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陳甬軍:高耗能產業實現“雙碳”目標,取決於工業化和產業結構轉變程度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家俊輝  廣州報道  11月30日,2021年“海絲論壇”暨節能環保國際論壇在廣州南沙順利召開。

當天下午在出席以“‘雙碳’下傳統產業的挑戰與變革”爲主題的對話時,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廣東財經大學大灣區雙循環發展研究院院長陳甬軍表示,傳統高耗能產業在“雙碳”政策格局下,要保持動態平衡和穩步前進。

“我國的電廠搞過煤改油,當時油價很便宜,但在1973年歐佩克限產後,油價提升,我們又改回煤。” 陳甬軍指出,中國一次能源中煤耗高是由國情決定的,也是由價格體系和市場體系決定的。

“現在碳中和、碳達峯對傳統產業,特別是發電產業來講是‘一增一減’,逐步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增加清潔能源,穩步前進達到這個目標。”

不過,陳甬軍也指出,清潔能源最大的問題是風、光伏、潮汐等作爲主力負荷不夠穩定,“我們要發展一部分分佈式儲能設備和技術,要逐步的發展。”

陳甬軍進一步指出,傳統高耗能產業要實現碳達峯、碳中和取決於工業化和產業結構轉變的程度。

“現在我們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還沒有完成,需要使用鋼鐵、電力等建設大量的基礎設施,煤炭的消耗就佔了很大比重。當我們的第三產業像發達國家一樣,在產業結構中佔比足夠高,那煤耗自然就會下降,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我們要穩步前進。”

最後,陳甬軍再次強調,傳統高耗能產業“雙碳”目標的實現,大的方面要看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市化進程。“我們計算,我國城市化到2025年會達到65%,2030年達到68%左右,一搞城市化很多基礎設施就出來了。”其次,在於技術的發展,“這取決於國情和市場,決定我們對能源的選擇。”

(作者:家俊輝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