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陳慧東

 

光伏產業鏈降價潮就在眼前。伴隨着龍頭企業隆基股份(601012.SH)率先降價,又一硅片龍頭中環股份(002129.SZ)也跟進降價,光伏產業近一年來持續漲價釀成的後果正在反噬其身。

降價潮提前到來

近日,兩大光伏龍頭隆基股份、中環股份先後調降硅片價格,拉開了國內光伏企業降價潮的序幕。

11月30日,光伏龍頭隆基股份調整了單晶硅片的官方報價,各尺寸硅片同比降幅爲7.2%至9.8%。這也是隆基股份自2020年5月以來,首次對硅片的官方報價進行下調。

其中,單晶硅片P型158.75mm由5.53元/片調整至5.12元/片,降幅7.4%;單晶硅片P型M6 166mm由5.73元/片調整至5.32元/片,降幅7.2%;單晶硅片P型M10 182mm由6.87元/片調整至6.2元/片,降幅達9.8%。

與隆基股份相比,大尺寸硅片龍頭中環股份的調價幅度更大,各尺寸硅片同比降幅爲6.04%至12.48%。

相比11月的硅片價格,中環股份G1硅片下降0.52元/片,報價5.15元/片,降幅9.1%;M6硅片下降0.72元/片,報價5.05元/片,降幅12.48%;G12硅片(170μm)下降0.55元/片,報價8.55元/片,降幅6.04%。新增M10硅片報價,6.21元/片;新增超大硅片218.2mm,報價9.22元/片。

對於此次兩大硅片龍頭率先調降硅片價格,多位業內資深人士認爲,上述動作實則是光伏產業鏈降價潮的開始,這波光伏產業鏈降價潮的到來早於業內預期。

“隆基和中環調降硅片價格其實是必然的,行業內的那麼多庫存組件都賣不出去,下游電站需求暫時還沒有完全爆發。誰先降價,就可以更多的佔領一些市場份額。”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祁海珅告訴界面新聞,“業內本來預計是從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開始降價潮,也就是整個光伏產業鏈進行大範圍降價,但沒想到降價潮這麼快到來,因爲行業內都不願意讓硅料、硅片降價。”

祁海珅表示,因爲一旦開始降價潮,廠商手中的庫存組件都要賤賣,所以光伏行業內都不願意讓硅料、硅片降價,此前一段時間產業鏈價格也一直在堅挺,沒想到隆基這麼快就降價。

“到明年,硅片價格肯定還會大幅度下降,早降應該能佔住有利形勢。”泓達光伏創始人劉繼茂告訴界面新聞,“垂直一體化光伏企業,在今年第三季度末庫存增加很多,應該是誤判了形勢,以爲今年第四季度還會像去年第四季度那樣大爆發,因此備了非常多庫存。但是今年由於組件價格實在是太高了,到11月份末,安裝高峯並沒有到來,所以就不得不降價。”

行業將迎來洗牌?

從2020年5月份開始,由於處於雙碳背景的大賽道下,光伏市場需求持續旺盛,疊加上游硅料產能不足等因素影響,光伏產業鏈步入漲價通道。原材料硅料帶頭上漲,由6萬元/噸一路上行突破27萬元/噸,硅片價格也水漲船高,電池片環節由於企業競爭及技術降本漲價較少,組件價格則由去年年初的1.4元/瓦最低跌至1.4元/瓦,如今又上漲到2.2元/瓦。

“去年至今產業鏈價格不斷上漲,其實已經過度透支了下游組件商和大型電站的承受能力,特別是央企國企經營的集中式電站難以覆蓋成本,部分項目直接停工。這次降價潮也將促使產業鏈迴歸理性。” 祁海珅表示。

在當前硅片環節價格鬆動的背後,光伏行業暗流湧動一刻也未停歇。

去年6月,光伏行業硅片電池及組件環節的尺寸之爭被正式推至臺前。

陣營一邊,隆基股份聯合晶澳科技(002459.SZ)、晶科能源(JKS.US)、阿特斯太陽能(CSIQ.US)等共計七家光伏公司成立“M10聯盟”。

而在另一陣營,就是押寶更大的210尺寸硅片的中環股份,隨後與天合光能(688599.SH)、東方日升(300118.SZ)等聯合發佈210mm硅片及組件尺寸標準化的聯合倡議,成立600W+聯盟。

然而近期,作爲大尺寸硅片龍頭,中環股份也推出了182尺寸硅片報價,讓尺寸之爭重回視野。本月的最新報價中,公司新增182尺寸的報價,其中厚度150μm爲5.97元(單片,下同),160μm報價6.09元,165μm報價6.15元,170μm報價6.21元。此外,公司還新增了218.2mm硅片價格,170μm單片報價9.22元。

事實上,在業內看來,硅片尺寸“越做越大”的趨勢不可抵擋。邏輯在於,在電池轉換效率接近極限的背景下,硅片尺寸增加使得組件接觸太陽面積更大,焊帶的遮光面積減小,以此實現對發電量的提升。

尺寸之爭實質上也是市場份額之爭,而今龍頭企業之間的市場份額之爭愈加激烈,行業會否迎來新一輪洗牌?

光伏產業鏈可大致分爲硅料、硅片、電池片及組件四個製造環節。作爲行業龍頭,隆基股份已在硅片、組件兩大環節登頂全球。然而,隆基股份近期麻煩纏身,海外業務屢遭限制。

對此,祁海珅認爲,目前看來,光伏產業其他環節中,隆基股份與其他公司之間的技術優勢壁壘正在逐步消減,“下一步隆基要想繼續控制成本減薄硅片,拼的是電池片技術。如果電池片技術能領先行業,隆基就有可能保持龍頭地位。” 

誰受益?誰受損?

事實上,伴隨着去年下半年至今的光伏產業鏈漲價潮,光伏行業整體增速放緩,中下游廠家承壓深重,產業鏈博弈仍在繼續。

中電聯數據顯示,2021年1-9月,國內光伏新增裝機25.56GW,同比增長44%。而在2020年,我國光伏市場新增裝機量達到了48.2GW。國內市場方面,就今年國內前三季度25.56GW的裝機量來看,已無法達到此前機構預測的目標。

祁海珅告訴界面新聞,此次步入降價通道,光伏行業很可能出現產品接連降價的動作,這有利於各大光伏企業把同比增加那麼多的庫存產品消化掉,提高庫存週轉率,但利潤率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

“降價潮中,利潤空間首當其衝受影響的是硅片廠家,無法維持此前較高的利潤水平。但對於組件、電池片、逆變器、支架廠家來說,可以緩解成本壓力。而伴隨着下游電站裝機量的提升,逆變器、支架,包括線纜其他的環節用量都會增加,這對這類廠家來說更是利好。”祁海珅認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