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

中華遺囑庫管委會主任 知名律師

藝術界有這麼一句話: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李可染的牛和婁師白的鴨。

這幾個人裏,齊白石是李可染和婁師白的師傅,而這師徒三人,因爲他們在去世前沒有留下遺囑,導致家人最後打起了遺產官司。

其實在文藝界,因爲遺產的問題而導致家人起糾紛。

因爲沒有留遺囑起糾紛的事情真的不少見,原因是什麼呢?

《中國青年報》曾經有一次調查問卷:您認爲遺囑重要嗎?

100%的人選“遺囑很重要”;但是又問道:你寫了遺囑嗎?只有不到1%的人選“我寫了遺囑”。

這巨大的反差背後是什麼原因呢?我想可能第一個原因是中國人認爲:寫遺囑是一件非常晦氣的事情,因爲遺囑和死亡有關。中國人忌諱死亡,但是遺囑真的晦氣嗎?

我有一個客戶張太太,四十多歲,是一個成功的商人,生意做得很大。有一天,她突然來找我說,陳律師,你能幫我寫一份遺囑嗎?我問她爲什麼要寫遺囑啊?她說,我比較擔心,如果我走在前面,我的父母怎麼辦?

我說:這不成問題吧,以您的財產,您的父母養老不會成問題。她說:問題就出在這裏。

首先她自己到底有多少錢,她父母真的不知道,這樣就會導致父母不知道該分多少財產,這很可能成爲父母和丈夫之間糾紛的導火索。

另外還有重要的一點是,她母親絕對不會允許她的丈夫在她去世以後再找一個女人,然後這個女人用我閨女的錢,打我閨女的兒子。所以她母親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把所有的財產捏在手裏。

聽完她說的以後,我非常感慨。張太太是一個很有孝心的人,她不僅僅想到的是父母的健康、父母的購物、父母的旅遊,她想到的是自己走了以後父母怎麼辦。所以我說:孝者不在其財,而在其心!

英國的戴安娜王妃,她的遺囑裏面做了兩個安排:第一個安排是,如果她去世的時候,她的孩子還不滿25歲,這個時候會把財產交給信託組織管理。信託組織打理以後,每年的分紅分給兩個孩子。到三十歲的時候,就把財產都分給孩子了。這樣的好處是孩子不會去揮霍財產,同時在她去世以後(事實上產生了一個效果),就是在她去世以後十年期間,這些世界貨幣快速貶值的十年,這十年裏面,經過信託組織的打理,她的財產增值了一倍;

戴安娜王妃還有第二個安排,很溫馨。大家看這幅圖片,戴安娜手上的戒指這個時候戴在了她的兒媳婦凱特王妃的手指上。

原來戴安娜王妃在自己的遺囑裏面寫了這麼一段話:如果兩個孩子結婚的時候,我已經不在了,那麼我的珠寶分成兩份給兩個兒媳婦。事實上這個戒指就參加了威廉王子的訂婚典禮。

大家想想這是一個多麼溫馨的場合,雖然母親沒法親自參加兒子的訂婚典禮,但是用這種特殊的方式見證了兒子的幸福時刻,給了兒子愛的祝福。

戴安娜王妃也好,張太太也好,在她們眼裏,遺囑不是晦氣的東西,遺囑體現了自己對家人的責任和關愛。

中國人不重視遺囑、立遺囑少,還有一個原因是中國人一般會到臨終的時候纔去立遺囑。

大家所熟知的歷史上的那些遺囑,比如劉備白帝城託孤、孫中山總理的遺訓,這些遺囑沒有一個不是在病榻前形成的。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這種做法真的可行嗎?

幾年前我接到一個電話,電話裏的人非常着急,他說:陳律師你一定要幫我,瀋陽的張律師說只有你能幫我。我問他怎麼回事?原來他們一家把父親從瀋陽送到北京來看病,但是很不幸,在北京,醫院已經給他父親判了死刑了,最多隻有七天時間。

我說:你趕緊把父親弄回去啊。他說:不行,一旦父親去世了,沒有留遺囑,這個家庭一定會因爲遺產而打起來。

這時候我非常遺憾地告訴他,很可能我幫不了你。爲什麼呢?當一個人在病痛中的時候,他的精神是會恍惚的,這個時候,他的精神狀況不確定,這個時候他立的遺囑很可能無效。

要在這麼短的時間裏完成精神評估和立遺囑的這件事,幾乎是不可能的。不管他花多少錢,沒有一個公正處或者律師事務所可以幫他完成這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所以我們說立遺囑什麼時候是最佳時期?

