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創業板試點註冊制相繼成功落地,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其中,作爲資本市場“增量+存量”同步推進的改革,創業板改革在首發、再融資、併購重組同步實施註冊制,並以註冊製爲主線,統籌完善上市、信息披露、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交易、退市等各項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既有改革的突破優化,又兼顧了制度的穩定性、延續性,爲在全市場推行註冊制奠定了基礎。

“中國經濟加速向新動能、新產業、新消費方向轉型升級,需要以資本市場爲載體的直接融資體系的推動和引導。”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師、董事總經理王漢鋒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對企業創新的正向鼓勵作用逐漸顯現,在培育更多創新企業、助力經濟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積極意義。

創業板支持創新企業成效顯著

在制度改革的紅利下,創業板註冊制在助力創新企業提質增效方面成效顯著。10月31日,創業板公司三季度業績全部出爐。數據顯示,創業板226家註冊制下新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平均實現營業收入18.05億元,同比增長21.72%;平均實現淨利潤1.40億元,同比增長1.64%。新上市公司中222家實現盈利,佔比98.23%。其中,金龍魚、中紅醫療、穩健醫療等10家公司淨利潤在5億元以上。新上市公司中133家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佔比58.85%。

創業板註冊制實施以來,新上市公司新興產業佔比較高,行業集聚效應明顯,有力服務戰略新興產業,促進新經濟健康發展,助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1月5日,創業板新增226家註冊制上市公司,其中,195家屬於高新技術企業,佔比達到86%。創業板註冊制公司分佈於41個行業,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等前五大行業佔比爲41%。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以來,把握了依靠創新、創造、創意的大趨勢,扶持了一大批優秀的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登陸創業板,達到了鼓勵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的目的。豐富包容的上市條件爲更多具有創新能力的優秀企業提供了便利,使創業板能夠更好地發揮支撐不同業態、不同規模、不同階段的企業發展的作用,構造起高質量、高效率的市場生態體系。”達晨創投執行合夥人、總裁肖冰表示。

在創業板的支持下,創新企業潛能被釋放,企業創新能力突出。數據顯示,當前,創業板註冊制公司擁有與主營業務相關的核心專利技術約1.5萬項,100餘家公司的主要技術、產品屬於國際或國內領先,38家屬於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技術、產品可以促進轉型升級,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有力服務實體經濟。

包容性顯著增強

在註冊制下,創業板採用更加市場化、更爲多元的發行上市條件,讓更多優質創新企業享受到改革的紅利。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1月5日,創業板共受理752家企業首發上市申請,其中,平移企業和新申報企業分別有176家、576家;已註冊、在審、已終止的申報企業分別有252家、378家、122家;已有226家公司成功登陸創業板。

其中,新申報企業中有29家企業以第二套盈利上市標準申報,佔比4%。其中,邁普醫學、雷電微力、百普賽斯已註冊生效併發行上市;已有1家紅籌企業申報,爲中集天達,現已發出第一輪問詢。多元化的上市條件效果顯現,對不同發展階段的創新企業的包容性進一步提升。

“我們是全市場首家按照創業板第二套上市標準申請上市並完成註冊的企業。”邁普醫學董事長袁玉宇表示,高科技企業前期需要進行大量的研發投入,必然導致大額的研發費用,從而導致利潤爲負,或者雖然爲正但不高,按照傳統的上市標準較難上市。“我們的順利上市,體現了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的包容性,以及對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的支持。”袁玉宇說。

此外,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後,再融資的包容性也大大提升,爲企業快速融資掃除了障礙。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間,康泰生物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投入新冠疫苗的研發、生產中,從申請受理到審覈通過僅用了26天,從提交註冊到註冊生效僅10天時間,爲公司高效完成新冠疫苗研發投產、築牢疫苗防護牆、支援全球抗疫提供了強大助力。

與康泰生物一樣,受益於再融資新政的創業板上市公司還有很多。據統計,2020年2月再融資新政實施以來,截至2021年11月5日,創業板公司共推出109次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的融資方案,合計擬融資1048.83億元,其中,77家次受益於“最近一期末資產負債率不低於45%”發行條件的取消,合計擬融資662.60億元,家次佔比71%、融資金額佔比63%。

在創業板註冊制下完成了再融資的先導智能董事長王燕清就對此深有感觸,他告訴《金融時報》記者,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後,先導智能以向特定對象發行的方式成功引入戰略投資者、全球鋰電行業龍頭寧德時代,發行規模25億元,募集資金項目緊密結合先導智能鋰電設備等核心業務,對進一步革新鋰電設備核心技術、增強產業鏈保障能力、提升中國鋰電行業全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板塊活力被不斷激發

註冊制改革不斷激發板塊新活力,併爲A股生態帶來多方面積極變化。“創業板存量改革後,出現很多優質的公司、大市值的公司,現在上市公司的創新含量越來越高,也符合國家經濟轉型的大方向,真正對市場形成一個良好的示範效應。”東方證券總裁助理、首席經濟學家邵宇表示,同時,投資者也慢慢習慣對創新類公司投入更多資源,優化了資源配置,使得國家戰略能夠慢慢通過資本市場,通過獎勵創新、獎勵優質公司得以實現。整個A股市場,不管是資產端還是資金端,都在發生重要變化。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落地以來,受益於審覈效率的提升及再融資規則的優化,直接融資比重顯著提升。據統計,2021年前三季度,創業板首發募集資金870.30億元,同比增長50.79%。上市公司實施再融資150家次,同比增長145.9%;募集資金1526.87億元,同比增長122.02%。

在併購方面,註冊制落地之後,重組項目着眼於拓寬產業維度和縱向打通產業上下游,力求有效發揮產業協同效應。與此同時,重組項目估值更趨合理。據統計,創業板重大資產重組平均資產評估溢價率達到6.57倍,併購高峯期2015年至2017年平均估值溢價率在7.92倍以上,註冊制實施以後,平均增值率下降至4.13倍,溢價率已明顯回落,併購重組整體估值更加理性。

註冊制在支持優質創新企業常態化上市的同時,也加快了績差企業的出清速度。據統計,2020年至今,創業板共有7家公司被終止上市。2020年12月31日退市新規施行以來,交易類退市發揮積極作用,財務類退市指標加速精準出清,新老退市安排平穩過渡,市場化、常態化退市機制逐步形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