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百度魏東:自動駕駛比人類駕駛更安全,但並非100%無事故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許諾)11月5日-10日,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在上海舉辦。6日,在“擁抱數智化,共創智慧出行新未來”分論壇上,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羣副總裁、首席安全運營官魏東聚焦自動駕駛安全性問題,分享了自己的思考。魏東表示,自動駕駛比人類駕駛更安全,但並非100%無事故。他以百度Apollo的經驗爲例,認爲應該從十一個方面消除安全隱患,以達到自動駕駛的安全極限。

魏東認爲,當下,全球汽車業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自動駕駛技術驅動產業變革已成第一路徑。進入自動駕駛下半場,整個行業由技術驗證、產品打造邁向了規模化佈局的全新階段,自動駕駛的安全性成爲商業化落地的關鍵一環。

而魏東提出的十一個問題,分別爲:如何在技術上保障100%的安全;如何處理行駛中的系統崩潰問題;如何應對陌生場景;如何應對道路封閉、管控等突發狀況;如何避免人類駕駛過程中的不安全行爲;如何保障路上行人安全;如何保障汽車收集的道路數據安全;如何保證乘客信息安全;如何規避黑客攻擊風險;自動駕駛系統如何做到不同車型的適配性;如何培養公衆對自動駕駛的安全信心。

魏東表示,百度Apollo一直在試圖通過工程思維解決上述這些問題。百度的自動駕駛系統在設計之初,會從整車、自動駕駛系統、系統的軟硬件等各個層級提出一整套安全需求,並在不同場景下對硬件、軟件、系統集成、整車等方面進行不同層面的測試。其自動駕駛系統設計有足夠的安全冗餘,能最大程度降低故障發生概率。其次,多數車輛設有安全員,遇到緊急情況自動駕駛車輛也可以迅速切換到人工駕駛模式。隨着“5G雲代駕”技術日趨成熟,雲端駕駛員將具有更廣泛的視野並及時發現安全隱患,並幫助自動駕駛車輛進行脫困。

在自動駕駛環境下,如果遇到未收錄場景,自動駕駛系統可以通過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等感知車輛周邊的環境數據,並通過卷積神經網絡模型CNN實時獲取交通參與者精準的位置、類別和速度朝向等信息,從而爲決策規劃控制模塊提供判斷依據以規避風險。如果遇到道路封閉、管控及其他無法處理的路況,自動駕駛系統會進行有效識別,重新規劃路線;如果無法規避,系統則由安全員或雲端接管解決、處理。

魏東表示,傳統的交通事故大多是由人類駕駛員疲勞駕駛和不遵守交通規則導致,而與傳統人類駕駛不同,搭載自動駕駛系統的車輛擁有可持續、可預測以及反應迅速等優勢,行駛表現優於人力。自動駕駛從根本上避免人類駕駛過程中的不安全行爲,因此最終能夠實現比人類更安全的駕駛。

此外,魏東還提出,爲防範數據安全風險,在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中,涉及必須收集的道路信息,百度Apollo通過導航地圖和測繪地圖的採集資質進行合法合規的高精地圖採集,同時,所有的數據處理和存儲也都符合法律法規要求,並通過齊備的保密手段對各類信息進行保密處理。在個人數據方面,百度Apollo出行平臺“蘿蔔快跑”會按政府監管要求收集必要的基礎個人信息,平臺對這些用戶信息做高保密等級的存儲,以備合規查詢,嚴格按數據監管要求保護數據不被用於其他任何用途。

校對 盧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