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陸新明就我國如何落實《中美關於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以下簡稱聯合宣言)相關內容回答澎湃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國將盡快建立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與美方開展雙邊合作,加速綠色低碳轉型和氣候技術創新;在推進多邊進程方面,我國將繼續積極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同時也將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配合有關部門落實好碳達峯、碳中和工作。

針對聯合宣言中的甲烷減排內容,陸新明表示,“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部將採取進一步的措施,結合相關規劃和政策的制定和落實,推動開展中國控制甲烷排放行動。

將盡快建立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

當地時間11月10日,中美雙方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格拉斯哥大會期間發佈聯合宣言。雙方讚賞迄今爲止開展的工作,承諾繼續共同努力,並與各方一道,加強《巴黎協定》的實施。在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原則、考慮各國國情的基礎上,採取強化的氣候行動,有效應對氣候危機。

外界普遍評價,聯合宣言是中美氣候合作的里程碑式文件,是未來中美氣候合作的風向標,將爲落實《巴黎協定》奠定堅實基礎。

就如何落實中美聯合宣言內容,陸新明向澎湃新聞表示,在與美雙邊合作方面,我國將盡快建立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各部門將結合各自的職能,推動建立工作組,持續開展中美政策和技術的交流,識別中美雙方感興趣的領域計劃和項目,舉行政府間和非政府專家會,促進地方政府、企業、智庫、學者和其他專家的參與,根據不同國情各自、攜手並與其他國家一道,加強縮小差距的行動與合作,加速綠色低碳轉型和氣候技術創新。

在推進多邊進程方面,我國將繼續積極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將重信守諾,繼續堅定不移支持多邊主義,深度參與全球氣候治理進程,與各方一道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的全面平衡有效實施。”陸新明說,生態環境部將繼續發揮“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等合作平臺的作用,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大力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相關工作。

與此同時,近期發佈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做好碳達峯、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國務院《2030年前碳達峯行動方案》等“1+N”政策體系,以及將陸續發佈和出臺的能源、工業、交通、建築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實施方案和科技、財稅、金融等政策措施,明確了我國碳達峯、碳中和的時間表、路線圖和配套政策措施,生態環境部將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配合有關部門落實好碳達峯、碳中和工作,這也將極大地推動中美聯合宣言的落實。

將進一步推動開展中國控制甲烷排放行動

甲烷被認爲是僅次於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溫室氣體來源,但相較而言它在大氣中存在的時間更短,溫室效應卻更強。聯合宣言中,中美兩國表示將合作加強甲烷排放的測量;交流各自加強甲烷管控政策和計劃的信息;並促進有關甲烷減排挑戰和解決方案的聯合研究。

對此,陸新明表示,制定甲烷行動計劃作爲控制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重要內容,是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落實中美聯合宣言的重要舉措。

今年4月22日,習近平主席出席領導人氣候峯會時提出,中國將加強對非二氧化碳排放的管控,中國“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加大甲烷、氫氟碳化物、全氟化碳等其他溫室氣體管控力度,“十四五”期間,中國將採取進一步的措施,結合相關規劃和政策的制定和落實,推動開展中國控制甲烷排放行動。主要有五個方面的安排和打算:

一是開展甲烷排放控制研究。對中國甲烷排放控制現狀進行充分的調研,在煤炭開採、農業、城市固體廢棄物、污水處理、石油天然氣等領域,研究制定有效的甲烷減排措施,促進甲烷回收利用和減排技術的發展。

二是推動出臺中國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建立煤炭、油氣、廢棄物處理等領域甲烷減排的政策、技術和標準體系,適時修訂煤層氣,也就是煤礦瓦斯排放標準,強化標準的實施,同時加強石油天然氣開採,廢棄物等領域甲烷排放控制和回收利用,修訂溫室氣體自願減排機制管理辦法和相關方法學,支持具備條件的甲烷減排項目參與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利用市場機制,鼓勵企業開展甲烷減排。

三是加強重點領域甲烷排放的監測、覈算、報告和核查體系建設。推動重點設施甲烷排放數據收集和分析,開展重點區域、重點企業甲烷減排成效評估跟蹤,完善應對氣候變化統計報告制度中甲烷相關數據的報告制度。不斷提升甲烷排放的數據質量。

四是鼓勵先行先試。繼續鼓勵重點領域甲烷自願減排行動,鼓勵地方和行業企業開展甲烷排放控制合作,建立示範項目和工程,推動甲烷利用相關技術、裝備和產業發展。實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能源資源化利用和污染物協同控制等多重效應。

五是加強國際合作。在甲烷控制政策、技術、標準體系、甲烷監測、覈算、報告和核查體系以及減排技術創新等方面與各方加強合作和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