我說有三個時期:一個時候是結婚的時候。爲什麼呢?組建了家庭;一個時候是有孩子的時候,家裏增加了新的家庭成員;還有一個時候很重要,就是年輕健康的時候。

我們還用戴安娜王妃的例子。戴安娜王妃是在36歲去世的,她最後生效的遺囑是在32歲寫的。如果在中國,她是不可能寫遺囑的,爲什麼呢?她有最好的醫生,她有最好的汽車,她有最好的保鏢,但是人家就立了遺囑。原因是什麼呢?原因是背後的一種智慧和理念,這種傳承的智慧和理念是我們應當學習的。

所以在我看來,一個社會進步不進步,並不是GDP增長了多少,而是社會的觀念和理念進步了多少。

很多人認爲,遺囑只能寫一次,所以中國人很少寫遺囑,一定要權衡各方面的事情或者一定要到最後的時候纔會去寫遺囑,這也是導致寫遺囑很少的一個原因。

但是寫遺囑可以寫很多次,因爲愛的表達可以很多次。

還是以戴安娜王妃爲例子。她32歲這份生效的遺囑並不是她最後一份遺囑。她有兩個孩子,這兩個孩子,每個孩子出生的時候,她都寫了遺囑,這就是對於遺囑的觀念。

對於中國人來說,觀念和西方人是不一樣的。據調查,有49%的成年美國人立有遺囑;英國一家媒體的調查,僅僅在2009年這一年,就有36%的英國人更新了自己的遺囑,這就是英國人、美國人。西方人對遺囑的概念和理念是:遺囑已經成爲家庭中不可缺少的東西。

中國人一談到立遺囑,很多時候,腦海裏浮現出一種印象,就是老大爺、家長、父親坐在中間,高坐高堂,然後把一家老小找到面前,然後把自己的方案說出來,跟大家商量,一碗水端平。大家有商有量,各得其所,大家都很高興。

這種做法在傳統社會應該這麼做,爲什麼呢?在中國的傳統社會,是聚族而居。一個家庭是一個大家族,所以所有的人一起生活,一起勞動,形成的家庭財產也是共同的。這時候繼承往往是以分家,或者是以家長管理權的移交來完成的。

但是現代社會已經發生了變化,每個家庭都已經趨向小型化,三口之家是最常見的類型,而且家庭之間互相獨立,父母不知道子女有多少財產,子女也不知道父母有多少財產。如果我們還用傳統的做法,在現代社會里會發生什麼呢?

有一次我接到一個電話,在半夜時候打過來的。在深夜裏,電話那頭,老太太顯得特別無助。她說:陳律師你一定要救救我。我很奇怪,我說:老太太你有什麼事?

原來老太太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她有三個閨女。老太太這一輩子也很厲害,攢下了三套房子。閨女對自己很好,她也想按照老傳統,是時候自己寫一份遺囑了。

所以在自己65歲大壽的時候,她宣佈我要寫遺囑,而且遺囑的方案很明確:三個閨女三套房子,每人一人一套。

可是出乎老太太意料的事情發生了。生日舉辦得很好,但是生日之後,按照老太太的說法:永無寧日!

爲什麼呢?一到週末閨女就開始上門了。閨女就圍着老太太開始連軸轉,這個閨女說:媽,我對您沒得說吧?你以後養老還得靠我,那套大一點的房子,你還是得給我。

老太太后來明白了,每個閨女都有每個閨女的想法。爲什麼?房子的方位不一樣、朝向不一樣、座落不一樣、可能的拆遷不一樣、租金的水平不一樣……每個閨女都有自己的說法:這個閨女說,您的外孫的學校離這套房子近,所以這套房子該給我。

這些事情,使得老太太開始很悲哀,很悲哀。我說:老太太你怎麼辦啊?她說:我現在真的是沒辦法,每到週末的時候,哪個閨女往我面前一坐叫一聲媽,我的這個血壓騰地一下就上去了。

老太太說:我能有什麼辦法?這個閨女跟我說,我就寫一份遺囑給她,那個閨女跟我說,我又寫一份遺囑給她。我說:老太太你寫了多少份遺囑?她說我也記不清楚了,可能十多份,可能二十多份。

我說這不是得過且過嗎?這不是將來起糾紛嗎?她說我實在沒辦法,早知道這樣我不如不立遺囑!

