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湯姆貓的“中年危機” 來源:中國經營網

本報實習記者 許心怡 記者 吳可仲 北京報道

近日,湯姆貓(300459.SZ)不到一年就解除一致行動協議引來監管關注。在一致行動協議生效期間,湯姆貓股價乘“元宇宙”概念東風大漲,控股股東在此期間減持的操作引發輿論質疑。

《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湯姆貓前身爲浙江時代金科過氧化物有限公司,原本以精細化工爲主業,其於2017年斥資42億元買下“會說話的湯姆貓”IP控股權,有意與這一IP深度綁定,並於今年8月將名稱改成“湯姆貓”,徹底轉型爲一家遊戲公司。

如今,這隻行至中年的湯姆貓,名聲已大不如前。“會說話的湯姆貓”雖然曾紅極一時,但如今已鮮少有人提起。另外,在業績方面,2021年上半年,湯姆貓獲得營業收入9.17億元,同比微跌2.4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4.12億元,同比下跌17.58%。

《一致行動協議》解除風波

12月1日,深交所向湯姆貓控股股東——金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科控股”)及實控人朱志剛出具監管函。主要因金科控股與盈邁旗下兩隻私募基金簽訂了爲期3年的《一致行動協議》,但卻在短時間內解除,違反了相關規定。

此前,在2021年2月10日,金科控股與盈邁量化一號證券私募投資基金、盈邁財子二號證券私募投資基金簽署《一致行動協議》。盈邁一號、盈邁二號擬受讓金科控股持有的不超過5%的湯姆貓股份,並與金科控股建立一致行動關係,穩固金科控股的控股股東地位。該一致行動協議有效期爲3年。

然而不到一年,協議便宣告解除。湯姆貓在對深交所的回覆中表示,金科控股與盈邁一號、盈邁二號簽訂《一致行動協議》並向其轉讓股份的目的是獲取流動性,降低整體股票質押率,優化負債結構。因盈邁一號、盈邁二號管理人浙江盈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員與主要股東發生重大變更,經營理念和投資策略有較大變化,其向金科控股發出《解除一致行動關係通知函》。協商一致後,雙方於 2021年11月18日簽署解除協議。

深交所上述監管函指出,湯姆貓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在與盈邁一號、盈邁二號簽署《一致行動協議》時未能充分揭示建立一致行動關係的實際目的係爲獲取流動性,未能充分披露雙方達成一致行動相關事項存在不確定性的風險。

德和衡(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黃夢奇對記者表示,一致行動關係是指投資者通過協議、其他安排,與其他投資者共同擴大其所能夠支配的一個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數量的行爲或者事實。簽署一致行動關係協議可以擴張大股東的表決權,實現對公司的控制,可以實現小股東對公司事務的話語權。此外,部分股東簽署一致行動協議也可以有效破除公司僵局,繼續公司的運營。對於小股東而言,控股股東簽署與他人一致行動關係將帶來一定風險。小股東對公司管理的話語權將受影響,更難以參與上市公司治理決策。一致行動關係如果出現變動,也可能影響其預期,可能對小股東產生負面影響。

在這份《一致行動協議》生效期間,湯姆貓恰好乘“元宇宙”風口股價起飛。截至12月9日,湯姆貓股價爲4.6元/股,較9月7日上漲36%。在此期間,金科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朱志剛已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方式,大手筆減持8316.01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爲 2.37%。按照減持均價每股4.29元計算,上述減持合計套現3.57億元。此舉引發外界質疑。

湯姆貓證券部人士向記者表示,控股股東的減持計劃在2018年、2019年、2020年均曾發佈過。減持的目的是償還質押融資款、降低質押比例,改善財務結構。

該公司稱,通過臨時認定及解除一致行動關係,並不會導致減持額度的增加或減持速度的提升,因此公司控股股東不存在市場認爲的通過解除一致行動人“套現”的目的。

根據湯姆貓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金科控股、朱志剛分別持有公司股份493855460股和381021407股,持股比例爲14.05%和10.84%,而質押股份數量分別爲481602500股和273110107股,佔其所持股份比例分別爲97.5%和71.7%。

上述湯姆貓證券部人士對記者表示,彼時控股股東用自己的錢收購了Outfit 7(“會說話的湯姆貓”創始公司),然後從上市公司獲得股份,再把這些股份質押。2018年,由於宏觀政策變動,整個傳媒板塊下行,控股股東又將手裏的股票進行補充質押,從而導致目前的高質押率局面。

“湯姆貓”IP雙刃劍

公開信息顯示,“會說話的湯姆貓”是一款誕生於2010年的遊戲。該遊戲主角是湯姆貓,它會對玩家的撫摸、投食作出反應,還會用誇張的聲音重複玩家說的話,一時間風靡全球。

2017年,湯姆貓以42億元收購Outfit7。鉅額收購伴隨着高商譽,雖然湯姆貓當時通過收購獲得了這一火爆IP,但也給自身財務埋下隱患。湯姆貓2019年財報顯示,其共計提26.1億元商譽減值準備,其中2.62億元來自Outfit7,原因是該公司未能完成業績承諾。公告顯示,Outfit7商譽達36.5億元。

