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深圳,記者 王碧微)訊,近日,特斯拉宣佈全球開放超級充電樁已突破30000個、中國大陸超級充電樁已突破8000個,疊加政策持續助推、資本加速入局,行業景氣度持續升溫。財聯社記者梳理產業鏈發現,充電樁相關業務對上市公司業績的增益效應已經顯現,而在資本助力下,亦有私人充電樁等細分領域開始釋放想象空間。相關分析指出,當前,產業中下游仍面臨盈利難題,但新能源汽車市場仍將持續擴容,充電樁產業鏈長期受益的趨勢並不會因此改變。

“增收”效應凸顯 新興領域釋放想象空間

公安部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全國新註冊登記新能源汽車187.1萬輛,同比增加119.9萬輛,增幅達178.49%。充電樁產業亦開始高歌猛進。2021年10月,我國公共充電樁爲106.2萬臺,較9月增加1.80萬臺,同比增長59.4%。

雲快充創始人田波向財聯社記者表示,“行業的增量很大,產業鏈上的企業都因爲整個行業的快速增長,在過去兩三年拿到了之前想不到的銷售增量。”

根據部分公佈了充電樁業務收入的上市公司半年報,充電樁業務對公司的貢獻已開始成倍增加。許繼電氣(000400.SZ)上半年電動汽車智能充換電系統收入爲5.43億元,同比上漲了94.88%;高瀾股份(300499.SZ)上半年公司動力電池熱管理產品和新能源汽車電子製造產品收入分別爲1.25億元和1.88億元,佔當期營收19.56%和29.42%,收入分別同比上漲88.26%和481.57%,

此外,隨着產業鏈的不斷壯大,許多新興的行業應運而生,細分領域迎來了更多想象空間。

飛哥立樁是一家爲特斯拉提供家用充電樁安裝服務的公司,主要提供上門安裝私人樁服務。其創始人羅硯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我們每年的安裝量都是100%甚至200%的速度在增長。前期電車還比較少,但這兩年的發展速度非常快、量是非常大的。”

對於接下來業務的發展方向,羅硯表示,“目前我們的人員已經分佈了全國十三個城市,但隨着電動車的普及,我們不太可能遍佈到所有三四五線城市。因此未來我們會選擇平臺化管理,在當地招募合作伙伴,於總部管理培訓,以保障高質的服務。”

根據中金研報,截至2020年底,非運營乘用車保有量約193萬輛,私人樁保有量約87萬根,實際配樁率約45%,佔總數不足50%,這一數據遠低於美國超70%的佔比,以私人樁爲代表的細分領域無疑蘊藏着巨大的投資機會。

“盈利難”不改長期趨勢 中下游或更具前景

按照上、中、下游來分類,充電樁產業鏈上游主要由元器件和設備生產商構成,如國電南瑞(600406.SH)、許繼電氣、科士達(002518.SZ)等;中游則以建設、平臺運營商爲主,頭部企業包括特來電、星星充電、國家電網、雲快充等;而下游則指得是新能源電動車用戶及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平臺。

從產業鏈格局來看,當前,充電樁上游設備端競爭已趨白熱化。如光大證券數據顯示,2020年設備端的CR3約爲38%,而運營端的這一數據達到70%。而中下游則正在遭遇盈利難題。以充電樁數量佔據榜首的特來電來說,根據母公司特銳德(300001.SZ)2020年財報顯示,2020年特來電虧損依然高達7769.62萬元。

充電樁階段性的供過於求即是中下游盈利難的關鍵所在。“因爲充電樁總體的投資門檻並不高,一定的階段之內,它增長的速度比電動汽車增長的速度要快。”田波向記者坦言道,“這實際上必然會造成了很多樁利用率低的問題。”

但受訪的多位從業人士均認爲,這只是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陣痛”。田波向財聯社記者表示,“隨着私人電動車的普及,市場將由過去的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電動汽車未來幾年會持續在一個高速增長的趨勢。所以,與之對應的充電基礎設施配套的需求規模,實際上也會成倍的增長。”

而相比之下,產業中下游的成長性也更被市場看好。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下注”中下游運營企業。近期,星星充電獲得高瓴領投、IDG、北京泰康投資、禹達投資、寶龍與遠洋地產等跟投的B輪融資,投後估值155億元人民幣;特來電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引進普洛斯、國家電投、億緯鋰能、三峽集團等戰略投資者;雲快充亦獲得寧德時代、合力資本和財信金控旗下財信產業基金加持。

分析人士認爲,上游市場會向有技術、有資源、有資金實力的企業集中,而能夠擴大自身體量,維持相對較好的利用率的中下游企業將迎來較好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