持股平臺,深度參與兩家“小海爾”,進而控制海爾集團的實際資產。

海爾系目前的三家上市公司股權穿透後:

海爾智家由海爾集團持股22.82%,海創客和海創智合計持股9.45%,另有周雲傑等管理層通過HCH(HK)持有海爾智家股權;

海爾生物由海爾集團持股16.25%,海創客和海創睿合計持股25.61%;

盈康生命由海爾集團持股20.32%,海創客持股19.37%。

隨着股權明晰化,海爾集團資本運作也在加速。除實現海爾智家三地上市,推動醫療板塊海爾生物、盈康生命上市外,還試圖將旗下物流、整體櫥櫃、筆記本電腦業務同時推上資本市場。目前,海爾系物流公司日日順、整體櫥櫃公司有屋家居都處於創業板IPO排隊中,已經登錄新三板的雷神科技也在上市輔導中。

除了這3家已經處於IPO進程的公司,海爾還有幾大業務板塊也一直吸引資本市場的注意。

其中,海爾地產作爲海爾集團的率先進行的多元化嘗試,一直備受關注。巔峯時期,海爾地產曾豪言“3年16倍,5年30倍,用6年時間超過萬科。”但是六年又六年,萬科已經在2020年已經站上6900億規模,而海爾地產去年僅有220億規模,已經卡在百強門檻上。

海爾近幾年大力發展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卡奧斯物聯(原海爾工業控股)也一直是資本市場關注的重點。卡奧斯物聯作爲工業互聯網的代表,本質是工業級網絡平臺,把人、數據和機器緊密地連接起來,讓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戶處於開放、可溝通的網絡平臺上,核心模式是大規模定製,通過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方式降本增效。

因爲踩中“中國製造2025”的熱點,卡奧斯物聯被資本市場頗爲看好。今年4月,中國高成長企業發佈會披露的《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2021》中,卡奧斯物聯以11億美元的估值上榜。

海爾集團除了在家電、醫療、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深度佈局外,在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領域也多有投資。主要包括全資持有的海爾集團財務公司、持股49%的海爾消費金融、持股17.15%的青島銀行(002948.SZ)、持股19.76%的北大方正人壽和持股8.26%的中金公司(601995.SH)。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