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市房企密集披露11月業績快報。

受調控升級及宏觀市場影響,11月房企整體業績表現不及去年同期。

據克而瑞數據,2021年11月,房地產市場持續轉冷,29個重點監測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下降4%,同比跌幅擴至32%,較2019年同期下降19個百分點。

從房企公佈的11月銷售情況來看,除了部分頭部企業實現了銷售額穩健增長外,絕大多數房企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銷售回落。

具體來看,11月百強房企中逾8成企業單月業績同比降低,其中超過半數的房企同比降幅大於30%。同時,包括絕大部分TOP30房企在內,有近9成企業單月業績不及上半年月均水平

銷售額同比降幅近4成

11月單月房企業績下滑現象比較普遍。

克而瑞統計顯示,11月TOP100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7507.8億元,環比明顯回落3.4%,同比下降37.6%,降幅進一步擴大。

值得注意的是,一線梯隊企業銷售額下滑。TOP10房企的銷售額方面,除了萬科A同比沒有變化外,其餘房企均出現了不同程度回落。TOP30強房企中,僅有金地集團和雅居樂實現了銷售額的同比正增長。

TOP30房企中,萬科A、招商蛇口中國鐵建濱江集團等房企11月銷售額出現環比增長。其中,萬科A環比增長51%、招商蛇口增54%、中國鐵建增147%。

來源:克而瑞

“房企11月銷售額下滑,除了跟宏觀市場大環境有關外(如政策面無明顯改觀、購房預期未發生根本改變等),還跟房企銷售均價的下滑有直接關係。第四季度是房企業績衝刺的重要節點,在這個時間段,房企通常都會在價格上給予部分優惠”,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預計12月房企仍會延續之前的花樣營銷策略,可以關注房企的年末銷售衝刺,但預計短期難有顯著性好轉。

張波提到,從政策層面來看,之前三道紅線是在倒逼房企去金融化,而今年的土地集中供應則更考驗房企的資金池;此外,有息負債增速被禁錮意味着房企資源被限制。所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那些融資能力強的企業,優勢就體現出來了,未來整個行業的規模集中度大概率將進一步提升。

 

調控加速行業分化

業內普遍認爲,地產市場馬太效應凸顯,具備較爲明顯的強者恆強特徵。對頭部企業來說,因爲在戰略、拿地、融資、成本控制等方面具備優勢,所以在綜合發展上更具備可持續性。

根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數據,較爲顯著的特徵是,不同陣營的房企分化較爲明顯。千億以上超級陣營受制於規模,增長率並非最快,倒是300億-500億陣營的房企實現了高增長。

“其實現在絕大多數房企對規模已經沒有以前那麼看重了,面子固然重要,但過得好不好企業自己最清楚。從行業層面來看,今年的‘兩集中’政策更考驗企業的綜合能力,比如資金實力、研判以及經營能力等。”某頭部房企華南區營銷負責人許歡向記者直言。

許歡表示,“政策在促進行業良性發展的同時,也從產品、財務等角度加速了行業分化。企業很多因素都是環環相扣的,比如賣得不好,回款肯定就跟不上,回款跟不上,企業現金流也肯定好不到哪去,現金流差就不敢在土拍市場拿地,這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過程。而關注機構統計的銷售數據以及房企公佈的銷售簡報,可以更爲直觀地對各家的銷售情況進一步掌握。”

記者注意到,房企在銷售業績下降的同時,集中供地政策落地的第一年,房企拿地金額也出現下降趨勢。根據中指研究院發佈的數據,1~11月TOP100房企拿地總額爲23461億元,同比下降17.7%

記者|陳榮浩

編輯|段煉 陳夢妤 杜恆峯 王嘉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