我相信也有很多人有這樣的想法:不立遺囑沒有事,立了遺囑反而不得安寧!

對於這樣的想法,我有三個問題要問:第一、這樣的家庭,將來老太太走了以後是會產生糾紛還是不會產生糾紛?第二、當產生糾紛的時候,是有遺囑好還是沒有遺囑好?第三、導致老太太陷於這種困境的原因,是因爲老太太寫遺囑還是因爲老太太寫遺囑的信息被子女知道了?

我想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這裏面說明了一個道理:財產是自己的,遺囑要自己寫,讓子女自力更生,家庭纔會更加幸福。

所以說爲了家庭和諧,遺囑要注意保密!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有一次調查,把北京市一段時期內所審理的遺產案件都進行了統計。

統計的結果是有73%的案件是因爲沒有遺囑導致的,而有遺囑的案件裏面又有超過60%多的案件,是因爲遺囑無效最後導致了更多的糾紛。

大家看到的這幅照片,這位老先生也是齊白石的弟子,他是齊白石的關門弟子——許麟廬先生。他寫了遺囑,而因爲他的遺囑寫得不規範,導致了一家人,親生的母子、母女最後對簿公堂。

更加令人感慨的是,在法院開庭的那一天,是95歲的老母親大壽的那一天,真的人間悲劇啊!

如果遺囑寫得不規範,引起的問題可能更多。爲了解決以上的這些問題,爲了促進家庭的和諧,在我的建議和推動下,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和北京市工商聯信息化商會,在2013年3月啓動了中華遺囑庫的公益項目。

這個公益項目是向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免費提供遺囑的諮詢登記和保管的服務,幫助他們處理家庭的事務,維護老人權益,促進家庭的和諧。

這個項目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老年人的熱情擁護。目前爲止,預約服務的老年人已經有三萬多人,而排隊排到了2017年,在中華遺囑庫所登記的有幾千份遺囑。

目前登記的幾千份遺囑裏面,梁阿姨的遺囑呢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梁阿姨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她只有一個獨生女兒。她跟獨生女兒的關係也很好,家庭很和諧很融洽。但是梁阿姨一直有一個心願:她希望自己去世以後能夠把眼角膜捐給需要的人。她說一個人的眼角膜能夠幫助八個人恢復光明,這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

她在說多麼美妙的時候,大家看這幅圖片,在電視上她的眼睛是向上看的,面帶微笑,很幸福的樣子!

可是她這個富有愛心的想法,遭到了女兒的堅決反對!女兒說:我絕對不能接受我母親去世以後,有人在我母親身上動刀子!

雖然梁阿姨跟女兒做了很多時間的溝通,但是得不到女兒的支持,所以梁阿姨在遺囑裏面專門表述了自己的這種願望,希望得到女兒的配合,同時她也在遺囑裏面奉勸女兒,說你也應該捐眼角膜,應該幫助更多的人。她把她的遺囑看成了一種傳遞家風、傳遞善心、傳遞愛的一個載體。

我想起來一副對聯:黃金非寶熟爲寶,萬事皆空善不空。

所以梁阿姨的遺囑是一個寶,她的善心,她的善意是一個寶,通過遺囑把這種善心和善意傳遞下去,纔是遺囑的真正的含義。所以遺囑傳承的不僅是財產,更是責任、愛和幸福。

隨着中華遺囑庫項目得到了更多的關注,我也到處去宣講這種理念,有的朋友也會打電話來諮詢。

有一天我接待了一個朋友的諮詢,打了一個多小時的電話以後,在一旁的太太突然跟我說了一句話:老公,你給我寫份遺囑吧!我說:爲什麼要寫遺囑呢?她說:老公,你一直說喜歡我,最愛的就是我和兒子。如果你有三長兩短,我們可怎麼辦?你可不能不考慮啊!

大家看,這就是我太太在耳濡目染之下作出的一個決定,接受的一個觀念:愛我,就給我寫遺囑吧!

所以在座的各位,您愛誰,就給誰寫遺囑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