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防務一號》網站最近發表了大西洋理事會斯考克羅夫特戰略與安全中心的主任巴里·帕維爾、助理主任克里斯蒂安·特羅蒂的一篇文章,討論了新軍事革命對美國戰略核力量的衝擊。

文章指出,核武器已不足以維持美國的戰略威懾。高級軍事領導人和學者認爲,一場新的技術革命正在展開,他們是對的。美國可能在未來幾年失去阻止重大襲擊的能力。

舊的戰略核威懾模式正日益受到一系列新軍事技術的威脅,從高超音速導彈、先進導彈防禦系統到非動能網絡攻擊。就單項技術而言,這些技術是強有力的。但是,如果它們結合到一起,將徹底改變大國威懾和發動戰爭的方式。

[B-52]

報道認爲,爲了避免落後,美國必須對現有核武庫進行現代化改造,並對21世紀30年代的戰略能力進行系統評估,以防範破壞性能力。這一未來戰略力量平衡的願景應該使國防和外交官員能夠找到投資重點,並決定何時以及如何與俄羅斯和中國接觸,以避免新時代的戰略不穩定。

這些當代趨勢最好通過軍事革命的歷史鏡頭來理解。雖然戰爭的歷史基本上是漸進的,但某些技術的進步——如火藥、航空和精確制導彈藥——已經徹底改變了戰爭,重塑了軍事平衡和地緣政治格局。

技術不是唯一的變量;軍事革命需要技術、訓練、條令和作戰概念的融合,以及基本假設的根本轉變,以產生新的競爭和作戰方式。例如,英國發明瞭坦克,但德國通過將裝甲車、無線電和空中力量與使用它們的新概念相結合,實現了坦克戰的革命。這就產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閃電戰。

文章稱,核革命也許是後果最嚴重的軍事革命,因爲核武器可以做到其他武器從未做到的事情:構成即時的生存威脅。先前的戰略威懾模式已經過時,因爲大型陸軍和海軍已不足以威懾重大襲擊。核武器的出現和不斷演變最終促成了冷戰期間的一種新的威懾方式,其中只有核運載系統具有足夠的多樣性,比如戰略轟炸機、洲際彈道導彈、潛艇發射的彈道導彈,該系統能夠經受住任何敵人的首次打擊並予以還擊,從而維持擁核國家之間的穩定關係。這些對發動戰爭的決定具有特殊影響的能力被稱爲“戰略力量”。

[白楊M導彈]

在高超音速武器、先進導彈防禦系統、人工智能和自主系統、高性能數據分析、量子計算和傳感、天基傳感器、反衛星武器以及網絡武器等一系列新興技術的支持下,戰略部隊的第二次新軍事革命正在進行。這些威脅將破壞長期存在的核威懾範式,並改變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實力平衡。新的力量可以摧毀、攔截或致盲傳統的運載系統,有可能實現毀滅性的首次打擊並阻止對手的報復。首先開發出相互協同使用這些能力的新模式、掌握新興“戰略力量平衡”的國家可能成爲下一個軍事和地緣政治霸權。

這一軍事革命對當前(美國)核三位一體的每一個分支都構成了不同的威脅。首先,俄羅斯和中國先進的防空系統已經在挑戰美國戰略轟炸機的隱形能力。

其次,去年11月美國成功進行動能導彈防禦試驗後,陸基和海基導彈防禦系統正在極大地提高其導彈攔截能力,從而威脅到核威懾三大系統的陸基和海基分支。儘管摧毀現有導彈防禦系統仍然相對容易,但定向能方面的新技術發展很有可能使防禦系統更加強大,以抵禦大規模彈道導彈攻擊。同時,擊落導彈並不是阻止它的唯一途徑;在許多情況下,最好在導彈發射前摧毀它。在這方面,新興技術很快將提供一個解決方案:由合成孔徑雷達衛星支持的高超音速導彈以超過音速五倍的速度飛行,打擊重兵防守或時間關鍵目標的能力越來越強,從而實現對彈道導彈發射裝置的先發制人的打擊。

第三,也是最令人驚訝的,即使是三大系統中的骨幹,潛艇分支也變得越來越難以生存。技術進步預示着大量無人水下航行器的出現,它們利用了更強大的遙感能力和高性能的數據分析和處理,將更有效、持續、快速地跟蹤和追捕核潛艇。海底、漂浮和天基傳感器的大量使用將使海洋更加透明。

當這些技術結合在一起時,對於任何一個抓住先發制人優勢的國家來說,都可能毀滅對手。想象一下,俄羅斯或中國使用網絡攻擊來欺騙美國的核指揮、控制和通信架構,使用高超音速武器先發制人,摧毀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場,使用水下無人機和先進傳感器來搜索潛艇,使用先進的空中和導彈防禦系統“清掃”所有可能實施報復打擊的目標。三合一核威懾系統能否繼續存在是值得懷疑的,因此其威懾力可能受到致命的威脅。

[三叉戟2潛射彈道導彈]

這樣一種全面的第一次打擊能力還沒有出現,但目前的技術預示着它的可能性。當敵友都採用這些系統時,美國必須發展一種新的模式來理解和利用戰略力量。只有站在技術和理論上與競爭對手保持同一水平,美國纔有資格與他們談判,以緩解戰略不穩定。作者呼籲美國決策者至少從理論上抓住主動權,鼓勵像冷戰早期那樣的公共和私人辯論,並重新調整仍然控制着學術界和政策團體的核模式。

作者建議,美國應該通過維持核三位一體強大的核現代化計劃,在短期內避免這種破壞性的軍事革命。技術的發展速度不同;在未來十年中,核三位一體並不會同時受到威脅。如果其中一個分支首先受到威脅,其他兩個分支可能會在覈威懾任務中提供短期的額外支持。因此,作者認爲,在即將到來的2022年國防戰略(NDS)和核態勢評估(NPR)中,拜登政府應該繼續執行美國的核現代化政策,同時頂住壓力,減少“二元結構”,減少美國核武庫的規模,或進一步推遲重組計劃。

然而,使核三位一體系統現代化只是必要的一步;發展新的戰略力量結構對於在21世紀30年代保持有效威懾至關重要。作者認爲,從長期來看,美國決策者需要超越《核態勢評估》(Nuclear Status Review)的有限參數,該評估通過日益過時的傳統核模式來看待新技術。未來的戰略力量平衡將包括核武器和一套由上述新興非核技術構成的力量。正如五角大樓在今年早些時候宣佈的那樣,將NPR整合到NDS中是一個積極的步驟,但不足以開發新的戰略力量模式。

因此,作者認爲,五角大樓應該用更廣泛的戰略態勢評估或“戰略威懾評估”來取代NDS評估中的核態勢元素,以探索現有和新興戰略力量如何相互補充,威脅對手的價值,從而重新調整威懾以迎接新時代。這一更全面的審查可以成爲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的“綜合威懾”概念的一個基礎。報道建議美國軍方,以此爲基礎進行發展“技術、作戰概念和能力的正確組合——所有這些都以可信、靈活和強大的方式交織在一起並形成網絡,使任何對手都不敢輕舉妄動。”

作者最後指出,美國在戰略力量方面領導下一次軍事革命還不算太晚,就像它在上一次軍事革命中所領導的那樣。但現在是時候採取行動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