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圍繞中美兩個世界上軍事力量排行前列的大國,美國公佈的年度中國軍力報告讓過去半年中各種圍繞中國軍事力量發展的推測和討論,從單純的輿論和學界走向了美國軍界和政界。在這其中,美國對於中國核力量建設進度的更新與對中國核戰略變化的推測,以及對中國海空力量進一步發展的關注,是今年軍力報告的兩大重點。

再也回不去的軍力報告

北京時間11月4日的凌晨,美國國防部正式向美國國會提交了俗稱爲《中國軍力報告》,全名爲《2021年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與安全發展》的年度報告。這份報告耗資18.5萬美元,全文192頁,從國家戰略、國防政策、軍事力量結構、軍隊活動、軍費和軍事科技等一系列方面,對中國軍事力量進行全面的評估和預測。

今日強中

相比2020年中國軍力報告的200頁整,2021年的報告篇幅只有細微的篇幅縮減,整體上依然繼承了中國軍力報告在過去幾年中越寫越長的總體趨勢——2016年以前的中國軍力報告總篇幅都不超過100頁,而在2016年的中國軍力報告一口氣膨脹到156頁之後,雖然2017年的報告一度“迴歸”到106頁,但在2018年特朗普提出“大國競爭”的新國家戰略之後,這份報告的內容又再度膨脹。2021年雖然是拜登政府執政的第一年,也是美國在諸多領域對特朗普政策“撥亂反正”後的首份中國軍力報告,但僅從報告的篇幅就能看出,至少在對華軍事層面,美國的態度和政策都表現出了鮮明的延續性。

曾經很水的中國軍力報告,比如2016版就有大量衛星圖“湊數”

這種延續性,與拜登政府在美國對華外交政策上與特朗普政府時期差別甚小的原因差不多:一方面國家利益的客觀性讓當下美國只要還堅持本國在國際體系中的全面第一,拒絕與其他後起強國分享權利,那麼在對華軍事和外交上已經不可能有第二條出路;另一方面,特朗普在執政的四年中,憑藉一己之力已經顛覆了美國在國際上負責任、講信用、重承諾的大國形象。在戰略對手都強調底線思維,爲兩國關係的全面惡化甚至衝突開始準備的情況下,美國想要改變本國軍事和外交路線“回到過去”的可能性,也已經被特朗普堵上。

而沿着“獨霸天下”的道路一路走下去,美國要面對的不僅是對抗性局勢的進一步加劇,還有對於美國而言冷戰後從未經過的“三十年之大變局”。

驚人的中國核武與尷尬的選項

這一大變局體現在2021年的中國軍力報告上,便是報告提交時間的空前延宕。2021年中國軍力報告11月3日的發佈時間是歷年來發佈時間最晚的。相比去年的9月,今年的報告晚了將近兩個月,而相比前幾年中國軍力報告大致5-8月的發佈時間,2020年的報告已經屬於姍姍來遲了。

不難看出,2021年的報告延遲並非什麼不必要的技術原因,而是紮紮實實出現了重要的“拖稿因素”。至於拖稿原因是什麼,只要過去幾個月裏關心美國國內炒作的中國軍事新聞,相信就不難了解——美國幾乎是“突然”發現中國正在建設大量洲際彈道導彈發射井,並且顯然打算快速擴充戰略核武器的數量和質量。美國《空軍雜誌》網站11月3日在報道中表示,有關中國核力量建設、高超音速發展和臺海局勢都是近期的新聞。

這些新聞都發生在年中

對於美國而言,這一變化似乎應該是可以預料到的:2020年中國軍力報告第90頁上,展示了兩張拍攝於2019年的衛星照片圖像,這兩張照片反映了當時中國正在建設的一座彈道導彈試驗發射井。美方從照片中推斷這個新發射井的尺寸無法容納此前中國部署在發射井中的東風5系列液體洲際導彈,並推測這是爲東風-41或者其他洲際導彈進行測試而建設的發射井。按照正常的裝備研製進程,試驗性導彈發射系統完成之後,接下來就應該進入大規模的實際生產和部署階段。但直到2021年中國開建數百個發射井之後,美國軍方纔“如夢初醒”,對中國核力量的發展進度做進一步評估。

基本上一個模子裏出來的井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2019年的試驗導彈發射井,還是今年美方報告中渲染的“數百個發射井”,最早發現、識別並做出判斷的都不是美國政府官方或軍方下屬的研究機構,而是屬於“非政府組織”的圖像研究機構或者經驗豐富的民間軍事研究人員。這一事實既能表明美國民間各種衛星圖像識別機構的能力強大和美國在情報研究領域百花齊放的態勢,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國官方情報部門在此類問題上的水平。

