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崔倩)近日教育部發布公告,在前兩批遴選建設199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的基礎上,確定了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2021年度)名單。

最新公佈的第三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共89個,涉及51所高校,涵蓋了數學、物理學(含力學)、化學、生物科學、計算機科學、天文學、地理科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心理學、基礎醫學(含藥學)、哲學、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等類別。

其中,北京大學獲批基地數量最多,爲6個;其次爲華東師範大學、天津大學、中山大學,各有4個基地入選;大連理工大學、東南大學、山東大學、浙江大學各有3個基地入選,並列第三。

至此,三批共計288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獲批,涉及77所高校。整體看來,北京大學擁有的基地數量高居榜首,共19個;其次爲南京大學,共有14個基地入選;浙江大學位列第三,有12個基地入選。此外,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分別擁有10個及以上基地。

何爲“拔尖計劃”?

“拔尖計劃”全稱爲“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是國家爲回應“錢學森之問”,於2009年啓動的一項人才培養計劃。計劃以培養中國自己的學術大師爲目標,帶動本科教育質量的整體提升。

根據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門發佈的《關於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的意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的改革任務和重點舉措包括,遵循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成長規律,建立拔尖人才脫穎而出的新機制,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前期探索的“一制三化”(導師制、小班化、個性化、國際化)等有效模式基礎上,進一步拓展範圍、增加數量、提高質量、創新模式,形成拔尖人才培養的中國標準、中國模式和中國方案。

其目標是,經過5年的努力,建設一批國家青年英才培養基地,拔尖人才選拔、培養模式更加完善,培養機制更加健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引領示範作用更加凸顯,初步形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體系,一批勇攀科學高峯、推動科學文化發展的優秀拔尖人才嶄露頭角。

來源:本文綜合自微言教育、澎湃新聞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