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在外,最怕上廁所,特別是平時比較注重衛生的人,對公共廁所多少都心有芥蒂,更是害怕出現一些細菌、病毒的感染。

但不管怎麼說,外出上廁所總是避免不了的,很多人覺得馬桶皮膚會直接接觸,萬一之前使用的人有傳染病,是不是就可能被感染了?但蹲坑多少都有點味兒,究竟蹲坑和馬桶哪個更好?

馬桶真的比蹲坑髒嗎?

其實並不一定!更多的是過不去心裏那道坎兒~

蹲坑濺起水花高,攜帶細菌多

匹茲堡大學傳染病專家表示:當你沖廁所時,水的衝力會使馬桶內的液體、代謝物和其它微粒濺到空中,再灑落到洗手間各處。但是蹲坑濺起的水花更高

另外,蹲坑採用的是直衝式,水花濺起攜帶的細菌和微生物會更多,並且漂浮在空氣中;馬桶現在大多采用虹吸式,細菌會被吸入下水道,情況會好不少。

最關鍵的是,疫情期間,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沖水前放下馬桶蓋,以免馬桶裏面的新冠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無蓋的蹲坑則增加了一份危險。

馬桶會傳染疾病嗎?

像腸道致病菌主要傳播方式是“糞-口”,屁股挨一下,幾乎不可能傳染;更多人擔心的性病、艾滋病、HPV感染其實也不太可能。

像梅毒螺旋體、艾滋病病毒(HIV)等,在光滑的馬桶圈上很難生存,離開人體後會快速失活;更何況它們的主要傳播方式是性生活、血液傳播,上廁所並不具備合理的傳播途徑。

另外,你可能和病毒接觸的部位也只是屁股的皮膚,皮膚是人體最強大的器官,能阻擋大部分病原體入侵,除非你的屁股上正好有個破潰的傷口,那確實有一定感染可能性

總的來說,會出現感染的情況微乎其微,實在有心理障礙的人可以用一次性馬桶墊紙,或者用馬桶圈消毒液擦一擦。

更適宜馬桶的人羣

①孕婦

短時間的蹲廁確實可以鍛鍊孕婦的骨盆肌肉,但時間過長,不僅容易腳麻,還可能會擠壓到腹中的胎兒

②年老體弱人羣

蹲姿對腿部、膝蓋的壓力較大,蹲的時間較長突然起身時,可能造成體位性低血壓,出現頭暈等症狀,易導致滑倒、骨折等意外。

③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也較適宜馬桶,且排便後應緩緩站起,以防血壓突然升高導致摔倒甚至腦出血等意外。

家用馬桶的3個誤區

個個都有人中招

馬桶圈上愛套墊圈

一到冬天,很多人家裏的馬桶圈都會套上一層保暖的毛茸茸的墊圈,上廁所也就不怕“光屁股”了。但這未必是個好措施。

首先,很多家庭的馬桶在沖水時會不可避免地濺起水花,此時馬桶圈更易粘附水珠、尿液等排泄物,兩者都帶有細菌,而馬桶圈潮溼溫暖的環境更適合細菌的繁殖生長

其次,衛生間相對來說更潮溼,更易滋生黴菌、白色念珠菌等細菌,而棉質或化纖材質也容易吸附空氣中的灰塵或細菌,若積澱在馬桶墊上,可能增加黴菌性陰道炎等疾病風險。

美國紐約大學調查發現:有32%的馬桶上有痢疾桿菌,其中一種痢疾桿菌在馬桶圈上的存活時間可達17天。

而且,很多人會清潔馬桶,但基本一個冬天不清洗、不更換墊圈,衛生情況可想而知~

如果一定要用馬桶墊圈,建議隔天用消毒液擦拭,布藝墊圈,也應經常清洗

忘記清洗馬桶圈

很多人會經常清洗馬桶裏面,但卻忘了清洗馬桶圈,又或者只是簡單的擦拭。

但專家表示,用肥皂水、洗衣液等只能單純地去污,並沒有滅菌作用,只有潔廁靈、84消毒液及75%的酒精才能夠有效地對細菌滅活

但由於馬桶座圈是直接接觸人體皮膚,最好不要使用84消毒液避免刺激皮膚,可以用75%的酒精仔細擦洗,這樣就可以去除大量的細菌。

馬桶和衛生紙太近

回想一下,你家的衛生紙放在哪裏呢?是否和馬桶捱得太近了?是否直接裸露放置?

有實驗分別將距離馬桶70釐米和35釐米的衛生紙進行取樣,結果發現:馬桶和衛生紙的距離越近,培養出的細菌菌落越多;而裸露放置的衛生紙很容易吸附灰塵,沖廁所時濺起的微生物、病菌也可能落在上面。

建議:衛生間中,最好有個單獨、封閉的器皿放置衛生紙,並與馬桶保持一段距離。

馬桶正確清潔法

我們可以用衛生紙包裹在馬桶壁的周邊,再將稀釋比例爲1:50的84消毒液灑在衛生紙上,這樣紙巾能很好包裹在馬桶壁上,靜止五分鐘後去掉衛生紙,用清水沖洗即可。

由於馬桶是我們的“重災區“,專家建議還是比較頻繁地消毒與清洗較好,頻率爲1-2天一次

巧用凳子,排便更順暢

一般情況下,蹲便往往比坐便排得更加順暢。

蹲着能使直腸肌得到完全放鬆,肛腸角的角度更大,排便使用的力氣較小,排便更順暢。而坐位時,肛門周圍的肌肉會牽拉直腸,使得排便需要更加用力,肛裂和便祕等更容易發

如果想要坐便也能排便更順暢,其實可以試試腳下放個小凳子:

如果上身保持豎直矮凳高度30cm爲宜;

也可選擇12~15cm的矮凳,排便時將身體前傾30°~45°,讓軀幹與大腿之間形成35°左右的夾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