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是“全球數治”專欄週報,追蹤近期全球數字治理動態

11月18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制定發佈了《上海市網絡交易平臺網絡營銷活動算法應用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爲平臺經營者劃定七條合規底線,並提出五條倡導性建議,以規範平臺算法應用場景,督促平臺依法開展網絡營銷算法應用,消除“大數據殺熟”,提升上海營商環境。同時,上海市場監督局還指明,《指引》僅適用於上海市行政區域內的平臺經營者開展的網絡營銷活動,但利用信息網絡提供金融類產品和服務、新聞信息、音視頻節目、出版以及文化產品等商品和服務的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除外。這是全國首份在平臺網絡營銷活動垂直領域內開展算法應用治理的地方性指導規定。

立足於既有法規和原則,《指引》致力於針對“大數據殺熟”等算法濫用問題提供具體的市場行爲與合規建議,注重網絡營銷活動事前和事中的規範引導,以督促平臺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加強自身治理,同時更好地保護平臺用戶和消費者權益。《指引》明確網絡營銷活動算法應用是指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時,應用算法技術實施各類自動化決策,包括向消費者個人進行信息推送或商業營銷、提供搜索結果、開展交易等,這令消費者主張自身權益時有了更加清晰的依據,且能在更大範圍內獲得保障。

有別於常見的總括式規範思路,《指引》針對不同應用場景進行區分性規制。其所劃定的七條合規底線中,前四條,包括平臺經營者不得利用算法實施不正當價格行爲、不得利用算法對消費者實施不合理的差別待遇、不得利用算法僅向消費者提供針對其個人特徵選項的搜索結果、不得利用算法通過欺騙方式進行有獎銷售,皆緊密圍繞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高風險場景。而後三條,即不得利用算法對平臺內經營者進行不合理限制或附加不合理條件、不得利用算法妨礙和破壞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產品或者服務正常運行、不得利用算法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則專門對應維護市場競爭公平秩序的三類熱點問題,羅列內容切中時弊,建議詳細清晰,有助於發揮算法技術的正向作用。

在劃定底線的同時,《指引》還相當注重消費者權利保護和企業發展兩者的平衡,主要體現在其針對網絡營銷活動算法具體應用提出的五條倡導性建議上。其中,爲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指引》特別鼓勵平臺經營者將保護殘疾人、老人、未成年人等弱勢羣體的利益納入算法應用的考量因素,並建立消費者投訴處理機制和賠償制度,這實際上拓寬了平臺用戶參與網絡營銷活動算法治理和主張自身權利的渠道。而爲了不過分打壓算法技術應用,幫助企業長遠發展,《指引》又鼓勵平臺通過公開算法原理、目的意圖、決策規則、可能產生的影響等方式打消公衆對算法應用的疑慮,增強算法透明度,同時還支持建立相應的合規管理和風險控制體系,實現健康有序運營。

總體看來,上海出臺的這份地方性《指引》既爲互聯網平臺解決實際問題給予了底線規定和政策指導,又爲企業具體經營活動給出了可行建議,實現了對國內現有網絡營銷活動算法應用治理思路和方式的有益擴展和積極創新,併爲其他地區解決“大數據殺熟”等問題提供了實踐參考。

應當看到,人工智能算法近年來在提升網絡消費體驗、提高經營效率、推動平臺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平臺因其所具有的強大技術能力和對數據資源的掌控,可以輕而易舉地對用戶實施全方位數據蒐集和精準營銷畫像,進而開展個性化營銷及定價,且平臺絕對佔優的主導地位又令用戶和消費者維權十分困難。鑑於企業的逐利天性,寄希望於其自我約束並不現實。但與此同時,從國內立法現狀來看,規制手段仍以行政罰款爲主,對具有資本和話語權優勢的超大平臺的實際震懾力度有限,且處罰只能在事後實施,較爲被動。因此,當前十分有必要對算法治理思路、方式和機制進行創新,不但要依靠法律法規讓平臺“不可”施行大數據殺熟等算法濫用行徑,還要構建多維度、全方位的協同機制來約束其“不想”和“不能”爲之。

