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包調味品 搶奪味蕾的大生意

近日,頤海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官宣,國民偶像王一博成爲其自有品牌“筷手小廚”首位品牌代言人。作爲一位橫跨影視綜三棲的實力藝人,王一博所展現出的多元實力可謂與“筷手小廚”豐富多元的產品深度匹配。

以火鍋底料起家的頤海國際,近年來深耕複合調味料市場。複合調味料,即餐飲界中央廚房的家庭化應用,將一些原本稍費功夫的菜品化繁爲簡,爲消費者尤其是年輕羣體帶去方便快捷,用頤海國際的話來講:“讓美味更輕鬆”。

由於餐企越來越追求出品的穩定以及快捷,以及家庭廚房的需求擴大,特別是疫情催生的“宅經濟”,讓複合調味料市場不斷擴大。資料顯示,2020年該市場規模已達1500億元,頤海國際也藉此完成了一輪品牌成長。

而“筷手小廚”的孵化,是頤海國際開啓獨立品牌化的關鍵一步,即從提供火鍋底料的供應商,發展爲覆蓋多項業務的調味品領跑者之一。

不止於海底撈

公開資料顯示,頤海國際成立於2005年,前身是海底撈火鍋底料工廠,2013年完成重組,正式成立頤海國際控股有限公司,2016年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近年來,火鍋餐飲的快速發展,使得火鍋底料成爲發展潛力較大的調味品領域之一。智研諮詢發佈的《2020-2026年中國火鍋調味料行業市場監測及未來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8年火鍋底料市場規模在200億元左右,近幾年增幅達到15%左右,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達到310億元,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400億元。

頤海國際近幾年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2013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僅僅3.16億元,而2019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已經增長至42.82億元,公司的營收規模翻了十倍有餘,其年度複合增長率高達54.4%。其中,火鍋底料產品2013年營收爲2.57億元,快速增長至2019年的28.13億元。廣發證券研報顯示,2019年頤海國際火鍋底料市佔率爲20.8%,排名行業第一。

源於海底撈,但卻不止於海底撈。頤海國際在服務海底撈的同時也積極開拓第三方收入。財報顯示,頤海國際來自海底撈等關聯方的收入,從 2016年的55.7%營收佔比,降低到2020年的26.5%。與此同時,2020年,頤海國際來自第三方的營收爲39億元,同比增長50%。

由於提前佈局,也使得頤海國際在去年疫情期間業績持續高漲。財報顯示,2020年頤海國際營業收入達53.6億元,較2019年增加25.2%;2020年全年淨利潤9.83億元,較2019年增加23.6%。

秉承着“專業、便捷、創造”的核心理念,如今的頤海國際已經成長爲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火鍋底料、火鍋蘸料、複合調味料、方便速食、零食系列食品的綜合性食品公司。截至2020年年底,頤海國際共銷售145種產品,是複合調味品行業中產品線最全面的公司之一。

產品矩陣不斷拓展

專注於火鍋底料的同時,頤海國際也在積極尋找其他增長曲線。與傳統的醬油、醋等單一調味品相比,中式複合調味品在工廠生產階段就完成了廚師在烹飪過程中的調料配比工作,具有便捷性、標準化等優勢。隨着單一調味品增速趨緩,中式複合調味品被視爲調味品行業的消費升級方向。

從餐飲端來看,伴隨着餐飲連鎖化進程加快以及人力成本的提升,餐廳爲了降低運營成本,使用複合調味料替代廚師的動機不斷加強;而從家庭端來看,與老一輩相比,龐大的單身人羣,越來越小的家庭單元,生活節奏快且較少下廚等因素正促使消費者對便捷化、場景化的調味產品需求猛增。艾媒諮詢亦指出,疫情使餐飲消費從外食轉向家庭烹飪場景,提升了C端調味品需求。智研諮詢報告預計,2016-2021年,中式複合調味品成爲增速最快的細分板塊,年複合增長率分別達到16.5%。

對於頤海國際來說,從單一的火鍋底料供應商向調味品其他細分賽道進軍,乃至向更完善的產品矩陣拓展,也是讓自身立於不敗之地的必行之舉。

2017年,頤海國際整合旗下中式複合調味品業務,打造了“筷手小廚”品牌,並以小龍蝦調味料爲起手式打入中式複合調味料領域,此後又推出了酸菜魚調味料系列以及經典川菜系列等多種口味。

數據顯示,2013-2019年,公司中式複合調味料收入從0.41億元增長到3.9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約45.9%,在細分市場中排名第一。

2021年,“筷手小廚”又推出全新“幹拌飯”系列,包含紅燒牛肉味、瑤柱香菇味、白辣椒牛肉味等口味。事實上,方便速食產品,看似與調味品處在不同軌道,卻已經成爲頤海國際的第二大收入來源。2020年,頤海國際方便食品版塊收入爲15.40億元,佔總收入的比重爲28.73%。

一方面,宅經濟讓方便速食產品受到消費者熱捧,另一方面,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讓方便速食被更多消費者接納。這進一步優化了頤海國際的產品線,令其區別於其他傳統調味料行業的競爭對手。

更加考驗供應鏈

2020年以來,隨着“宅經濟”的崛起,複合調味料站上了風口。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複合調料市場規模約爲1500億元,2021年有望達到1650億元。

與此同時,市場競爭也在加劇。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1-9月,調味品新註冊企業共68805家,2019年爲83188家,已是2015年的2.5倍。從產品角度來看,市場上流通的調味品約有10萬個單品,但實際消費者滿意的只有20多個,這意味着真正能夠滿足消費者需要的調味品僅佔0.02%。

在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複合調味品行業的准入門檻並不高,要想實現全國化擴張,還需要突破不同菜系的限制,不斷增加產品的多樣性,這背後對公司的產業鏈以及整體的供應鏈的要求很高。

在供應鏈方面,頤海國際持續增設多個國內外工廠,補充全球產品供應。據悉,頤海國際位於河北霸州的新生產基地一期已於2020年內完成建設並正式投產,河南漯河生產基地也於2020年3月正式開始建設,一期產能10萬噸,2021年9月已經投產。

在生產技術研發端,霸州北車間9條自動化產線已於2020年內全部投放使用,大幅提升了效率,精簡了工人數量,提升了食品安全標準。

強大的供應鏈實力也使得頤海國際能夠持續研發新品。財報顯示,頤海國際去年共開發了55種新品,其中新增23種火鍋調味料,15種中式複合調味料,13種方便速食產品,4種休閒食品。

此外,高端產品和渠道佈局或將成爲市場破局的關鍵。艾媒諮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曾表示,相關企業會利用包裝和品質來區分產品的價格段位,從而實現利潤空間的提升,消費者更偏向選擇品牌信譽度高的調味品。

從這個角度看,“筷手小廚”簽約國民偶像王一博,無疑是品牌年輕化的一個重大舉措,也是品牌邁向高品質發展新階段的重要象徵。而在渠道建設方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頤海國際的經銷商共覆蓋了中國31個省級地區與港澳臺地區以及49個海外國家和地區。

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產業升級、外賣外食餐飲業的發展,讓複合調味品行業逐漸步入快速增長階段,對比2020年美國、日本、韓國複合調味品73%、66%、59%的市場佔比,中國26%的複合調味品滲透率仍然有很大上升空間。

伴隨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照進現實,在不久的將來,複合調味品中將受到更多消費者青睞,甚至走出國門,出現在全世界家庭的廚房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