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信信託退出,中德安聯將成首家合資轉外資獨資壽險公司

壽險公司中合資轉外資獨資的首例。

我國金融業新一輪對外開放又將結一碩果。隨着股權轉讓的獲批,中德安聯人壽將成爲繼友邦人壽之後境內第二家外資獨資壽險公司,同時它也將是境內壽險公司中合資轉外資獨資的首例。

11月17日,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下稱“中德安聯人壽”)宣佈,已收到中國銀保監會上海監管局的批覆文件,批准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信信託”)將其所持有的中德安聯人壽49%的股權轉讓給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安聯中國保險控股”)。

轉讓後,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持有中德安聯人壽100%的股權,中德安聯人壽將成爲中國首家合資轉外資獨資的人壽保險公司,此前友邦人壽是通過“分改子”的方式完成外資獨資壽險公司的轉變。

安聯集團董事、安聯中國保險控股董事長塞爾吉奧•巴爾比諾特(Sergio Balbinot)表示:“我們很高興中德安聯人壽能獲得批准,成爲中國第一家合資轉外資獨資的人壽保險公司。中國是安聯集團的重要戰略市場。作爲在中國政府深入推進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中首批獲益的保險集團,安聯將繼續爲中國金融服務的穩健發展貢獻力量。”

“中德安聯人壽有信心通過充分利用安聯集團豐富的全球管理經驗、先進的數字技術和強大的品牌價值,繼續夯實中高端保險市場行業開拓者的地位。” 中德安聯人壽董事、總經理徐春俊表示。

中德安聯人壽是第一家獲准在中國境內開業的歐洲合資壽險公司,於1998年11月在上海成立。在此次轉讓協議之前,由全球保險巨頭德國安聯集團旗下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持股51%,中信信託持股49%。

過去,人身險公司外資持股比例上限爲50%,而中德安聯人壽由於在中國加入WTO之前成立,因此成爲少數幾家外資達到控股地位的合資壽險公司。

在我國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背景下,2020年開始人身險公司外資持股的“天花板”被正式打破。而在該政策呼之欲出的2019年底,第一財經已報道安聯集團有意申請對中德安聯人壽全資控股,並預計在2020年政策允許後進入正式程序。

去年末,中信信託將所持中德安聯人壽49%股權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出售。而在1月26日晚間,第一財經獨家獲悉,中信信託掛牌的中德安聯人壽49%股權已結束競拍期,除中德安聯人壽另一股東安聯中國保險控股外無其他競標者,這就意味着安聯中國保險控股可以行使其優先認購權。到了今年2月5日,安聯集團則正式宣佈與中信信託達成產權轉讓協議,將收購後者所持有的中德安聯人壽49%股權。

安聯中國保險控股董事、總經理索瑪斯•阿爾汀(Solmaz Altin)表示:“此次中德安聯人壽成爲安聯中國保險控股的全資子公司,將進一步加強我們在中國的市場地位,把握更多業務新機會。”

事實上,中德安聯人壽從合資變爲外資獨資,對於安聯集團來說無疑是其加強在中國佈局的重要一步。據瞭解,目前安聯已在中國境內約10個省份和直轄市設立多家營業機構,業務範圍涵蓋壽險、財產險、健康險、信用保險、資產管理、旅行救援等所有核心業務。

同時,安聯集團也是我國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受益者,2019年底成立的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是我國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而今年1月,首家外資獨資保險資管公司的牌照也花落安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