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

为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充分发挥优秀党组织书记的“传帮带”作用,建强基层治理头雁队伍,石景山区着力打造一批基层党组织书记工作室,目前已对13个书记工作室进行了授牌。即日起,“石景山组工”开设专栏,介绍书记工作室优秀代表的特色做法和工作成效,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陈雅文书记工作室

1、基本情况

陈雅文书记工作室由苹果园街道下庄社区党委书记陈雅文主持。陈雅文同志自2012年起担任下庄社区党委书记,她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履行社区工作职责,勤勉敬业、扎实工作、求真务实、严于律己,带领下庄社区获得2015年北京市先进社区居委会、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石景山区优秀基层党组织、石景山区优秀居委会等多项荣誉。她在工作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曾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居委会主任、北京市最美社工、北京市优秀社区工作者、石景山区优秀共产党员、石景山区优秀党务工作者。

2、工作方法

陈雅文书记工作室结合上级部署要求和下庄社区工作实际,探索建立“三步工作法”,充分调动地区党员、“老街坊”志愿者、物业企业、社会单位等资源,共同推进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

第一步,强化党建品牌建设,打造社区服务“金招牌”

社区党委抓住社区党员这个关键群体,引导社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当社区治理排头兵。一是组建“闪亮蒲公英”党员志愿服务队,疫情期间,党员志愿服务队坚守社区大门;平时,党员志愿服务队带头落实垃圾分类等“关键小事”。二是在此基础上,依托社区党员、在职党员和“老街坊”志愿者组成“平安三色圈”品牌,形成社区党委号召、党员带头、“老街坊”参与的基层社会动员模式。维稳治安“红色圈”志愿者在重要时间节点做好社会面防控工作,环境卫生“绿色圈”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治理,居民关系“蓝色圈”志愿者利用空闲时间照顾孤老,积极捐款捐物。“闪亮蒲公英”和“平安三色圈”成为动员社区居民常态化参与社区疫情防控、生活垃圾分类、居民自治等社区志愿服务的“金招牌”。

第二步,强化多方参与治理,打造多元协商“议事厅”

坚持“社区的事共同办”,充分发挥社区“自转”的内动力和党员群众“公转”的向心力,多方参与、共建共治,打造社区治理新格局。一是带领社区工作者脚步为亲,坚持包楼包户制度,将办公室搬到楼门院里、居民家中,充分听取居民意见。率先建立下庄社区“老街坊”热线工作站,构建“社工参与提高响应率、老街坊参与提高满意率、物业参与提高解决率”的三方协调机制,向前一步,主动治理。二是完善“百姓议事”机制,制度化推进社区民主协商,通过“老街坊”议事厅和物管会,整合社区党组织、物业企业、居民代表等各方力量,针对社区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焦点、热点问题进行协商议事。在小区门禁更换招标、增设信号器、建设自行车车棚等“社区事”中鼓励居民建言献策、主动参与、随时监督,增强社区治理的内在动力。

第三步,强化共建共治共享,打造社区治理“朋友圈”

一是深化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建设,丰富议题内容,主动对接辖区单位提供服务清单,同步梳理形成需求清单,以真心换真情,以服务换资源,为社会单位解决燃眉之急,引导社会单位为居民提供服务资源。以社区基层党建为中心,重建了包括社区党组织、党员队伍、物业企业、老街坊、辖区单位等在内的基层党建“朋友圈”,形成基础扎实、框架稳固的党建引领合力。二是发挥“双报到”作用,本着务实管用、简便易行的原则,丰富“双报到”工作的形式和内容,结合在职党员时间和专长,灵活设置服务项目、服务时间,形成“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在岗位”的良好局面。广大在职党员在创城、疫情防控、垃圾分类、桶站值守、清理堆物堆料、周末大扫除等活动中主动做表率,一人带全家、全家带四邻,凝聚了强大的向心力。

3、工作成效

成为优秀党务干部的“孵化园”

陈雅文工作室坚持“师带徒、传帮带”的工作理念,通过“一对一”实务操作培训等举措,不断提高社区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和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提升素质能力、促进比学赶超,推动社区党建人才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近年来,工作室培养了社区主任1名,副职5名,后备力量11名。在社区“两委”换届过程中,下庄社区作为全区党组织换届选举示范社区,率先完成党组织换届选举,新党委班子年龄小、学历高,均高票当选,得到了党员的一致认可。

成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主阵地”

社区党建品牌不断升级优化。“闪亮蒲公英”党员服务队、“平安三色圈”社区治理品牌等党建品牌广泛调动地区党员群众骨干力量,提升组织凝聚力,提高社区党组织服务居民能力,党员队伍在服务群众中接受教育、淬炼党性,不断增强为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成为下庄社区的“金字招牌”。下庄社区首创“老街坊”热线工作站,向前一步、主动治理,变“被动接诉”为“未诉先办”,做到关口前移,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解决居民疑难问题,在街道范围内成功复制推广。

成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智囊团”

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协商共治”理念,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途径,让社区基层治理过程中时时有党建、处处见党建。搭建老街坊议事厅和物管会的“一厅一会”百姓议事平台,通过“老街坊”热线工作站的三方协调机制,在老旧小区改造、两个“关键小事”、“接诉即办”、疫情防控等社区基层治理的难点问题上,集聚多方智慧,为居民解决了停车难、环境差等问题,增加了居民主动参与、随时监督的积极性,增强了社区治理的内在动力。下庄社区获得北京市2020年度接诉即办先进集体。

成为社区党委有效开展工作的“助推器”

发挥社区大党委作用,通过思想上“领”、工作上“带”、组织上“联”、服务上“帮”,有效整合各类党建资源,打破“围城”模式,改变了以往社区党组织抓党建“孤军奋战”的局面和社区、物业、产权单位、辖区单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充分挖掘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资源优势,结合居民需求为辖区单位量身定制服务清单,有效发挥“社区吹哨”作用,把各方力量凝聚在党组织周围,不断激活社区党委的凝聚力、创新力、战斗力及内动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