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解讀“老夫少妻”謠言背後法律問題:若被造謠先固定證據

原標題:親人合照成“老夫少妻”,如此謠言須零容忍

苑廣闊

11月21日,一名博主發文稱,幾年前和外公拍攝的合照,被人造謠爲“老夫少妻”,且造謠的圖文還在不斷流傳,對她的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目前,當事人已取證開展維權,造謠者的賬號已被封禁。

外孫女與外公的合照,瀰漫着親情與溫馨,結果到了造謠者的自媒體賬號上,卻變成了所謂的“73歲東莞清溪鎮企業家豪娶29歲廣西大美女,88W禮金+一套80W二房公寓+豪車一臺”。因爲這則謠言盜取了受害人的照片,同時又有着明確到鄉鎮的地點信息,導致許多不明真相的網友紛紛轉發,而且還在評論裏對女孩說三道四,認爲其爲了貪圖金錢出賣自己。

這樣的謠言,無疑對女孩及其家人帶來了巨大的傷害,給她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隨着真相曝光,當初涉嫌盜竊他人圖片,大肆捏造謠言的自媒體賬號悄悄刪除了文章,並且改了賬號的名字。平臺也迅速對涉嫌造謠的賬號進行了封禁處理。問題是,這則謠言已經在網絡上大肆傳播,很多人可能看到了謠言,並且把其當成了真事,但是卻沒有看到當事人的闢謠,至今仍舊信以爲真。

按照律師的說法,涉嫌造謠的自媒體從業者,其行爲已經構成民事侵權,從人格權角度,嚴重侵犯了當事博主的名譽權,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網絡侵權訴訟,要求其刪除所有侵權內容,向受害人道歉並主張精神損害賠償。至於是否構成誹謗罪,則要看誹謗行爲是否達到情節嚴重的構罪標準。

類似事件不是第一次發生,比如去年夏天鬧得沸沸揚揚的杭州女孩子取快遞被造謠案件。女孩小吳去快遞站取快遞,結果被附近的便利店店主和其朋友進行偷拍,並捏造謠言“少婦出軌快遞小哥”在網絡上大肆傳播。受害女孩報案以後,當地警方介入,最終在2021年4月份,兩名被告人因涉嫌誹謗罪,被當地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兩年。

從杭州女子取快遞遭偷拍被造謠“出軌快遞小哥”,到病逝女子被造謠“賣卵子”,再到北京女大學生被造謠“海王中的女霸王”。造謠者不僅對受害人的個人聲譽造成極大影響,還向社會傳播不良价值觀,嚴重影響網絡公共秩序。一些網友盜圖編故事騙流量的行爲亟待遏制。

除了當事人積極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外,平臺也應有所作爲。謠言在網絡平臺醞釀時間越久,傳播面就越廣,對受害者的影響越深。平臺應該採取有效措施,將審覈工作前置。不少網絡謠言往往套用同一個模板,從標題到文案,具有相似之處。平臺可以大數據等新技術,提前篩選出可疑內容並覈實,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對相關賬號進行處理,防止謠言進一步擴散傳播。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在網絡上的行爲,都要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符合社會的公序良俗。我們以前常說“謠言止於智者”,現在我們更願意強調“謠言止於法律”。警鐘再次敲響,網絡空間也需要持續地依法整頓,網絡生態才能變得健康有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