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1月份房企融資明顯回暖,發行規模增55.6%,年底仍有800億債務到期 

來源:華夏時報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凱旋 李未來 北京報道

近期,中央層面不斷釋放放鬆房企融資的信號,成都也發文表示要協調金融機構增加房地產信貸投放額度。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11月份,房企融資明顯回暖,整體發行規模約爲473億元,環比增加55.6%。

值得關注的是,由於此前個別房企出現美元債違約事件,房企海外信用下滑,尚未完全修復。目前,境內融資仍是房企主要融資渠道,且國企和央企是主要發債主體。12月份是房企的集中償債期,預計有800億元債務到期,償債壓力仍大。

房企融資有所回暖

在經過了近半年寒冬之後,房企融資終於出現回暖的跡象。貝殼研究院發佈的數據顯示,2021年前11月,房企境內外債券融資規模累計約8466億元,相比較2020年同期下降19%,規模減少1990億元。其中,2021年11月份,房企境內外債券共發行48筆,相比較10月份增加17筆。發行規模約爲473億元,環比增加55.6%,同比減少43.4%。

“政府端積極信號顯效,境內融資規模環比出現修復性上漲。”貝殼研究院在研究報告中指出。不過,貝殼研究院方面認爲,儘管11月份的融資規模出現反彈,但臨近年末,預計2021年房企發債規模將回落至萬億元之下。

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11月份,房企境外債僅發行2筆,發債規模爲2.58億元,發債數量與規模同爲年內單月最小值。此前,個別房企出現的美元債違約事件使得資本市場對房企的信用預期下滑,房企美元債發行難度也同步有所增加。

貝殼研究院方面預測,境外美元債市場低預期持續,內房企暴雷影響與信用下調危機仍然在發酵,結合年末房企美元債餘額不足,2021年12月份境外債預計維持低溫狀態,發行境內債仍是房企目前主要的融資方式。

國企央企成主要發債主體

11月11日,保利發展成功發行2021年度第四期中期票據,發行金額爲20億元,融資工具期限爲5年。保利發展成功進行了銀行間發債給行業帶來了信心。另外,在發債前兩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曾舉辦座談會。據悉,銀行等機構將通過債券投資等方式爲房企充裕資金。

在保利發展完成“破冰”之後,不少企業跟進。據不完全統計,自11月10日以來,共有25家房企及城投企業宣佈在銀行間市場融資,涉及金額達到287.8億元。值得關注的是,近期房企發債也有明顯的結構性變化。在11月份的46筆境內債中,發行主體主要爲央企或者地方型國有企業。

11月23日,保利發展再度發佈公告表示,公司擬發行總額不超過98億元的債券,期限不超過10年。此外,募集資金擬用於償還有息債務、補充流動資金以及項目建設等。同時,中海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也將發行不超過50億元的境內債券,且其中部分債券將於深交所上市,募集資金則擬全部用於償還公司債務。

不過,儘管11月份房企融資出現回暖,但是相比較往年的融資規模仍有非常大的差距。一家民營企業的房企內部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政策層面已經多次放出放鬆房企融資的信號,但目前融資仍有難度,銀行等機構依然“忌憚”此前房地產行業出現的負面事件,市場得到完全修復需要一段時間。

年底800億債務到期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臨近年底,不少新房項目推出了各式營銷活動,以求能夠加大銷售,快速回款。11月份房企融資出現回暖,但房企資金壓力仍大,四季度是房企還債的集中期。

貝殼研究院方面預計,2021年12月份,房企到期債務規模維持在800億元,償債壓力仍大,許多企業將會加速出清存貨,或者延續“以價換量”的策略。不過,隨着行業暴雷現象時有發生,房企也在積極自救,維護企業信用。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近期出現暴雷的3家中大型房企已經接連披露了相關的資金議案,違約債券成功得到展期或者得到要約交換。同時,包括中國金茂等在內的多家房企提前贖回公司債券,提振投資者信心。

上述房企內部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說:“行業個別企業出現負面事件,帶動整個行業信用走低,然後融資難度增加,這是一個連鎖反應。融資規模上不去,企業現金流不足,也很難再拿地開發項目。”

而在密集償債期,房地產行業迎來了今年最後一次集中供地。從已經落幕的部分城市來看,儘管下調了拿地門檻,多宗地塊流拍現象也仍有出現。目前,國企央企是拿地的主力軍,民企拿地規模則明顯下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