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人間蒸發”10年後,卡扎菲的兒子又回來競選總統了|京釀館

當地時間11月14日,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的次子,49歲的賽義夫·伊斯蘭·卡扎菲出現在南部城市塞卜哈的利比亞高級選舉委員會辦公室,報名參加擬定12月24日舉行的利比亞總統大選。

歷經波折後的“迴歸”

雖然是次子,但在卡扎菲執政後期,賽義夫是公認的“太子爺”。儘管在卡扎菲體系內,賽義夫只有“卡扎菲國際慈善協會基金會”負責人的頭銜。但是,他長期留學西方,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法、德語,一度成爲歐美政商的座上賓和媒體寵兒。因此,賽義夫是公認的、將大概率繼承卡扎菲衣鉢的候選人。

2011年,“阿拉伯之春”席捲利比亞。此前刻意將自己塑造成“溫和開明人物”、自稱“伊斯蘭之劍”的賽義夫對於反對派,則發出了同卡扎菲如出一轍的強硬聲音。

甚至,當美法英意等國爲首的多國部隊協助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武裝殺入首都的黎波里之際,賽義夫卻在的黎波里市中心附近,成功玩了一次示威性“快閃”,隨即藏匿起來。儘管同年6月賽義夫被國際刑事法院以“反人類罪”通緝,“已抓獲賽義夫”的傳言時而有之,但不屬實。

2011年11月,其父卡扎菲在錫爾特被殺一個月後,打算賄賂當地部落、逃亡鄰國尼日爾的賽義夫,在利比亞南部塞卜哈附近小鎮奧巴里被名爲阿布·伯克爾的武裝組織抓獲,此後一度被關押在西北部小城津坦。

2015年7月,利比亞法庭以“危害人類罪”和“戰爭罪”判處賽義夫死刑,但阿布·伯克爾武裝組織始終不肯交出賽義夫,讓賽義夫“人間蒸發”了5年之久。

2021年7月,阿布·伯克爾武裝組織釋放了賽義夫。8月初,賽義夫接受美國《紐約時報》採訪。這是他時隔近10年、首次以自由身在媒體面前公開亮相。賽義夫大談“繼承卡扎菲衣鉢”,並首次公開表示“將競選總統”。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隨即宣佈“通緝”賽義夫,但在阿布·伯克爾武裝組織的庇護下,通緝令成了一紙空文。

▲卡扎菲與少年賽義夫合照。圖/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立“卡扎菲2.0”人設

自8月公開亮相後,曾以光頭和西方式年輕人裝扮招搖過市的賽義夫,將自己打扮成卡扎菲“2.0版”——穿着經典的棕色貝都因長袍,裹着包頭巾和傳統的“比什特”披風,頭巾縫隙飄出幾縷新留的頭髮,較卡扎菲多了更顯“傳統化”的大鬍子。

賽義夫痛斥“變革”後的利比亞是一個“不僅失敗、而且慘敗的國家”,這個國家如今“沒有錢,沒有安全感和生命感,加油站裏沒有柴油,住宅裏沒有電,但意大利汽燃油的一半卻是從利比亞攫取的”;他指責西方的軍事、政治干預導致了這場慘敗,並提醒人們“卡扎菲當年就曾這樣警告過”,還猛烈抨擊“後卡扎菲時代”利比亞政客、僱員的腐敗無能,外國僱傭兵在利比亞的橫行肆虐,誓言“我將帶領利比亞重返正軌”。

儘管賽義夫強調自己將“通過民主手段爭取當選”,多少讓人看到昔日“卡大少”的影子。但除此之外,他幾乎毫不掩飾,試圖喚醒利比亞人對卡扎菲的懷念。賽義夫大聲疾呼,2011年推翻卡扎菲的大事件“不是一場革命,你可以稱之爲內戰,或黑暗日子的來臨”。

一些利比亞問題研究者指出,“後卡扎菲時代”的利比亞的確長期處於賽義夫所描繪的混亂、悽慘場景之中,“民族團結政府”既不“團結”,也不能代表整個利比亞民族,各地大小軍閥拉“內援”、“外援”爭雄不已,曾聲稱要在利比亞“幫助建設民主、富強、繁榮”的大小外國勢力忙於扶植各自代理人並排斥競爭對手的代理人。

賽義夫正是看到了這點,所以不惜自改“人設”,試圖藉助公衆對“後卡扎菲時代”的不滿,獲東山再起的機會。

當然,“卡扎菲同款”說到底也只是個包裝。和其他候選人、競爭勢力各有“外援後臺”類似,賽義夫也被認爲在“抱大腿”。

在東歐和非洲十分活躍的瓦格納私營軍事公司近年來在利比亞十分活躍。“瓦格納集團”負責人一度站在“民族團結政府”一邊並擁有利比亞電視臺Al-Jamahiriya TV 50% 的股份。如今,該電視臺轉而連篇累牘播報賽義夫的政治廣告和“軟報道”。

▲賽義夫身着棕色貝都因長袍,裹着包頭巾和“比什特”披風。圖/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競選走向尚不明朗

當然,賽義夫的競選戰略不一定能勝出,因爲他將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哈利法哈夫塔爾就是其中之一。

77歲老將哈夫塔爾元帥曾在卡扎菲手下當過中將、總參謀長。他離開利比亞後曾投效美國中情局,“阿拉伯之春”中重返利比亞充任反卡扎菲武裝主將,戰後轉而謀求控制利比亞政府,佔據班加西,和“民族團結政府”構成對峙局面,背後有埃及、阿聯酋方面的支持。

此外,“民族團結政府”中代表西部勢力的過渡政府總理德貝巴等人,也會成爲強有力的競爭者,他們都將構成對賽義夫的強大挑戰,乃至壓制。

分析家指出,儘管當今利比亞民衆普遍不滿現狀,但他們中真正希望“卡扎菲迴歸”的仍是少數。畢竟卡扎菲的專制給許多利比亞地區、部落和人民帶來巨大傷害,尤其他出身小部落,掌權後“偏私”,得罪了很多人口衆多的大部落。

選前民調顯示,利比亞三大區域中,僅有人口最稀少且遠離卡扎菲故鄉的南方費贊地區,對賽義夫的好感率勉強過半(57%)。而在兩大中心城市所在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地區,他的支持率都偏低。這對賽義夫而言,顯然不是什麼好消息。

不僅如此,和他有殺父之仇的“過渡委員會”各方也在蠢蠢欲動。賽義夫報名參選當天,利比亞選舉委員會Facebook主頁上突然閃出一條“賽義夫候選人資格被否決”的假消息。11月16日,在“阿拉伯之春”中反卡扎菲最堅決,在歷次內戰中又最爲桀驁不馴的米蘇拉塔割據勢力發表聲明,稱“如允許賽義夫參選將抵制選舉”。

還應看到,此次賽義夫刻意選擇自己當初落網的塞卜哈、而非更靠近家鄉的另外兩個登記指定地點報名參選,恐怕絕非一時心血來潮的選擇。因爲在“父老鄉親”看來,當初曾被卡扎菲寄予厚望的賽義夫就是個敗家子,他對於卡扎菲的覆滅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特約撰稿人 | 陶短房(專欄作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