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霜

如何實現健康領域的“共同富裕”,醫藥行業有哪些痛點亟需解決? 

大家保險集團總經理徐敬惠認爲,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給全民加上安全的醫療保障,如果沒有這個保障,很有可能會“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11月10日,HELLO MEDITRUST鎂信健康四週年暨行業生態峯會在上海時尚藝術中心召開,來自醫院、保險、醫藥企業的專家代表,共同討論了健康保險產業融合發展之道。 

上藥控股總經理李永忠表示,由於醫療費用快速增長、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等原因,我國的醫保基金面臨越來越大的支付壓力,因此,爲構建更加全面的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商保在參與社會治理方面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天價藥”困局:藥品價值與患者支付能力之間存在巨大鴻溝 

11月12日,國家組織的醫保目錄藥品談判順利收官,此前備受關注的“天價”網紅藥CAR-T產品阿基侖賽注射液最終未能進入醫保目錄談判環節。 

CAR-T價值120萬元,治療目標治療必須是復發難治的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 

李永忠在會上分享道,CAR-T120萬一個療程,但當天這個消息公佈後,瑞金醫院急診、門診當天接收到了668位患者電話諮詢,要求打CAR-T。可見,如果國家保險是不能覆蓋的,商業保險,特別是創新支付前景將非常廣闊的。

復星凱特COO齊淵元表示,CAR-T的特點很鮮明:高價值、高價格、一次性,同時又給整個患者帶來很好獲益,這樣的產品在支付上挑戰有很多。 

UCB中國區總經理吳昕也表示,其一款 “自身免疫”產品(生物類藥)價值相對來說比較高的,但大量的臨牀數據顯示療效具有優越性,尤其對於懷孕女性。不幸醫保談判沒有成功,在支付上面臨比較大的挑戰。 

醫保難入,商保、支付如何創新? 

《“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提出要建設“五個醫保”,其中之一就是協同醫保。在具體措施上,“協同醫保”指提出在鞏固基本醫療保障的同時,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鼓勵職工醫療互助、慈善捐贈等多種形式的保障協同發展。《規劃》還提出完善醫藥價格和採購機制,優化醫療服務價格結構,有效發揮醫保基金戰略性購買作用。 

東吳人壽健康保險事業部總經理陳加豐表示,2019年在商保支付佔比只有3.6%,按照國際上的平均水平,商保的支付應該是在10%以上。我們希望近期能不能達到5%,未來能不能提升到15%。 

目前,復星凱特及藥明巨諾都已經與包括平安健康、鎂信健康在內的國內多家商保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希望藉此降低患者負擔。 

齊淵元表示,這是從患者端入手解決問題的思路。如果患者短期支付能力較弱,長期的絕對支付能力允許的情況下,就要看他願意不願意拿出錢來治療。 

蔡三軍是復旦大學腫瘤醫院大腸癌首席專家,他認爲,實現“健康中國2030”需要做更多預防工作,包括保險公司,比如,腸癌50%可以預防。因爲預防疾病,也可以幫助很多病人。 

吳昕認爲,要想實現健康領域的“共同富裕”,需要做四點:第一,醫學知識科普;第二,預防,我們需要更多地預防疾病發生,而不是最後治病;第三,提升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在中小城市、欠發達地區,醫療服務水平,包括醫療人員培訓還是需要進一步加強;第四,提供更多創新支付產品,以更可及的價格,讓更多患者可以用上。他認爲,只靠創新公司降價格無法實現“健康中國”。 

齊淵元分享了復星凱特的解決方案:第一,短期支付能力上,提出藥品分期支付方案;第二,參與“惠民保”、滬惠保;第三,療效保險,讓療效好的部分患者付一部分錢,讓療效不好的患者少付點錢;利用“三醫聯動”式平臺,與商業保險、藥企、醫生代表共同合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