對照此次上海出臺《指引》的相關思路,我們或可聚焦於以下三個治理創新方向:第一,構建多層次、全流程的監管體系,包括建立事前的算法審計制度,以及可在網絡營銷活動過程中動態監測、實時監管有關不正當競爭行爲的大數據平臺,並進一步完善事後的法規監管體系;第二,設法提高算法透明度,引導企業基於誠信原則,積極披露算法策略和規則,使算法更加具有可解釋性;第三,構建多元協同的新型治理機制。在政府強監管之外,給消費者和企業提供共同參與算法治理的渠道,同時建立相對完善的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消費者聯合維權等機制,提高治理效率,降低消極影響,擴大受益面。

數字經濟背景下的人工智能算法治理,不僅要規制技術和產品,更需要解決算法與人類社會交互影響而形成的新挑戰,因此必然要求治理理念、體系和機制的更新,變“事後被動處罰”爲“全程主動規制”,使算法應用更加符合數字社會的客觀規律和倫理要求,踐行“算法向善”。

規則

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國家安全戰略(2021-2025年)》

1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國家安全戰略(2021-2025年)》等重要文件。會議強調,必須堅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統籌做好政治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新型領域安全等重點領域、重點地區、重點方向的國家安全工作。要持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加快提升生物安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領域的治理能力。

國家網信辦就《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11月14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佈關於《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擬加強數據安全防護能力建設。意見稿指出,國家將建立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按照數據對國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個人、組織合法權益的影響和重要程度,將數據分爲一般數據、重要數據、核心數據,不同級別的數據採取不同的保護措施。同時,國家將對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進行重點保護,對核心數據實行嚴格保護。

政策

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加快建設數字政府,全面推進政務信息化

11月1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十四五”推進國家政務信息化規劃,加快建設數字政府,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會議指出,推進政務信息化是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和服務水平的重要舉措。“十四五”時期,要面向更好滿足企業需求和羣衆期盼,抓住推動政務信息共享、提升在線政務服務效率等關鍵環節,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促進市場公平競爭。具體包括:一、構建統一的國家電子政務網絡體系,推動地方、部門各類政務專網向統一電子政務網絡整合,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應聯盡聯、信息共享;二、豐富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功能,構建統一的電子證照庫,推廣電子合同、簽章等應用,在社保、醫療、教育、就業等方面提供更便捷公共服務,實現更多事項一網通辦、跨省通辦;三、完善國家人口、法人、自然資源、經濟數據等基礎信息庫,提升數據資源開發利用能力。深化數字技術在公共衛生、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等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中的應用;四、推動政務數據按政務公開規則依法依規向社會開放,優先推動企業登記和監管、衛生、教育、交通、氣象等數據開放。健全制度,嚴格保護商業祕密和個人隱私;五、加強市場監管信息化建設,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互聯網+監管”、信用監管等機制,提升食品藥品、農產品、特種裝備等的協同監管能力;六、強化網絡安全保障,嚴格落實分等級保護制度,增強政務信息化基礎設施和系統、數據安全保障能力。

2025年左右,中國基本建成新型數字基礎設施

11月16日,工信部發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規劃》提出了“十四五”總體目標,即到2025年,信息通信行業整體規模進一步壯大,發展質量顯著提升,基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聯、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創新能力大幅增強,新興業態蓬勃發展,賦能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升級的能力全面提升。此外,《規劃》還圍繞建設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拓展數字化發展空間、構建新型行業管理體系、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跨地域跨行業統籌協調五個方面,提出了26項發展重點和21個工程。在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和移動寬帶網絡基礎上,“十四五”時期力爭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獨立組網網絡,力爭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到26個,實現城市和鄉鎮全面覆蓋、行政村基本覆蓋、重點應用場景深度覆蓋,其中行政村5G通達率預計達到80%。

法國政府爲國家人工智能戰略撥款22億歐元

11月8日,法國政府發佈公告稱,法國現有502家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比2020年增加11%,這些企業籌集了16億歐元,創造了1.3萬個直接工作崗位。根據新的《人工智能國家戰略》,政府計劃在五年內撥款22億歐元用於發展人工智能,並充分發揮培訓、研究和監管之間的相互作用。此外,政府還提出了三個主要目標:一是提升國家整體數字技術水平;二是使法國成爲嵌入式和可信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者;三是加快人工智能在經濟中的部署。

