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爲本。五年來,石景山區教育系統在深入貫徹關於堅守爲黨育人、爲國育才的總體要求下,不斷深化教育改革、不斷加大教育投入、不斷加強幹部教師隊伍建設,教育佈局結構持續優化,“空間佈局、公共服務、育人模式、人才保障、教育治理”五位一體的高端教育體系基本建成。一幅“甘霖盡灑、桃李滿園”的教育發展新畫卷,正在石景山大地徐徐鋪展……

教育資源優化升級 助推教育高質量發展

教育是發展的軟實力,也是民生的風向標。作爲首都城市西大門,石景山區的教育一直備受關注。五年來,石景山區不斷深化集團化辦學改革,完成八大教育集團組建,將民辦中小學、幼兒園全部納入集團化管理。十一學校石景山學校、人大附中石景山學校、北大附中附小石景山學校等名校引入,進一步完善“四個學區橫向交接、八個集團縱向引領”的發展格局,教育資源不斷擴充增質,素質教育不斷升級,教師隊伍不斷提升,首都城市西大門的教育高地不斷崛起。

優化教育佈局,提升辦學質量

我區教育集團化辦學開始於2010年,先後組建北京九中、古城、蘋中、實驗、京源、北大附中附小、景山遠洋教育集團,2019年11月8日又組建完成了人大附中石景山學校教育集團,全區集團化辦學形成了八大集團縱向銜接的發展格局。

新建工程位於石景山區北辛安地區,是48班完全中學,其中初中36班,高中12班,

項目建成後將彌補該區域配套教育設施缺口,方便適齡學生就近入學,提升該區域公共服務條件。

石景山區教委與北京市十一學校簽訂合作辦學協議,雙方同意按照“學校公辦、委託管理、機制創新”的原則合作辦學。自簽訂合作辦學協議以來,北京市十一學校提前招聘並涵養了一批優質師資,爲十一學校石景山學校的高起點、高標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北京市十一學校石景山學校項目效果圖

2021年11月18日,北大附中石景山學校新建工程正式開工。

北大附中石景山學校(新址)項目位於石景山區西黃村地區,爲西黃村地區棚改配套學校,是北京市重點工程和石景山區重點民生項目,建制爲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其中小學24班,初中12班,高中30班,可以提供2790個學位。

▲北大附中石景山學校(新址)項目效果圖

近年來,石景山區開放引進北京市優質教育資源,按照“做強西部、優化北部、提高中部、完善東南部”的發展策略,形成“縱向集團、橫向學區”的優質教育資源格局,區域教育品質得到有效提升,石景山區人民羣衆對教育的滿意度不斷提升。

紮實推進教育民生工程建設,教委先後接收、新建、改造、審批9所幼兒園,增加學前學位2760個,全區適齡兒童入園率達到95%。

大力提升學前教育普惠學位供給,新建、改建2所幼兒園,新審批4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從45%提升至87%,有效解決了“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基本形成以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爲主體的辦園體系和“一園一品”文化特色格局。

接收老古城配套小學,增加小學學位 960個,義務教育就近入學率達到100%,形成公平有效的義務教育入學機制,100%學校達到教育部《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

逐年推進學校辦學條件提升,投入3.15億元爲學校更新配備教育教學設備,投入2.24億元對學校校舍和操場進行維修改造,每年投入1300 餘萬元對全區中小學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提升了學校硬件設施水平,改善了師生教學環境與生活環境。

有效提升教育人才隊伍綜合素質

師德師風一直被認爲是教師素養的基本,石景山區也將師德師風建設放在首位。近年來,石景山區開展了師德宣傳月活動,樹立師德典型。持續開展“四有”好老師和“四個引路人”學習實踐及評選活動,在全區教育系統營造“學有榜樣、趕有方向”的濃厚氛圍。

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制定《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若干措施》,構建中小幼一體化的師德師風建設閉環管理制度體系。

幹部隊伍培養工作全面升級,實施校長職級制改革,持續推動“校長工作室”“書記工作室”建設。爲教師專業成長搭建多元學習與發展平臺,深化教師“六階”培養體系,深入推進“名師工作室”“特級教師工作室”等名師培育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石景山區全面提升教師綜合素質,實現骨幹教師八大教育集團全覆蓋,形成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市級學科帶頭人、市骨幹、區骨幹組成的名師人才梯隊,共有正高級教師13名、特級教師21名、市級骨幹和學科帶頭人67名、區級骨幹教師326名。

今年,石景山區着力引進和培育名師、名校長。未來,全區推進實施教師梯隊培養“雁陣工程”,做強做優“特級教師工作室”“名師工作室”“名校長工作室”等項目,切實發揮名教師的引、促、幫、帶作用,並將聘請知名專家組建石景山“校長專業發展智庫”。

提質增效 優化服務,“雙減”工作有序推進

爲全面落實有關“雙減”工作要求,石景山區按照“嚴而有序、穩步推進”的工作思路,紮實做好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恢復線下培訓工作;緊抓校內提質增效和課後服務,同時發力、全面調度,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對於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區教委依據“1+1+3”標準,按照“自查自評、書面申請、全面整改、公開承諾”的工作程序,嚴格檢查,分批恢復,確保嚴而有序,穩步推進,合格一家,恢復一家。