如果這些導彈發射井全部竣工並且投入部署的話,中國的洲際核武器投送能力無疑會出現成倍增長,按照每枚導彈可以投送3個核彈頭的保守估計,這些發射井內可以部署超過1000枚核彈頭;如果按照每枚導彈6個彈頭的稍高水平估計,這些發射井內甚至能部署超過2000枚核彈頭;而如果按照部分西方媒體認知中“東風-41有10個彈頭”的極端認知,光這些發射井裏就能部署相當於美俄兩國現部署總量的核彈頭武庫;即使每枚導彈只保留一枚彈頭,由於發射井的龐大數量,其核彈數量也相當於法國核武庫的總規模。

按照美國國防部在報告中的判斷,中國在5年內就會將核彈頭數量增加到700枚。並且在10年內將這一數字進一步鞏固到1000枚——在外界看來,相比目前已經發現的發射井數量,美國的推測對於美國似乎“更爲樂觀”,但即使這樣,相比美俄目前各自保有1550件部署狀態的核武器,這巨大的規模對當代全球核力量的對比,尤其是美國戰略核力量的優勢地位也會產生巨大挑戰,導致美國國防部需要在相關情況被證實後延後發佈了報告,以便美國國會準確及時地瞭解當代的中美戰略力量變化。

隨着中國核載具數量急速提升,美俄的核優勢並不大,甚至已經出現“三國鼎立”的形式

對於美國而言,雖然在發現中國的核武庫建設節奏上沒有占上先機,但至少是在發射井投入使用之前就發現了相關情況,特別是由於美國現役幾款戰略核武器的換代計劃目前都剛剛開展,再加上美國已有的核武庫規模眼下還處於優勢,理論上留給美國調整本國核戰略的時間雖不充裕,但也說不上緊張。不過在此之前,美國需要在國內先制定一個重要的決策:面對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發展及對美國原本絕對核優勢的挑戰,美國是對其聽之任之,還是“迎難而上”,使用各種手段繼續確保美國在這一領域的絕對優勢。

“承認現實”自然最爲容易。無論是按照原計劃有限地更新本國核武庫,對中國的相關進展聽之任之,還是主動與中國展開核武器領域的軍控談判,以美、俄、中三國部署核武器比例接近1:1:1的態勢,控制各國的核武器總規模或者展開進一步的核武器削減工作。這樣做要麼不需要在現基礎上額外增加美國在覈武器領域的投入,要麼還能因爲核裁軍減少美國維持核武庫的支出,代價則是美國徹底承認中國與美國平等的核大國地位以及由此衍生而來的國家實力,並且重新定位和調整中美關係以及兩國全方位的對華和交往方式。

但至少從目前美國國內政壇的環境來看,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在“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說話”這件事上都有着異乎尋常的執着,在美國實際能夠做到對華優勢,特別是絕對優勢領域越來越少的時候,要讓美國人在覈武器這個從未受到中國挑戰,並且在全球佔據優勢30年的領域放棄這一地位的難度異乎尋常的大。

我國的態度可以看國防部的回應

至於“迎難而上”,則是經典冷戰思維下的對抗反應:既然美國要維持對華的核力量優勢,那就應該針尖對麥芒地擴大核武庫,同時更新相應的投擲載具和核彈。美國目前的確已經在進行新一代核載具的研製——B-21戰略隱身轟炸機據稱已經有了原型機,並將在一兩年內展開試飛;“哥倫比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的首艇也已經於2020年10月1日開工,計劃在2027年左右服役;下一代陸基洲際彈道導彈(GBSD)也計劃在2023年進行首次試射。相比中國下一代戰略轟炸機和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的研製進度,美國人的進度甚至還要更樂觀一些。

但既然要獲得核優勢並且大規模擴核,那麼許多單純技術以外的問題就需要美國面對。首先致力於削減核武器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就不能留了,必須要撕毀或者等到2026年期滿後退出;其次就是要將現有核武庫全面擴大,採購更多的核轟炸機、核潛艇、陸基、潛射彈道導彈和空射導彈,並將更多原本處於庫存中的核彈恢復到部署狀態,同時增設更多的導彈發射井、潛艇基地,招募更多相關部隊的人員……這一連串的操作都意味着更多的開支,不僅要擠佔更多的美國國防預算,也會惡化本就不健康的聯邦開支結構,最終對美國經濟和社會造成更大的消極影響。

這還沒有考慮到俄羅斯的態度,畢竟作爲昔日與美國平起平坐的核大國,俄羅斯在美俄核力量對比上的態度同樣敏感。儘管今日的俄羅斯在經濟上已經大不如前,即使加入這場可能的核軍備競賽也未必有太多後勁,但無論如何,美國的擴核都會讓俄羅斯在戰略上更傾向於和中國走的更近,而這也會對美國擴核的規模提出更大的要求……

