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路而行

李惠清,出生於河北一普通人家,從小就喜歡唸書的她,一直懷揣着“少小離家”的心思。

“我小時候挨打受氣,家裏重男輕女,我弟弟也總打我,我就覺得不公平。從不到15歲,我就想參加八路軍,只要是幹革命我就去,共產黨領導的,招人我都走,我就這個思想。”——李惠清採訪回憶

1944年深秋,冬日的氣息撲面而來,但李惠清心中革命的熱情卻沒有絲毫消退。這個18歲的姑娘,踏着清晨的露水離開家,硬是走過了河北、山西,輾轉前往陝西延安。

這一年,抗日的戰火還未熄滅,外面依舊兵荒馬亂。前路註定艱險,但她堅信,向前走,就有光。

李惠清在回憶錄中寫道“那年特別冷,幾天下場雪,來寒流,穿着棉衣跟光着身子站在涼水裏一樣,除了心臟有點熱,骨頭都是涼的。哈氣落到帽檐上,時間長了就跟唱戲的帽子上的玻璃珠一樣......褲子溼了大半截......四十多天穿着冰褲子 ......聽說鐵雞嶺凍死過人,有人害怕地哭了。”——摘自李惠清回憶錄《難忘的回憶》

即便如此,李惠清也從不是掉眼淚的那一個。她想,大不了就死在道上,死不了就還要到延安。

長途跋涉的李惠清,終於如願以償加入了八路軍。這個身形瘦弱的姑娘,早已做好準備,爲建設心中那個沒有壓迫、人人平等的新中國燃燒自己。很快,她接到了一個特殊的任務。幾個月前,湖南戰事喫緊,大批革命戰士,奔赴前線。爲收容烈士遺孤、前線將士和革命志士的子女 ,中央有關部門研究商定,籌建一所延安第二保育院。

李惠清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千里迢迢來到延安,沒能衝鋒陷陣卻落得個看孩子的工作,她心裏有些犯嘀咕。但很快,孩子們便先後染上了麻疹,生命受到威脅。沒有時間再糾結了!

李惠清剛到保育院時,正值建院初期,醫療設備還不完備,保育員從全國各地奔赴而來,年紀小的十三四歲,大的也才十八九歲,誰也沒有當過保育員,更別提照顧這些患兒。李惠清突然想起,小時候村裏也流行過一陣麻疹,死了100多個孩子。人命關天,大家急得團團轉。

爲了退燒,李惠清每隔十分鐘去給孩子們喂水,20個小時守在孩子身邊,四十多天沒睡過一個整覺,最終陪伴孩子渡過了難關。

“這些孩子的父母爲了抗日戰爭最後的勝利、爲了解放全中國,正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浴血奮戰,把孩子交給我們,我們決不能辜負他們的期望。”——摘自李惠清回憶錄《難忘的回憶》

馬背搖籃

1946年,局勢風雲變幻,人心忐忑。這一年夏天,《雙十協定》墨跡未乾,國民黨便以30萬大軍圍攻中共中原解放區,解放戰爭就此拉開序幕。這一年冬天,延安第二保育院的窯洞裏,空氣似乎都已凝結。院裏緊急召開全體職工大會,傳達了康克清主任的命令“敵人恐進犯延安,保育院全體人員立即撤出延安,越快越好。”

當時延安已有大小託兒所、保育院近30個。爲了保證孩子們順利轉移,中央專門調配了數千斤主食、糖、餅乾、雞蛋等等。保育院還自主將孩子們的小木牀捆到了馬背上,這就是電影《啊!搖籃》中所描寫“馬背搖籃”的原型。

1946年底至1947年春,延安第一保育院(原陝甘寧邊區保育院)、洛杉磯託兒所、延安第二保育院還有“一保小”、“二保小”分批出發離開延安。李惠清抱着“大人在,孩子在,大人不在,孩子也要在”的堅定信念,踏上了危險重重的轉移之路。136名孩子冒着嚴寒,開始向太行山解放區轉移。

在轉移過程中,孩子們被背過、擔過、抱過、騾馬馱過。李惠清回憶道:“有一個騾子踩空了,有倆孩子,他倆坐着小牀跟牲口一塊兒掉下去了。騾子掉下去摔死了,那倆孩子在樹杈上掛着。救上來沒事,挺好,多虧了小牀,沒摔着也沒碰着。天亮的時候我們下山,因爲好幾天也沒好好喫飯,也沒好好睡覺,累的他們誰也不喫飯,我用拳頭一個一個砸他們,他們都不動。”

整整兩年零十個月的時間,1030個日日夜夜,李惠清和保育院其他百十來名戰友,帶着自制的小牀,憑着隊伍裏僅有的六名醫務人員,拂曉渡過黃河,黑夜搶渡汾河,通過敵人的層層封鎖,多次遭到敵機的掃射轟炸。他們一個一個地護着、一天一天地走着,一站一站地過着,硬是把136個孩子,送入了一個嶄新的天地。

時至今日,這些“延安娃”,每每回憶起保育院的“老阿姨”,依然會淚流滿面,那是他們一生中最美好的童年,是這些阿姨,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一切,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保護了他們的周全。

更多關乎民族大業、救治大任的故事,敬請關注北京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6月26日起每週六19點45分播出的25集大型紀錄片《共和國醫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