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界面工業

9月以來,國內煤炭價格持續上漲,屢創歷史新高。爲確保煤炭安全穩定供應,國家發改委隨即開展了煤炭價格調控、煤炭企業生產成本調查和價格督導等措施,促進了煤炭市場迴歸理性。

11月16日,國家發改委召開11月新聞發佈會。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會上表示隨着相關措施逐步落實,成效日益顯現,可從產量、存煤、價格三個方面體現。

一是煤炭產量較快增加。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0月全國煤炭產量3.6億噸,同比增長4%。從調度情況看,11月以來煤炭產量仍在穩步增長。

二是電廠存煤持續提升。10月以來,統調電廠供煤持續大於耗煤,存煤加快回升。1114日,電廠存煤1.29億噸,月底有望超過1.4億噸,目前可用22天,較9月底增加9天。

其中,東北三省統調電廠存煤超過1400萬噸,比9月底提升1倍以上,可用天數達到31天。

三是煤炭期現貨價格大幅回落。1019日以來,鄭商所動力煤期貨主力合約連續多日下跌,1115日收於809.6/噸,較1019日高點1982元下跌59%;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現貨平倉價降至1095/噸左右,降幅超過1000/噸,晉陝蒙主產區煤礦坑口價降至900/噸以下。

孟瑋表示,今年第一輪寒潮期間,煤炭供應平穩,寒潮後煤炭產量迅速回升。隨着全國煤炭產量和市場供應量持續增加,電廠供煤、存煤和港口煤炭場存水平還將進一步提升,今冬明春煤炭安全穩定供應能夠得到可靠保障。

下一步,發改委將進一步發揮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部際協調機制作用,在前期工作基礎上,加強統籌協調,推動保供穩價各項工作落實落地,確保能源安全保供。

主要措施包括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督促核增產能煤礦按照核增後的生產能力組織生產,督促復產煤礦穩產達產;加強煤炭中長期合同履約監管,進一步提升履約水平;加強運輸協調,確保煤炭運到需要的地方等。

隨着冬季來臨,北方地區已進入供暖季,天然氣保供也是羣衆關心的問題。

孟瑋表示,受前期全國大範圍寒潮天氣影響,一些北方地區提前供暖,117日以來全國天然氣日供應量達到10億立方米以上,比去年同期增加約1億立方米。

面對本次寒潮天氣,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組織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國家管網公司,把做好應對工作作爲對今冬明春天然氣保供能力的一次測試,綜合採取有序動用管存氣、啓動地下儲氣庫開採、定向增供燃氣發電等措施,保障了天然氣供應的平穩有序。

孟瑋指出受當前全球天然氣供需形勢緊張、氣價暴漲影響,今年供暖季全國天然氣供需總體緊平衡,高峯時段部分區域供需矛盾可能較爲突出。爲此,發改委將發揮同各地、各有關部門和企業建立的天然氣保供日調度機制作用,做好各項保供工作。

一是確保合同嚴肅執行。重點是督促供需雙方嚴格按合同保障供用氣,對民生用氣全部納入合同,確保足額供應。

二是組織全力增產增供。重點是推動企業大力提升勘探開發力度,促進國內氣田安全滿負荷生產,全力增加國內資源供應。

三是加強重點地區保障。加強對北方取暖地區的供氣保障,高峯期通過組織南氣北上、加大儲氣動用等多措並舉,增加北方地區資源供應,對供應偏緊地區加強調度保障。

四是穩定民生用氣價格。督促各地和相關企業嚴格執行天然氣價格政策,保持民生用氣價格基本穩定。

五是做好精準有序壓非保民準備。組織各地和相關企業紮實開展壓非保民預案演練,制定可實操的壓減工作方案,確保一案在手、隨時可用,堅決做到壓非保民”“限氣不關閥

本次會上還發布了1-10月國內用電情況。

1-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6717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比2019年同期增長11.5%,兩年平均增長5.6%

其中,10月全國發電量639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0%。其中,火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同比分別增長5.2%16.9%23.5%0.4%,水電同比下降11.9%

從用電看,1-10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2.2%。其中,一產、二產、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量分別增長18.4%11.3%20%7.4%

分地區看,全國22個省(區、市)用電增速超過10%,其中西藏、湖北、江西、青海、浙江、福建、四川、廣東、陝西9個省(區)增速超過15%10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