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再度打壓中資企業 中概股集體暴跌

作者/呂倩

“當前您的證券狀態爲‘危險‘狀態,請在賬戶達到‘危險‘狀態時刻起的48小時內如今至少XXX美元,或自行平倉,確保賬戶恢復至‘中等‘狀態。’”近日,一位美股投資者王樂一直情緒不佳,他所持有的中概股股票持續走低,證券賬戶連續多日提醒他到達“危險”點,需要平倉或加倉。

適逢朋友圈內哀鴻遍野,集體痛陳美股暴跌、中概股走低、持倉損失慘重,羣體的“痛哭”甚至讓王樂稍微有了些寬慰,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背景看起來像一場‘羣體性’損失了,但以後可能不會再選擇中概股股票了。”

12月2日,美國疾控中心確診一例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病例,引發市場恐慌情緒,當日美股全線收跌,道指盤中千點震盪,拖累熱門中概股、新能源車股下挫。

時至週五晚間,中概股再被“血洗”,當日跌幅超過10%的中概股數量高達87家,其中達達集團下跌19.5%,叮咚買菜下跌18.1%,霧芯科技下跌16.7%,理想汽車下跌16%,阿里巴巴下跌8.23%,拼多多下跌8.16%,百度下跌7.77%、京東下跌7.71%。

雙邊政策影響中概股表現

華興證券(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龐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全球市場尤其是美股市場近期的波動,主要的原因是新冠疫情不確定性重新抬升,給宏觀經濟復甦、上市公司盈利和估值水平帶來壓力。正值年末,不少投資者選擇獲利離場或持幣觀望,避免年末的高波動期,等待更多細節公佈後再在2022年初佈局配置。從美股投資者行爲模式來說,每年1月份也是重新入場、調整部署的最重要月份。

從整個大環境來看,另一位二級市場觀察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United State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和PCAOB(美國公衆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 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美國公衆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陸續公佈的相關規則、具體細節和執行方案,不斷補全了對於不符材料提交和信息披露要求的在美上市公司實施強制退市的細節、路線圖和時間表。

2021年12月2日,SEC在落實《外國公司問責法》的監管細則最終修正案定稿中已明確規定,PCAOB無法有效開展審計檢查工作三年的時間起算點從2021年財年開始,且增加要求公司需披露自己是否採用VIE架構,這意味着在美上市中概股還有約兩年的時間認真評估自己的風險管理和上市地選擇,並抓緊時間付諸行動。此外,《外國公司問責法》還要求外國公司證明自己不受外國政府實體擁有、控制、影響,並須披露該公司註冊地政府實體所擁有的股權比例。

在此情況下,行業人士認爲投資者可能會擔心中國內地相關金融、產業、市場、互聯網監管機構近期對互聯網企業和平臺進行反壟斷和其他方面的監管,會提高相關企業在HFCA法背景下披露和證明其正常經營的難度。內地有關部門可能需要在策略上更爲講求監管的力度、步驟、方式和方法。

12月5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現場,有媒體提問“近日美國證監會(SEC)公佈了《外國公司問責法》實施細則,個別企業宣佈啓動自美退市工作,引發市場廣泛關注。請問證監會對此有何評論?對中美審計監管合作以及下一步境內企業赴美上市前景有何看法?”

對此,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回應,在中美審計監管合作方面,近期,中國證監會與美國SEC、美國公衆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等監管機構就解決合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坦誠、有建設性的溝通,對一些重點事項推進合作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一段時間以來,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中國有關監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平臺經濟規範發展的政策措施,其主要目的是規制壟斷行爲,保護中小企業權益和數據安全、個人信息安全,消滅金融監管真空,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針對這些新問題、新考驗,各國監管部門也正在嘗試採取不同的監管措施,促進平臺經濟更加健康、更可持續的發展。因此,中國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並非對特定行業或民營企業的打壓,也與企業境外上市活動沒有必然聯繫。

赴港上市將成重要選項

一位券商分析師調侃第一財經記者:“目前一方限制VIE架構,一方更新審計法案,夾在中間的中概股‘太難了’,因此未來中國香港資本市場或許是諸多資方與創業公司選擇的重要方向。”

今年8月25日,普華永道發佈2021年上半年中國科技、媒體及通信行業企業IPO報告。數據顯示,2021 年上半年內地TMT企業IPO數量較2020年下半年的109起有所下降,共計78起,融資總額約人民幣2138億元。其中,香港上市的快手科技爲2021年上半年最大的內地TMT企業IPO。

截至目前,已有微博、百度、B戰等多家公司選擇迴流中國香港第二上市,此前中銀國際證券銷售及衍生產品零售交易部主管白韌表示,第二上市中概股增多,投資者選擇標的更加重視基本面,中概股表現將有差異。目前中概股走勢仍主要受美國市場影響,未來若港股通納入第二上市股票限制放開,將吸引南向資金投資,有望更好地釋放回流中概股的投資價值。

雲九資本合夥人王京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雲九很多被投企業可能對於在香港上市這個選項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值得注意的是,港交所在今年11月19日公佈了優化及簡化海外發行人上市制度的諮詢總結。新修訂將於2022年1月1日生效。龐溟表示,赴港第二上市或雙重主要上市將更爲靈活、更加便利。 對港股市場而言,中概股迴歸長期來說能爲港股市場帶來更高的關注度、流動性、代表性、交投量和估值水平。但是短期而言,由於港股市場與美股市場的高相關係數,尤其是大量赴港第二上市企業被納入恒指相關指數,導致中概股的調整壓力對港股的傳導效應越發明顯。

截至目前,在港二次上市的B戰股價450港元,較808港元的發行價下跌44.3%;百度股價143港元,較252港元的發行價下跌43.2%;阿里股價119.4港元,較176港元的發行價下跌32.2%。

整體而言,華興證券分析稱,目前恒生指數、國企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中在港美兩地同時上市的標的權重已分別超過10%、12%和25%,估計未來會有更多新經濟公司選擇赴港第二上市、雙重主要上市或初次上市,恒生指數以及其他主要指數中這些行業的比重將進一步提升。目前已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公司中,交易高度集中在頭部的幾家互聯網公司中,阿里巴巴、京東、網易和百度佔了日均交易量的86%,而且換手率顯著低於港股整體水平。

但考慮到2021年港股市場較爲低迷的表現,龐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內地對大型科技企業和新經濟的監管壓力還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存在,短期內將進一步壓制估值上揚,也有可能給相關指數表現帶來一定壓力。與此同時,監管組合拳還有可能壓制相關板塊和行業公司的盈利增長。例如,成本的提高和監管的強化有可能削弱了公司的內生性增長;而對違法實施集中和收購加強審查,又可能使公司通過併購實現增長的概率有所下降。

但華興證券預計,內地監管機構可能將更爲注重政策推進的節奏、力度、方式、透明度以及加強和市場的溝通。根據中國證監會的表態,將進一步統籌處理好投資者、企業、監管等各方關係,進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透明度和可預期性,進一步穩定政策預期和制度環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