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船期打亂運力喫緊:東南亞航線價格最高漲兩倍,北美線維持高位

運力減少,疊加需求暴漲,導致東南亞航線運費一路走高。

日前,一位上海貨代孫驍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今年11月底開始,東南亞航線運價開始飆漲。目前從船公司拿到的一手運價中,國內到東南亞國家航運價格上漲了500至1000美元不等,與前兩週相比漲幅達80%至200%不等,其中20GP(GP:標準高度集裝箱)/40GP/40HQ(HQ:高箱)標準的櫃子運價分別爲1530美元、3060美元、3060美元。

火爆的北美航線運價也依舊維持高位。截至12月3日,波羅的海貨運指數(Freightos Baltic Index)最新數據顯示,本週亞洲到美西海岸價格爲14924美元/FEU,同比上漲286%,環比上漲2%。亞洲到美東海岸運價爲16865美元/FEU,同比上漲244%,環比上漲2%。

解封、擁堵、掛港,東南亞運價上漲最高超兩倍

隨着10月越南多個城市逐步解封以來,消費需求旺盛帶動訂單暴增。此外,據馬士基最新發布的11月亞太區市場報告顯示,東南亞港口丹戎帕拉帕斯港口的擁堵嚴重,部分東南亞目的地的貨物出現延遲。

“東南亞每年的10月底到次年的1月爲出貨旺季,再加上解封的‘消費熱’一度讓廠家爆倉,但主要還是由於運力緊縮,例如越南COSCO11月基本沒什麼船掛深圳。”一位深圳貨代吳凡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運力喫緊後,各級代理商手中的艙位櫃子,價格也“聞風而動”。

“疫情前東南亞運價也就幾百美元,現在幾乎每月都在創新高,這兩週運價暴漲尤其嚴重。”一位廣西貨代楊忠華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從11月底東南亞航線運價開始飆漲。原先越南航線運價400美元左右一個20英尺櫃子,現在已漲至900多美元。馬來西亞航線運價原先500至600美元一個20英尺櫃子,目前已漲至1300至1500美元左右。泰國原先550美元一個20英尺櫃子,現在漲至1100美元左右。

對於運力減少的原因,吳凡指出,今年七八月越南疫情再度暴發,不少船東將運力抽調去火爆的遠洋航線。但國外持續塞港擁堵,很多船一時半會回不來。原定船期被打亂,再加上停航、各種臨時的跳掛(指班輪公司改變了之前計劃好的航程,有些途中計劃要掛靠的港口現在不掛靠,直接跳過目的地),導致東南亞航線當前一個月4班船可能變爲2班,甚至1班。

此外,據多位貨代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東南亞直航最快3天左右就可以到達目的地,如果遇上中轉,航程會更長一些。相較於航期一兩個月的遠洋航線,船期較短東南亞航線通常就幾班船來回跑。因此一旦開始出現港口擁堵,船舶無法靠港,後面一個航次就會接不上,從而導致運力緊張。

北美航線運價穩步回升至高位

早前因“炒箱倒艙”價格突破兩萬美元大關的美東、美西航線,10月底代理商手中的虛高價格降至腰斬。而隨着黑色星期五的到來以及聖誕節的臨近,美東、美西航線再度穩步上漲,保持高位。

一位上海貨代李敏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10月底美西、美東航線的運價下跌後又開始上漲。從代理商拿到的美西航線運價最高時一個40英尺高箱貨櫃約1.7萬美元,今年9月底貨櫃價格開始下跌,40英尺高箱價格在1.1萬美元左右,10月底降至0.9萬美元左右,目前又回升至1.2萬美元左右。而美東航線運價最高時一個40英尺高箱貨櫃在2.2萬美元左右,目前運價與10月底持平,保持在1.4萬美元左右。

據波羅的海貨運指數官網12月3日發佈的週報顯示,由於需求持續上升(特別是從亞洲到美國)以及由此造成的港口擁堵,航運價格居高不下。其中美國洛杉磯港口與長灘港口的擁堵儘管有所改善,但港外等候船舶仍未減少,平均等泊時間持續新高,這表明潛在的需求仍然存在。

此外,該週報也指出,近兩週港口擁堵轉移至海上,部分船公司暫停或調整即將開通的西海岸航線。尤其隨着越南製造業的復甦,一些船公司將運力轉移到運力不足的亞洲內部航線。

據馬士基發佈的11月亞太區市場報告顯示,北美港口擁堵情況近期有所惡化,洛杉磯港和長灘港擁堵情況仍十分嚴重,近期大約有80艘集裝箱船在等待靠港。等待時間長達25天。預計亞洲至北美的航線12月總體需求將保持強勁。

11月29日,洛杉磯港和長灘港在官網發佈進一步推遲“集裝箱停留費”的消息,稱12月6日前不再考慮收取該費用。自10月25日宣佈收取該費用以來,兩個港口多次推遲正式收取費用的時間。目前洛杉磯港和長灘港滯留的集裝箱共下降了37%。

對於全球航運形勢,馬士基市場報告顯示,第三季度有新集裝箱船交付,額定運力同比去年增長了4.2%,達到2470萬標箱,但當前全球約有12%至15%的海運運力尚未完全恢復投入正常使用。由於港口擁堵和船期延誤等問題繼續存在,海運運力將持續受到不利影響。預計整個農曆春節期間艙位仍十分緊張。但相較於2021年,預計2022年全球集裝箱需求增長速度會有所放緩。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孫驍、吳凡、李敏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