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樣年集團陷入流動性危機之後,花樣年控股(01777.HK)董事局主席潘軍首次談及了花樣年的現狀及債務違約之後至今的一些進展情況。

12月6日,在花樣年集團官方微信公衆號上發佈的這篇“潘軍談花樣年:置死地而後生”的文章中,潘軍將花樣年的債務分爲4個方面。

第一個爲海外債。“我們這次暴雷的起因是海外債,規模也比較大,超過40億美元,接近260億元人民幣。這部分我們第一時間委任諮詢機構,財務顧問華利安和法務顧問盛德,我們行動很迅速,兩個月的時間,我們已經識別了95%的債權人,跟我們海外債權人小組的顧問正在積極溝通,我們也對公司存量的以及在運營的項目進行了經營分析及預測,與公司顧問討論並推出了境外債務重組框架第一版方案。這是按照我們預計達成的第一個目標。”

境內的信用債方面,潘軍稱花樣年集團這部分的債務規模爲60億元。“我們吸取了境外債的教訓,沒有躺平,而是每一天都在積極地跟這些債權人及監管機構進行交流,最終還是取得了展期、取得了大家的諒解。所以最近你們也看到了,雖然條件比原來料想得差一點,但是我們用盡了各種方法,比如支付一部分到期利息獲得了債權人的諒解,截至2021年12月3日,兩隻境內債獲得展期,沒有出現境內公開市場違約事件,其他債權的展期方案我們也在進行持續有序的溝通。”

境內的銀行類金融機構貸款方面主要是開發類的貸款。潘軍表示目前這部分比較正常,還沒有產生大規模的償付,獲得了大的債權人的諒解,這一部分是200多億元的規模。

“可能是現在難度最大的部分就是非金融機構。”潘軍說,“這部分融資是最早爆發的,中小擔保集團等等,最近又會出現一些像平安不動產等,他們都是非金融機構做的價值融資。之前這兩個月我們也一直在溝通,現在爆發了以後,我們還是在積極地溝通解決辦法,像中小擔保集團第一單查封的,現在我們也達成了和解方案,來化解危機。”

10月4日,花樣年控股宣佈公司一筆2.056億美元債違約,此後公開承認公司存在流動性問題。

在公司出現資金以及流動性問題以來,潘軍說,“這兩個多月,包括十一期間,我和曾小姐(花樣年控股創始人兼執行董事曾寶寶)沒有休過一天,每天都在加班,討論應對可能出現的危機,積極地跟所有的相關機構對接,比如深圳政府的各個區委辦、主要的金融機構、我們核心的供應商。這個期間有的時間也出差去各地政府,包括我們交付量極大的成都。面對這次危機,我們的策略是‘保交付、保民生、保穩定’。”

另外,潘軍表示,目前公司也在積極地去變現一些花樣年小股東操盤的項目,來尋找到一定的增量的資金,解決我們面臨的工程交付的費用壓力,以及一些內部運轉保底的經營費用。“因爲我負責資產變現這個部分來尋求增量資金,來確保員工工資的發放。”

對於花樣年需要多久才能度過危機,潘軍坦言,需要2-3年甚至更久的時間。

“大家不能理解成我們可能短期就能熬過這個困難,要做一箇中長期的準備,我們可能需要花一個非常長的時間來化解我們這次危機,可能是2-3年甚至更長時間。我們當時做方案的時候,沒有想到會面對如此複雜的環境。”潘軍說,“我們已經到了最壞的時候,我們現在極度缺氧,極度缺乏現金流,都得去售賣資產換來最根本的保障。”

近期,花樣年連續轉讓了公司在佛山、寧波和北京等多地的項目,從而回籠資金。

在反思公司爲何會遭遇如今的局面時,潘軍稱,“我們的風險系統不足,在整個行業大勢在下行的空間裏,我們遇到了現金流的風險,跟我們的管理肯定是有關係的,所以我們特別需要去反思的。我們的特長應該是控風險,能夠長期地按對於客戶、對於產品、對於服務趨勢的變化來做。”潘軍說,“我們這次遇到的問題,我相信很重要一點,是我們在組織系統的風險管控方面出了問題,組織的協同管理上出了問題。我們會聽到我們的客戶、金融機構說發生事情經常不知道找你們哪個部門,大家都在推,這可能是我們產生問題的核心,就是對風險的識別沒有做。比如我們今年上半年遇到這麼大的壓力,我們不應該再買地了,結果我們還花了80億元。”

潘軍表示,“經歷了這兩個月,我和曾小姐很多時間也在反思。第一,勇敢面對我們犯下的錯誤,要改變我們工作過往的一些慣性,更精細化地進行組織的管控。第二,欠的債,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去還上,要最大可能地挽回社會對我們的不良評價。第三,對於我們所擔負的社會責任,我們保交付、保穩定、保民生,我們要積極地去行動,確保以上任務的完成達到政府的要求。第四,要對我們的現有團隊進行重組,挽回大家的信心,提振士氣,團結一心,最終實現我們文化的迴歸,實現我們業務能力的提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