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量修复建设一大批文物建筑与设施,从感觉上看,我们在保护与传承上下了大的功夫,资料的收集整理、科研的深入,都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在文物修复中,呈现了五个“原来”,即建在原来的位置、按照原来的形制、遵照原来的结构、使用原级别材料、使用原来的工艺,进一步明确了传承所具备的基础,以达到将全面系统保护各类文化遗存,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内涵,织补和恢复重要历史文化节点,展现了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

一、在如何使用、合理利用上的欠缺

一是,大量修复后的建筑着眼于服务当代人的意识缺乏,没有更多的创新思维。 致使修复的殿堂一味地研究以前的功用,千方百计地要体现原来的内容,配备原来的陈设,结果是时过境迁,根本达不到,也不可能达到原来的标准。 其实,传承并不是复制,也不应该一味地强调复制原来的功能和作用。

二是,修复的建筑有外形、有使用功能的大致记录,但是有的已经无法找到以前如何使用,怎样陈设的资料,处于无据可查,或者是无法找到与之相配的陈列物品,只好随意(至少是不讲究),布置陈设,显得不伦不类,好马没有配好鞍。

三是,有的是图省事,办个不伦不类的展览,与大的环境、整个展区要么重复,要么信息量不足,要么就是应付一下,反正不能使已经建好的建筑设施空着,只好为了达到如期开放的时间要求,就算达到了目的。

四是,因地制宜既有对原来的使用功能的传承衔接,又增添了适应时代要求的一些内容,比重如何,是否可以放在同一环境下展示与使用,缺乏更加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出现传承与利用的不和谐,甚至是矛盾的。

五是,有些复建的工程早已完工,对于如何利用根本找不到很好的方法,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宁可长期观望不用,也不敢轻举妄动,造成新的更大的浪费。

二、在利用上需要下功夫的着力点

1、文物资源要服务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发掘历史文化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体现大国文化自信的特点,在文物的利用中,策划推出一批反映历史变迁、阐发文化精髓、具有鲜明教育作用和影响力的优质展览。综合运用各类媒体平台,创新表达方式,推出文物主题的视听节目、出版物和多媒体产品,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2、把利用的着眼点关注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上。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文物收藏展示设施和接待条件,提升基本陈列质量,提高藏品利用效率。以颐和园为例,颐和园园藏文物的总数有4万余件,其中,被列入国家一、二、三级文物保护的藏品有 2 万余件。新近颐和园博物馆开馆,值得宣传。

3、深入挖掘文物资源的历史内涵、文化元素和时代价值,延伸文博创意产业链条,扩大引导文化消费。鼓励众创、众筹,开发原创文化产品,打造文化创意品牌。发挥文物资源在促进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体验旅游、研学旅行、定制旅游专线,打造旅游品牌,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都能够得以体现。做好相关的景观建设。

三、努力在基础工作上下功夫

1、有真才实学的专家队伍作后盾,可以分门别类地建立学术顾问团队。

2、建立资料数据库,可以将涉及的文献资料一网打尽。

3、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给专业人才施展的空间。

4、跨地区、跨行业、跨系统组建同项目、同领域的联盟,共享相关研究和使用的成果。

四、在利用的方法上,也要体现时代的特点

1、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利用的积极性。文物的生命在于利用,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在坚持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所有权不变、坚守文物保护底线的前提下,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使用和运营。

2、加大文物资源基础信息开放力度,支持文物主管单位应开放共享文物资源信息。促进文物旅游融合发展,已经发展并新开发的项目,积极实施落地,比如三山五园的推介文物领域的特定景观,尝试研学旅行、体验旅游、休闲旅游项目和精品景观旅游线路。

3、还要适应科技时代文物利用要求。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动文物展示利用方式融合创新。

北京文物众多,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要十分的珍视,但是,绝不是一味地把重点放在保护上,其实更重要的工作是在传承固有文化中体现使用价值,要在“用”上下功夫,在推陈出新中体现新的时代价值,这在考验着我们这代人的智慧和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