“會說話的湯姆貓”雖然曾紅極一時,但如今已鮮少有人提起。一些玩家甚至將它稱爲“童年回憶”。

不過,湯姆貓並非沒有對這一IP進行開發。2021年半年報顯示,湯姆貓旗下海外研發團隊已就“會說話的湯姆貓家族”研發上線了《會說話的湯姆貓》《我的湯姆貓》《我的安吉拉》《湯姆貓跑酷》《我的湯姆貓2》《湯姆貓英雄跑酷》《湯姆貓飛車》《湯姆貓總動員》等20餘款綠色健康、休閒益智的移動應用。

記者在Taptap平臺上查詢發現,這些遊戲多以寵物養成和跑酷爲主。雖然也有玩家評價,這些遊戲與之前的“學人說話”玩法更加豐富,但與當下豐富多彩的遊戲種類相比,湯姆貓系列的遊戲仍顯得相對“低齡”和“古早”。

在Taptap上顯示的幾款湯姆貓遊戲中,下載量最高的是《湯姆貓跑酷》,達48萬。其他幾款遊戲也有數萬至十數萬的下載量。雖然下載量看起來較爲可觀,但這或許是基於湯姆貓過去的輝煌,未來能否保持增長卻很難說。湯姆貓披露,2021年上半年,公司新增下載用戶數爲15億人次,與去年同期的17.6億人次相比有所下降。

而目前湯姆貓的業績也是在“消費”現有的用戶羣體。湯姆貓2021年半年報顯示,公司通過移動應用產品的內置廣告和應用內購獲取收入,其中廣告交易平臺收入佔營業收入比重達78.68%。

內置廣告必然有損用戶體驗。Taptap平臺上,不少用戶評價廣告太多,會冷不丁彈出來,誤點後就開始下載其他APP。記者體驗一款《湯姆貓英雄跑酷》的遊戲發現,除了開屏廣告和頁面上置廣告,遊戲進行時會突然停止出現“觀看廣告”按鈕,遊戲結束後會不由分說播放廣告,廣告內容多爲其他遊戲的植入;而另一款養成類的《我的湯姆貓2》中,主角生活的場景裏也有不少廣告按鈕,玩家不小心點開後就不得不“欣賞”一段廣告。

對此,該公司表示,廣告收入目前是公司“會說話的湯姆貓家族”IP系列移動應用的主要變現方式,通過廣告展示和激勵視頻等廣告方式變現,可以降低用戶的付費負擔,在海外成熟市場獲得了用戶的認可和支持。公司稱十分注重用戶與粉絲的產品體驗,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公司通過大數據分析、優化廣告控制平臺Mediation、優化廣告類型、完善盈利模式等多種方式提升公司廣告收入,未來將繼續平衡好產品可玩性和產品變現之間的平衡,保持足夠的“剋制”。

值得一提的是,海外收入是湯姆貓的重要支柱。該公司對記者表示,目前湯姆貓系列產品DAU的85%以上用戶來自於海外,國內用戶DAU佔比不到15%,從而能一定程度上規避國內未成年人遊戲新規帶來的風險。湯姆貓方面稱,在國內用戶當中,iOS渠道實名認證登記爲未成年人用戶的比例約爲7%,安卓渠道實名登記爲未成年人用戶的比例約爲8.5%。

蹭“元宇宙”概念?

隨着“元宇宙”概念爆火,多家上市公司在公開信息中暗示有意往這個方向發展,湯姆貓也是其中之一。

9月8日,湯姆貓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現有產品擁有龐大的用戶基數,具備元宇宙產品開發的用戶基礎。同時,公司也積極探索元宇宙產品開發的技術儲備。此外,公司堅定看好元宇宙發展方向,已經成立了元宇宙方向的專項工作組,協調境內外的研發團隊,對特定品類的產品進行概念開發與立項工作。

消息一出,湯姆貓直線漲停。這也驚動了深交所關注。9月10日,湯姆貓在對深交所的回覆中表示,其半開放式養成遊戲《湯姆貓總動員》讓用戶擁有更高的自由度,可在特定的半開放空間中進行遊戲、探索、定製、交互、娛樂、成長。

記者體驗《湯姆貓總動員》發現,這是一款以湯姆貓和伴侶安吉拉爲主角的遊戲。遊戲展示了他們生活的場景,可以通過點擊讓他們睡覺、喫飯、上廁所,畫面系左右移動,不能體現空間進深感。

湯姆貓也在對深交所的回覆中表示,公司在技術方面離元宇宙概念仍有很大距離,具體表現在沉浸感、多端入口切換、經濟系統、可觸達性、可延展性等方面,“公司目前上述的產品迭代及新產品的探索尚處於早期階段,項目實施進度、是否能達到公司預計的效果、是否滿足未來市場的需求,均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同時,即使公司未來在社交化、開放世界領域的項目迭代與新產品研發如期完成,依然不排除相關產品與元宇宙存在較大差距。”

12月10日,湯姆貓方面對記者表示,公司持續在探索VR、人工智能、腦機接口等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4月確定了在遊戲的虛擬場景中賦予用戶更大社交性、自主性及探索麪向未來的遊戲產品的創新性研發方向。

該公司還表示,元宇宙是一個宏大而遙遠的願景,它的價值首先在於解決了互聯網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的問題。目前互聯網行業參與者從自身業務邏輯與資源出發,選擇不同的路徑,從點散式創新到未來集成創新,這個過程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相關支撐技術、硬件設施等也仍需持續迭代完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