對於美軍而言,他們未來10年缺乏徹底換代核武庫的能力

沿着這樣的思路推論下去,美國的核戰略將不可避免地走向效仿英國首相彌爾頓1885年提出的“兩強標準”。當時的英國皇家海軍爲了鞏固英國在全球海洋上的統治地位和殖民體系,認定“英國海軍必須保持足以與兩個敵國的聯合艦隊作戰的實力” ,並以此爲依據同海軍力量緊隨其後的法國和俄國海軍展開了軍備競賽。儘管依託當時超強的國力,大英帝國在整個19世紀末都保持了這一目標,但隨着德國的崛起和英德海軍競賽的開展,到一戰前夕,英國實質上已經無力維持這一標準,而是依靠英法、英俄的軍事同盟才維持着對德國海軍優勢地位。如果英國遇到的是法德同盟,或者一個更強大、更富有同時也更富智慧的德國時,這場競爭的結局,也許會走向截然不同的方向。

換人完成的“355艦海軍”

相比核武器和核戰略領域規模巨大的新變化,2021年的中國軍力報告中有關常規軍事力量的部分相比就乏善可陳。不過在有關中國海軍的發展情況中,美國海軍的報告也出現了一些令人玩味的細節和內容,某種程度上也表現出美國海軍在這場大國競爭的分賽場中的一些心態。

這其中最爲明顯的,就是中國軍力報告中對於中國海軍的規模,使用了“中國海軍是數字上世界規模最大的海軍,擁有大約355艘艦船和潛艇組成的作戰力量”這樣的描述。“355艘”這一數字無疑顯得尤爲扎眼,因爲美國在特朗普時期制定並且通過的海軍發展目標和相關法案中,對於美國海軍的一個最基本的描述,就是構建一支355艘艦的大海軍。這種“你的目標我來完成”的情境,無疑是讓不少美國人感覺不舒服的一件事。

有關中美海軍規模的話題,近年來美國已經炒作過多次了。今年3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就以“中國建成世界最大海軍”爲題,表達了對中國海軍擴張的擔憂。在當時的報道中,中國海軍2020年底的規模是“360艘”,雖然看起來更多,但嘲諷感其實沒那麼強。不過報告中這種數字的炒作,顯然是五角大樓或者說美國海軍希望國會“打錢”的一種技巧。

這“355艦中國海軍”的統計數字中,雖然有2艘航母、1艘兩棲攻擊艦、6艘彈道導彈核潛艇、9艘攻擊型核潛艇等大艦,也有32艘驅逐艦、48艘護衛艦、56艘常規動力潛艇這樣的大中型作戰艦艇,但同時也算上了51艘輕型護衛艦、86艘導彈快艇以及57艘綜合登陸艦、坦克登陸艦等兩棲艦船。由於導彈艇的噸位普遍在300噸以下,輕型護衛艦也基本不足2000噸,加上中國海軍的驅逐艦平均噸位普遍只有美國海軍的2/3,航空母艦和核潛艇無論是噸位、數量和性能也遠不如美國海軍。這一數字的“含金量”客觀上是不如美國海軍的。

美軍這種統計,頗有一種“054+056=兩條055”的感覺

但在這一描述的背後,美國海軍卻有着自己的焦慮:一方面中國海軍看起來幾乎是“以美爲師”,逐步構建起現代化的航母戰鬥羣和兩棲作戰部隊,同時也在不遺餘力的增加新型作戰艦艇的數量;另一方面隨着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早期“伯克”級驅逐艦的老化,儘管是否要真的裁減掉部分老艦還沒有準信,但美國海軍面臨比中國海軍大得多的換裝壓力,海軍規模進一步縮減的前景卻已經幾乎不可逆轉。在這一升一降之間,中國海軍已經展現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再依託於中國的區域拒之/反介入作戰體系,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地區面對中國的優勢就算不是蕩然無存,也已經是大不如前了。

這種挑戰某種程度上是美國海軍歷史上所沒有見過的。無論是二戰前美日海軍之間的技術競爭,還是冷戰期間美蘇海軍的軍備競賽,美國海軍基本上都是在和一支作戰思想和方式都與本國截然不同的海軍在競爭,美國最終獲得兩次競爭的勝利,既有美軍科技上的優勢和經濟上的“闊氣”,也有這些國家錯誤的建軍路線導致美國海軍獲得的體制優勢。

現如今的這支中國海軍,不僅和美國一樣在打造自己的先進艦隊,在海軍至關重要的艦艇製造行業上,還一反常態成爲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甚至在一些領域實現“技術更先進”的一支。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海軍想要依賴本國已經高度畸形的造船工業體系來對抗中國海軍的崛起,實在是難上加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