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家加大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 前三季度新增减税降费超9000亿 

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促进增长、保障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今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难用工贵与物流成本高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成本压力加大,经营面临困难。

东莞市希乐玩具有限公司负责人陆利明11月24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今年我们玩具所用的材料都普遍上涨了约10%~20%;同时,前两个月物流问题非常严重,很多订单都没有办法订到货柜,所以有些客户只能选择一直在上涨的空运渠道。”

日前中小企业发展再获国家政策的支持。据新华社11月22日消息,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按规定延缓缴纳2021年第四季度部分税费,研究适时出台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后的接续政策,持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

稍早11月18日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指出,“在延续制度性减税、落实已定缓税政策的同时,研究采取新的组合式、阶段性减税降费措施,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支持制造业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和创新升级。”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临近年终,国家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除了把脉中国经济未来走势和为即将召开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做准备,同时也反映出国家对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

张依群还表示,“在保证财税政策连续稳定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对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深挖财税政策空间,研究制定实施组合式、阶段性的减税降费政策,不断拓展减税降费政策的深度和广度,让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更有利、落地更有效,进一步巩固制造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地位和在国际上的领先优势,进一步稳定中小微企业已经取得的良好发展预期,将减税降费政策和就业、产业、创新、治理等政策全面融合,提升减税降费政策的施展空间和政策能量。”

前三季度新增减税降费达9101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还显示,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9101亿元,其中新增减税7889亿元,新增降费1212亿元。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市场主体活力。

减税降费确实减轻了企业负担。作为一家中小企业负责人,广东省东莞市威源新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谦11月2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的减费降税政策令我们企业感受比较明显。例如,我们企业应交税费的50%可以延长至3个月内缴纳,同时企业申请的专利也可以享受减税政策,这使得我们企业成本也获得了相应减轻。”

任谦同时还向记者坦言,“我们企业主要生产氮化镓PD充电器,虽然材料出现略微上涨,但目前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不大。”

数据还显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在2019年从月销售额3万元提到1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提高到15万元;相应地,2019年享受免征政策的小规模纳税人户数从政策调整前的3364万户增加到3820万户,今年前三季度又进一步增加到4365万户。“我们的供应商里有部分是小微企业,每个季度有45万元的免税额度,这让他们受益也比较明显。”任谦告诉记者。

就此,张依群对记者表示,“近年来,我国积极应对国际复杂局势变化,有效化解经济下行压力和矛盾,全力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影响,连续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极大地缓解了企业税费负担,有效促进了企业技术研发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中小微企业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成为减税降费的重点,无论是在纳税门槛降低、银行中小微企业贷款增值税减免、企业研发加计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还是财政直达资金、助企纾困补助、专精特新扶持等多项积极财政政策,中小微企业都是最主要的受益者,对增强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能力、提高社会就业水平、改善百姓民生福祉、恢复稳定经济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张依群还补充说。

张依群还指出,“随着疫情影响逐步加深和世界经济恢复极不均衡,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且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大幅加剧,全球通胀压力不断增大,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因其自身规模限制和自我发展能力约束,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普遍较弱,很多中小微企业还没有完全从疫情冲击、大宗商品涨价、宏观经济调整中走出来,中小微企业作为我国稳定就业、推动创新、实现增长的主力军作用受到多种客观条件抑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对于今年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效果,张依群还表示,“从今年我国总体经济发展形势来看,一是符合预期,将全面完成年初制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我国经济得到全面有效恢复,经济稳定程度在疫情防控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二是超出预期,就业、物价控制、进出口、城乡居民收入等经济指标明显提升并超过预期,这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政策密不可分,减税降费政策效应的持续放大,有效提升了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和市场要素的配置效果。”

就业与进出口超预期从数据可见: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10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33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同时,进出口也获得较快增长:1~10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2%。其中,出口同比增长22.5%;进口同比增长21.8%。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也表示,前三季度新增减税降费逾9000亿元,超出预期,这说明延续多年的规模性减税降费并没有退坡。积极财政政策不能只看支出强度,减税降费幅度才是关键。而且,从长远来看,减税降费对注入经济发展动能、促进产业转型、企业创新的作用更加持久,也更有效果。

专家:未来税费改革应有减有增

受访专家还建议,未来税费改革应有减有增。

张依群告诉记者,“企业市场经济的细胞,制造业是市场经济中的干细胞,企业持续充满活力和创新发育能力,制造业是基础,中小微企业是关键,未来税费改革应该有减有增,减重点仍围绕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推进,加重点仍立足调节实现公平分配。”

为此,张依群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一是稳定现有减税降费成果,二是推进制造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落地见效,三是适度降低制造业企业所得税税率,四是阶段性加灵活性延续困难企业税费政策优惠,五是推进中小微企业减税降费政策制度化建设,六是加大税制改革力度实现合理分配激发引导消费。”

还有受访专家认为,这还需要激发与弘扬企业家精神。此前不久,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企业研究处处长刘兴国也对记者表示,今年以来,虽然总体上看经济指标都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对广大中小企业来说,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比较严峻,压力大、挑战多、市场变化快以及机会难以把握。一方面,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尚不稳固,需要政策层面继续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企业家投资发展信心不足,企业家精神也未能得到充分激发与弘扬,企业自我发展的主动性、能动性不足。

在刘兴国看来,“企业不可能永远靠政策扶持维持生存,最终还是得依靠激发与弘扬企业家精神来形成与强化内生发展动力,以内生动力来支撑企业持续发展。企业家精神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影响企业成败的关键变量;能否全面激发中小微企业创业者和负责人的企业家精神,将是决定企业能否从当前多方面不利因素共同挤压冲击下破局胜出的关键所在。”此前9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加强政策储备,做好跨周期调节。会议指出,一是加大帮扶政策力度。二是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增强发展信心。

刘兴国认为,此次国常会精准把握了当前中小微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两方面问题,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安排。特别是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的进一步推出,无疑将有效促进企业家投资信心的增强,以及推动企业家充分激发创新精神,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增加创新产出,进而从根本上提升中小微企业的内生发展能力与综合竞争实力,推动中小微企业突破困局,向好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