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確保精準施策 相關部門研究外籍個人津補貼免稅優惠到期政策 來源: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杜麗娟 北京報道

臨近年底,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也陸續到期,其中最爲市場和業界關心的莫過於個人所得稅的相關優惠政策,在不增加企業和個人額外稅負的前提下,個人所得稅的調整也體現着政策持續性和穩定性的特點,而外籍個人的津補貼政策亦遵循這一基調。

按照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的要求,2022年1月1日起,外籍個人不再享受住房補貼、語言訓練費、子女教育費津補貼免稅優惠政策,而是按規定享受專項附加扣除。

隨着該政策即將到期,市場對政策未來預期也產生諸多討論。

“目前市場對此關注度比較大,主要因爲這不僅僅是外籍個人的問題,很多也涉及企業稅負變化,從我們瞭解的情況看,監管部門對此都比較重視,並已於近日開始對這個事情進行討論,但具體是延續還是出臺新政策,目前仍處於調研階段。”一位接近政策研究部門的人士直言。

稅負變化

在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後,一系列配套措施也採取了過渡性政策,其中針對外籍個人的津補貼政策目前主要遵循二選一原則。

按照政策要求,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外籍個人符合居民個人條件的,可以選擇享受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也可以按照相關規定,享受住房補貼、語言訓練費、子女教育費等津補貼免稅優惠政策,但不得同時享受。

簡單說就是,外籍個人可以選擇專項附加扣除,也可以享受八項免稅優惠,兩者可以選擇其一執行,同時一經選擇,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得變更。

某第三方公司稅務諮詢人員張磊介紹,從實際情況看,外籍個人選擇津補貼免稅優惠政策的案例較多,根據具體抵扣金額,津補貼額度基本都超過了專項附加扣除。

根據新《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目前六項專項附加扣除主要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老人等內容。理想狀態下,扣除大病醫療的情況,納稅人每月最高抵扣額度爲4900元。

與此形成較大反差的是,外籍個人每月津補貼基本都過萬元。

“以月爲單位,目前外籍人員的津貼比例約爲月工資收入的20%~30%。假設某外籍個人月工資爲7萬元,在現有政策優惠下,該人士每月津貼部分可免除的納稅金額近2萬元,這意味着,該人士每月個人所得稅的應稅金額爲5萬元,總體看,免稅金額越高,減稅力度也越明顯。”張磊說。

記者從多位從事跨境服務業務的相關人士處瞭解到,現實中,外籍個人除了享有津補貼免稅優惠外,部分企業爲了吸引和留住外籍人士,還會爲其承擔個人所得稅的應稅金額。

以上述案例來看,同等條件下,扣除免稅部分,現有政策中企業承擔的個人所得稅應稅金額爲5萬元,如果該政策取消,那公司承擔的應稅金額將變爲7萬元。“政策變化的背後,員工稅負的增加可能最終會轉嫁到企業層面。”上述接近政策研究部門的人士表示。

該人士說,從11月中旬開始,關於外籍個人津補貼政策是否延續的討論,不論是外籍個人還是企業管理層都特別關注,因爲這直接影響着全球外派人員的成本支出。

據悉,目前在華工作的外籍個人都是跨國集團總部派遣,如果外籍個人津補貼免稅政策到期不再延續,那派遣人員的預算成本就會提高,出於對成本控制的考慮,未來這些企業總部可能會審慎規劃員工派遣事宜。

精準施策

一邊是關於政策延續性的調研,一邊卻因政策普惠性被質疑具有超國民待遇。在減稅降費大背景下,外籍個人的津補貼免稅政策也面臨着新的調整。

張磊告訴記者,從行業類別看,目前外籍人士呈現急速增加的行業,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芯片製造、生物醫藥等領域,這些領域對國際化人才的需求較大,結合中國目前的技術和戰略儲備情況看,國內技術人員尚不能對此形成替代。

但對於一些相對成熟的傳統行業,比如製造業等領域,中國企業對外籍人士的引進已較之前有所降低。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不論政策是否延續,降低個人整體稅負仍是當前政策的主基調。

澳洲會計師公會華東和華中區委員諸斌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未來實現政策精準鼓勵將是稅收優惠的一個調整方向。

據悉,目前外籍個人津補貼免稅政策的適用對象是非中國國籍的人士。相比大灣區和自貿港等已經出臺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外籍個人的這一政策門檻普遍較低,該政策實施三年以來,也一度被市場認爲具有超國民待遇。

根據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安排,目前對境外高端人才和境外緊缺人才普遍按照實時目錄調整的規則給予優惠。

比如海南自貿港對高層次人才認定標準中,政策將3萬元個人所得稅(約32萬~40萬元年收入)作爲高層次人才市場認可標準的基點,意味着能夠享受到個人所得稅優惠的“高端人才”(約42.5萬元以上年收入)按照薪酬稅收標準都是“高層次人才”。

儘管海南自由貿易港高層次人才認定不設名額限制,但是需要經過層層選拔,並報多個部門審覈,之後才能享受個人所得稅的相關優惠政策。

張磊表示,和大灣區、自貿港政策相比,目前外籍個人津補貼優惠則屬於普惠性政策,只要是外籍,都可以享受該政策優惠,但是從長期看,政策只有精準調整才能發揮稅收調節的功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