印度央行計劃2022年啓動數字貨幣試點

11月18日,印度央行宣佈,預計將於2022財年第一季度啓動數字貨幣試點工作,但未承諾正式的時間表,原因在於央行還在檢查數字貨幣是否可以完全繞過中介機構,以及檢查技術是否去中心化或半中心化。稍早之前,印度總理莫迪曾公開敦促各國政府應爲數字貨幣制定規則、加強合作,確保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不會落入“不法分子”之手。

監管

美國參議院批准“科技巨頭剋星”坎特掌管司法部反壟斷部門

11月16日,美參議院批准反壟斷律師喬納森·坎特(Jonathan Kanter)任司法部反壟斷司助理總檢察長。坎特是推動反壟斷執法和競爭政策的主要倡導者和專家,有着“谷歌宿敵”的名號。外界認爲,這是拜登政府準備打擊硅谷巨頭的最新舉措。坎特承諾將在農業、製藥、勞動力市場,以及大型科技公司等領域執行反壟斷法。坎特是繼聯邦貿易委員會主席莉娜·可汗、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技術和競爭政策特別助理蒂姆·吳之後,確認擔任反壟斷要職的又一關鍵人物。坎特表示將努力確保司法部和聯邦貿易委員會之間有效且適當的責任分工。

產業與技術

高通公司推進芯片業務多元化,將擴展汽車和PC芯片

11月16日,美國高通公司在其2021年投資者大會上宣佈將推進芯片業務多元化,包括汽車芯片和個人電腦芯片。長期以來,高通公司一直扮演着全球最大手機芯片供應商的角色。未來,高通將與寶馬公司合作,爲寶馬下一代駕駛員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系統開發芯片。2021財年,高通汽車業務營收爲9.7億美元,佔高通總營收不到4%,但其增長速度已經超越手機業務。高通預計,汽車芯片業務10年後的年營收將可能達到80億美元。同時,高通公司宣佈了下一代基於ARM的PC芯片計劃,旨在爲Windows系統PC設定性能基準,能夠與蘋果的M系列處理器旗鼓相當。

城市數字化

上海數據交易所揭牌成立

爲貫徹落實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促進數據流通交易,助力城市數字化轉型,11月25日,上海數據交易所揭牌成立儀式在滬舉行,上海市數據交易專家委員會也同步成立。設立上海數據交易所,重點是圍繞數據確權難、定價難、互信難、入場難、監管難等關鍵共性難題,形成系列創新安排,包括:一、全國首發數商體系;二、全國首發數據交易配套制度;三、全國首發全數字化數據交易系統;四、全國首發數據產品登記憑證;五、全國首發數據產品說明書。交易所成立當天,受理掛牌和完成掛牌的數據產品已經有約100個,涉及金融、交通、通信等八大類,並達成了部分首單交易,包括工商銀行和上海電力達成交易的“企業電智繪”數據產品以及民用海圖服務產品等。上海市首屆數據交易專家委員會由31位在法律合規、金融交易、數據產業、數據安全、公共管理、綜合經濟等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專家組成,將爲數據流通交易提供諮詢意見和專業指導,讓安全、規範、有序成爲上海數據交易所的關鍵特徵。

日本鐵路公司紛紛開始在城際鐵路運營中運用人工智能技術

11月17日,東日本鐵路公司(JR東日本)在新瀉市展示了使用上越新幹線和北陸新幹線E7型列車的自動駕駛試驗,這是該公司首次在新幹線商用列車上展開自動駕駛試驗。日本東海鐵路公司(JR東海)則於11月12日開始在東海道新幹線的品川站和名古屋站啓動使用人臉識別技術的檢票口實證試驗。此外,日本西武鐵道公司將從12月14日起,選取三個相對繁忙的鐵路道口,測試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和3D圖像分析的自動檢測系統,以進一步提高鐵路道口的安全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