全面規範管理校外培訓機構,切實減輕學生校外培訓負擔,嚴格依據“1+1+3”標準,批准19家學科類培訓機構恢復線下培訓。

制定《學科類培訓機構恢復線下培訓工作流程指引》,梳理形成校外培訓機構“治亂政策工具箱”,將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100%納入預付費監管平臺,全覆蓋向已恢復線下培訓機構派駐責任督學和黨建指導員,持續開展“回頭看”督查,規範培訓機構辦學行爲。

減負提質,做強學校主陣地,規範教育教學秩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豐富課後供給;推進互聯網+基礎教育;建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能力測評指標體系,推進全面育人。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週一至週五在完成規定課時之後提供課後服務,時間原則上安排在15:30—17:30,週五下午活動內容可適當機動安排。課後服務面向義務教育階段1-9年級全體學生開展,保證爲有意願參加活動的所有學生提供服務。

出臺《石景山區教育委員會關於進一步規範教育教學秩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工作方案》《石景山區課後服務工作實施方案》及中小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五項管理實施方案,突出教研員課程領導力和學科帶頭人作用,建立教研員聯繫學校機制,以科研帶動教研,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推進43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面開展課後服務,學生參與率達94%,教師參與率達96%,切實爲家長解決後顧之憂。

學生素質再升級 冰雪運動成學校“標配”

穩步提高五育融合育人質量

教育資源的擴容,需要有更加優質的素質教育相輔助。2020年,石景山區便着重進行了學生綜合素養的再升級。

全區深入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育人“閱讀工程”“中醫藥進校園”“武術進校園”“四聯展”和“墨香書法”五大項目。

加強高水平社團建設,積極申報北京市金帆書畫院和金帆藝術團、金鵬團,現有1個金奧團、1個金帆藝術團、2個金帆書畫院、1個金鵬科技團;持續推進點石啓智項目,加強科技創新人才培養。

精心打造“1+8+3”校園文明、家校協同兩大文明風景線。啓動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育苗工程”,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編寫並向全區中小學生髮放《石景山生命教育讀本》3.6萬餘冊,開展敬畏生命、珍愛生命教育。

石景山區教委指導學校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和初中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綜合社會實踐活動;積極探索線上教育教學改革實踐,創新推動“雲視導”“雲教研”“雲輔導”和“雲測試”,創新育人模式,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

深入開展“陽光體育”行動,校園冰雪運動全面普及,全面開展生命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深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推動武術、非遺、中醫藥進校園,校內外合作推進藝術教育發展,打造學生藝術節、校園好聲音等區級藝術品牌,編訂《生活實踐》手冊,以任務驅動方式引導學生在寒暑假家務勞動中豐富勞動實踐。

2021年,石景山區全面啓動北京市幼小初高德育一體化實踐研究示範區建設,開展集團育人主題一體化實踐,完善中小學“一校一案”,加強學段銜接,構建貫通教育、教學、後勤及家校社的一體化學校德育體系。積極承擔北京市互聯網+基礎教育實驗推進引導項目的實驗和示範。

冰雪運動成學校“標配”

“帶動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的任務要從青少年抓起,近年來,區教育部門以“全員參與”和“特色先行”爲目標,以“冰雪運動教育升級轉型”爲導向,在各個學校大力普及青少年冰雪運動,體現“雙奧之區”特色。

建設13塊仿真冰場,實現冰雪設施在全區八大教育集團全覆蓋,讓學生四季體驗冰雪運動。

2020年,石景山區和中國滑冰協會聯手,通過創新體教融合新模式,開展培養師資等合作。

目前,全區214名體育教師已經完初級滑冰指導員培訓,其中186名體育教師已獲得初級滑冰指導員認證,爲校園冰雪運動發展提供了師資保障。

全區已建成全國青少年校園冰雪特色學校8所、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10所、區級冰雪特色學校19所、全國滑冰體教融合示範校8所、百城千校“畫冬奧、滑冰雪、話健康”項目實驗學校10所,滑輪進校園項目學校5所,組建20支校級冰雪運動隊伍。

電廠路小學獲得“冰雪運動推廣示範單位”稱號,特色學校爲校園冰雪運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目前,已經實現了“全區中小學生100%上冰、冬奧知識100%進校園、體育老師100%完成冰上技能培訓”的目標。

深化家校協同 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小學均建立家長學校,建校率達到100%。家長學校由學校負責組建,學校校長兼任家長學校校長。家長學校做到“五有”,即有規範的管理制度、有較強的師資隊伍、有明確的計劃安排、有系統的教學內容、有可行的成效評估。家長學校每學期至少開展1次家庭教育指導和1次家庭教育實踐活動。

健全教師家訪長效機制,通過考覈和激勵等方式,鼓勵支持學校幹部、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對學生進行入戶實地家訪,對需要重點關注的學生每年至少要進行一次入戶實地家訪。

目前,全區151個社區共建立家長學校145個,覆蓋面達96.03%,6個社區因棚改拆遷暫未建立。今年以來,共開展活動2百餘場,服務覆蓋5千餘人次,有效提升了家長家庭教育水平,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環境。

回望來路,石景山區教育事業的大踏步前進讓人欣喜;展望未來,教育帶給人們的福祉更讓人期待。站在新的起點上,石景山區將積極深化綜合改革,推動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更加健全,不斷滿足人民羣衆對高質量教育的需求,爲黨和國家培養更多更好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奮力譜寫新時代石景山教育新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