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記者 宋婕 陳鋒 北京報道

11月11日晚,啓迪環境(000826.SZ)第三次發佈延遲迴復深交所關注函的公告,關注函要求其自查並說明多個在建工程是否涉嫌嚴重虛增資產、財務造假。

《華夏時報》記者曾在2019年4月刊發系列報道,質疑其全國多地項目遲遲不開工,涉嫌構成違約。其中南寧項目在當地政府證實未開工的情況下,公司2018年年報顯示已投入4.3億,進行了16%的進度。兩年多過去,啓迪環境期間公告了7個項目已解約,6個是因爲沒有如期開工。

當時公司離職高管向本報提供了一份內部財務數據,多個未完成項目的利潤都已經計入財務報告。啓迪環境董祕張維婭此前接受本報採訪時未對此作出正面回答,表示“清華系”在逐漸融入董事會和管理層。

“清華系”在2015年3月用70億鉅款成爲公司的控股股東,成爲環保界最大的併購案。2019年4月原董事長離職,代表着“清華系”全面接管公司。今年1月,公司公告稱城發環境(000885.SZ)將以換股的方式吸收合併啓迪環境。如果此次重組完成,啓迪環境將被摘牌,這意味着“清華系”在主持工作兩年後選擇脫手啓迪環境。

兩年半後再被質疑造假

繼2020年虧損14.17億元,啓迪環境今年上半年再虧39.56億元。深交所曾針對鉅虧下發問詢函、關注函,追問其是否有意通過資產減值的方式進行“業績大洗澡”。公司詳細列出了上半年存在資產減值損失的12個在建工程進行否定。10月22日早,《證券時報》發文稱,通過實地走訪發現,其中8個在建工程金額呈現嚴重虛增情況,有3個項目甚至完全未開工。

10月27日,啓迪環境控股股東啓迪控股層面的信息顯示,因遭遇相關質疑報道,導致原計劃10月22日當天召開的吸並重組審計機構簽署文件及專題董事會被延期。調查組的具體任務是:1、對時任“啓迪桑德”董事長、總裁、財務總監及項目負責人進行專項調查,如涉嫌違法違紀,將立即移送相關紀檢部門處理。2、對記者舉證的各項目進行全面的實地調查,摸清真實情況,特別是形成工程爛尾的真實原因。正式報告將如實通報啓迪控股董事會並上報上級黨委。3、敦促現經營班子積極配合、回應證監會關注以及社會輿論關注,對發現的問題有效整改。努力把股民和國有資產的損失降到最小,努力應對輿情衝擊,維持好公司生產經營,保障好8萬員工的生計。

2019年4月,《華夏時報》記者接到啓迪環境(原證券簡稱“啓迪桑德”)高管舉報稱,公司多地項目並未實際開工建設,利潤已經計入公司財務數據。隨後記者分赴6省7市,證實南寧武鳴、廣東東源、陝西西安等多地項目並未實際開工建設。該人士提供的一份啓迪環境內部財務數據顯示,上述項目以及其他多個未完成項目的利潤都已經計入年報。

4月底,啓迪環境發佈2018年年報,實現6.4億元的淨利潤。《華夏時報》曾刊發系列報道質疑多個地方項目在未開工的情況下,6億淨利從何而來。

公司董祕張維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未正面回答虛增項目進度等質疑,表示公司資金壓力較大,員工比較多,出現各種言論很正常。

7個項目公告終止

啓迪環境雖然沒有正面回應多地項目未如約開工的原因,但自2019年下半年起,公司頻頻發佈項目終止公告。

2019年11月,因啓迪環境未能與業主方就整體建設規模、項目投資調整及污水處理價格等事項達成一致意見,湖北省老河口市城南污水處理廠PPP項目提前終止。

同月,湖北省來鳳縣鄉鎮污水處理全覆蓋工程和來鳳縣城市污水處理廠提標升級、擴容改造及污水收集管網擴建工程PPP項目也因未能與當地政府就項目公司設立及後續實施問題達成一致意見而終止。

《華夏時報》當時的報道提到,來鳳政府早在2018年因啓迪環境違約發佈公告解除與項目合同,並在當年進行了重新招標。

根據公司2019年年報,因廣西南寧武鳴區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實施尚存實質性障礙,業主方擬於公司解除合同。啓迪環境2018年年報顯示,武鳴項目實際投入4.3億,已進行了16%。然而,武鳴區政府方面向記者證實項目始終未動工,啓迪環境已構成違約。

2020年9月,公司收到廣東中山市政府部門的通知,未達標水體綜合整治工程EPC+O第一標段項目如未能簽訂合作協議,將按公司棄標處理。最終該項目在11月終止。

當年12月,啓迪環境2017年中標的福泉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PPP項目,因貴州福泉市政府方已重新發布招標而終止;廣東東源整縣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則是由於建設進度及相關融資條件未達成等因素,啓迪環境退出。

東源縣環保局PPP項目辦公室負責人2019年4月告訴記者,啓迪環境沒有按照合同約定在簽訂合同起30天內給付註冊資本金,也一直沒有選址動工。爲此,環保局曾經向公司發過律師函,告知對方已經違約,催促他們儘快履約,但對方沒有回應。由於啓迪環境的行爲已經構成違約,政府隨時可以單方面解除合同,縣政府已經在考慮將該標作廢重新招投標。

今年2月,啓迪環境解除2016年與湖南道縣簽訂的《S354道縣上關至湘源溫泉公路PPP項目協議》。

“調查難度非常大”

啓迪環境在2015年11月6日之前叫桑德環境,實際控制人是文一波。當年3月,“清華系”用70億鉅款買走了桑德環境29.8%的股權,其中啓迪科服佔比最大,成爲控股股東,這也讓桑德環境冠上了啓迪的名字,變成啓迪桑德。

2019年4月22日,在啓迪桑德發佈2018年年報的同一天,文一波提交辭職報告,申請辭去董事長、董事、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務,辭職後將不再擔任公司的任何職務。第二天,啓迪桑德公告表示,公司的名字將變更爲啓迪環境。7月10日,公司名正式變更爲啓迪環境,“桑德系”保留了兩個董事席位。

董祕張維婭稱,公司有階段性的戰略配置佈局,文的離開是合理的業務發展需要,“清華系”已經在逐漸融入董事會和管理層,和“桑德系”在公司治理上互相制約。

時隔兩年半之後,前述啓迪控股2021年10月27日的公告顯示,《證券時報》記者舉報的項目時間跨度從2011年至2018年,是文一波任內的項目,原財務總監、副總裁等全部高管也已全部更換,調查難度非常大。

《華夏時報》此前的報道中曾提到,公司2019年前後出現大規模高管離職,包括副董事長、董事、董祕、財務總監等。記者曾聯繫多位離職高管,他們都拒絕透露具體的離職原因。

時隔兩年半之後,記者再次聯繫到張維婭,她對關注函爲何再三延期、大股東開展調查事項、“清華系”轉手啓迪環境三緘其口,稱回覆工作正在進行,此外沒有可以披露的信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