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歐陽劍環

11月20日,由中國證券報主辦的“激發經濟新活力 啓航資管新徵程——2021中國銀行業財富管理論壇”在上海舉辦。與會人士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銀行理財將以更強的擔當助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以更高的效率“澆灌”創新經濟,以更有力的作爲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助推經濟轉型升級

在“2021中國銀行業財富管理論壇”上,與會嘉賓暢談銀行理財助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路徑。

中國證券報黨委委員、副總編輯蔡國兆在致辭時表示,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銀行理財行業的使命更具時代意義,那就是爲中國經濟注入新動能、激發新活力。新格局下,銀行理財將積極助力居民財富管理,爲實現共同富裕保駕護航。新格局下,銀行理財將圍繞國家發展戰略、區域發展戰略和產業發展戰略,發揮資源稟賦優勢,合理匹配資金端的風險偏好和資產端的配置需要。新格局下,銀行理財將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優化金融生態環境。

對於如何實現銀行理財業持續健康發展,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建議:一是培養高素質專業投資團隊,通過專業人士理財來提高理財資金的投資效益;二是加強銀行理財監管,保證銀行財富管理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整體來看,我國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投資機會很多,根據“十四五”規劃提出的發展重點,尋找值得投資的項目和企業,銀行理財資金將取得不錯的回報。

“資管新規發佈以來,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監管引領之下,統一思想,積極行動,理財資管業務發生重大轉變。”中國銀保監會原副部長級幹部於學軍表示,截至9月末,銀行業理財產品餘額近28萬億元,資管新規出臺以來的3年多過渡期內,規模總體保持增長,平穩有序,但結構、投向卻發生明顯的變化,“影子銀行”大幅度壓縮,理財中存在的剛兌、非標投資風險等明顯下降。

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副書記、祕書長劉峯指出,未來大型理財公司將匯聚產品體系、投資研究、投顧能力、系統搭建等優勢,行業可能呈現馬太效應。從短期看,理財公司要制定攻守兼備的發展策略,防止因淨值波動導致客戶流失。從長期看,理財公司要強化頂層設計,注重人力資源配置、組織架構重組、借鑑國際經驗、搭建資管生態圈,全面提升整體資產管理能力和客戶信任度。

中國銀保監會原黨校副校長、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監事陳偉鋼強調,理財資金是金融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向內、向實、向鄉、向高”是新發展格局下銀行業理財資金的核心投向。金融向內,要毫不猶豫支持中小企業;金融向實,要堅定不移支持實體經濟;金融向鄉,要一心一意支持鄉村振興;金融向高,要默默無聞支持高新科技發展。

提升資產配置能力

在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大資管市場,銀行理財既面臨居民財富管理需求增長的機遇,也面臨與各類資管機構同臺競技的挑戰。

對於銀行機構在財富管理領域的優劣勢,興業銀行副行長陳錦光表示,目前,商業銀行財富管理業務在部分領域存在比較劣勢。比如在理財公司方面,產品結構主要定位於現金和固收類產品,與公募等其它資管機構形成錯位競爭。隨着大資管時代的來臨,主動管理的多資產、多策略配置產品有待進一步發力。

浙商銀行副行長、首席財務官景峯表示,銀行理財公司在大資管競爭格局中呈現“三強、三弱”的特點。在運作方式層面,理財公司“強渠道、弱投研”;在投資標的層面,理財公司“強固收、弱權益”;在客戶層面,理財公司“強財富管理、弱風險偏好”。

展望未來發展重點,交通銀行業務總監、交銀理財董事長塗宏表示,大類資產配置能力是銀行理財公司需要建設的核心能力之一。目前,銀行理財公司發行的產品以固收類爲主,規模平均佔比近90%,混合類、權益類、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發展不足,ESG等產品發行進展相對較慢。中長期來看,經濟發展和居民財富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全球化配置是大勢所趨。

“要滿足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需要先通過理財子公司把上游供應商掌握在自己手裏,提供豐富的資管產品,再進一步依託母行掌握大量的企業客戶,設計方案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去發掘合適的投資標的,把投資銀行業務也做下來。”景峯說。

上投摩根基金總經理王大智認爲,全球資管行業增長點主要集中在多元資產、被動及另類產品。中國資本市場具有較高的超額收益,主動管理產品目前仍佔主導,未來佔比有望進一步提升。同時,多元資產產品成爲快速增長的重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