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多地疫情反覆,12月9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63例,其中本土病例37例,涉及內蒙古、浙江、雲南、黑龍江等地區。

而且新冠病毒再次變異,奧密克戎毒株來襲的消息讓很多人心慌害怕,對目前新冠疫苗的有效性也產生了疑問。那麼,現在接種疫苗還有必要嗎?日常防疫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聽聽專家怎麼說~

「本期專家」

奧密克戎毒株更可怕嗎?

2021年11月27日,意大利羅馬兒童醫院繪製了新冠病毒德爾塔毒株和奧密克戎毒株的對比圖,圖上的紅點是變異的刺突蛋白,很明顯可以看出,奧密克戎毒株的刺突蛋白變異更多

奧密克戎毒株傳染性增強

專家表示,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際上來看,奧密克戎毒株的傳染性都是增強的

目前在南非,奧密克戎病毒已經快速增加,發病人數呈指數性增長。而且數據顯示,2021年11月的前兩週,南非新冠病毒的感染率從每日新增200例,增加到了每日新增2000多例,住院人數也增加了3倍之多。

奧密克戎毒株致病力尚無定論

奧密克戎毒株致病力是否更強,目前還是未知數。不過,數據顯示,上一週南非奧密克戎毒株感染人數增加了160%,同時間病死人數卻降低了60%。當然,這只是一週的數據,不能代表全部。

總的來說,奧密克戎毒株因爲變異增多,傳染性可能增強;但毒性是否增強,還需要更多的數據來證實。不過按照一般的規律,毒性可能會越來越弱。

現有疫苗

對奧密克戎毒株還有效嗎?

奧密克戎是一個新的毒株,現有疫苗是否脫靶或無效,現在也沒有數據。從目前來看,確實有很多突破性感染,即很多感染過的人,也感染了奧密克戎毒株。

疫苗對奧密克戎毒株仍然有效

專家表示,從一般規律來講,疫苗接種以後,最主要的是降低發病率和重症化病死率。脫靶可能是中和抗體弱了,但降低重症化和病死率的決定性因素不單是靠中和抗體,而是機體的細胞免疫

打了疫苗以後,免疫系統會有回憶反應,一旦病毒入侵,機體就會產生強有力的細胞免疫,快速清除病毒,不讓病情加重甚至致人死亡。

而且儘管有刺突蛋白的變異,但它的很多成分還是共性的,而現在的疫苗尤其是滅活疫苗,是多亞單位的疫苗,會激活機體一系列的多組分的免疫反應。

也就是說,現有疫苗對奧密克戎毒株仍然有效

應積極完成疫苗接種,尤其是老人

世界衛生組織也提醒,應該繼續加強疫苗接種,抵制奧密克戎毒株導致的重症化和死亡。尤其老年人是感染後重症化甚至死亡的最高風險人羣,更應該積極接種疫苗。

但我國2.64億老年人,其中還有5000萬人沒有打疫苗,很多省份70歲以上人羣疫苗接種率不足50%,80歲以上不足30%。而一旦感染新冠病毒的任何毒株,都面臨着重症化和死亡的巨大風險。

所以,疫苗接種迫在眉睫,尤其現在奧密克戎毒株傳染性變強,提示我們可能需要90%以上的人羣接種疫苗,才能共築免疫長城。

新冠病毒對人體的傷害

究竟有多大?

新冠病毒最主要的是引起肺炎,表現在CT上就是模模糊糊的毛玻璃樣影,如果病情嚴重,從CT上看,肺就會變白,而且白得越多病情越重。

對新冠死亡患者進行解剖後發現,他們的肺、氣管、支氣管都有很多的黏液滲出。而肺是呼吸器官,一旦肺受損,被黏液堵住,就不能有效供應氧氣,人就會感覺喘憋、呼吸困難等。

不僅如此,缺氧還會嚴重損害心腦腎肝等臟器,很快就會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最後可能導致死亡。

而且年齡越大,感染新冠後死亡風險越高。數據顯示:

◎50~64歲人羣,死亡率升高30倍;

◎65~74歲人羣,死亡率升高90倍;

◎75~84歲人羣,死亡率升高220倍;

◎85歲及以上人羣,死亡率升高570倍。

疫苗如何發揮作用?

滅活疫苗是病毒的“屍體”,它進入體內不會繼續繁殖,卻可以激活機體的免疫,讓T細胞產生免疫活性的細胞,對其進行殺傷;B細胞產生抗體,對其進行中和,從而使病毒無處可逃,最終被清除。

滅活病毒完成這一使命之後,機體會出現一種記憶細胞,也就是對病毒產生了記憶。一旦具有活性的病毒感染,記憶性T細胞、B細胞會快速活化,又會強有力地攻擊病毒。

簡單來說,打了疫苗以後,機體就記住這個病毒了,一旦病毒入侵,機體就能迅速識別並做出反應,從而保護人體。

而對於已經完成疫苗接種的人羣,半年後抗體水平下降,應該積極接種加強針。數據顯示,接種加強針7天后,抗體水平升高5倍,14天后升高10~30倍,更有助於保護人體。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

可以打疫苗嗎?

首先,老年人也是可以打疫苗的,走訪過程中,節目組發現,一位102歲老人都已經完成了2針新冠疫苗接種,正在等待接種加強針。而且老人說,自己打完疫苗完全沒有不適,照樣正常生活。

而對於慢性病患者,只要病情穩定,一般也都是可以接種的。比如高血壓患者,可以在接種點休息10分鐘後測量血壓,如果血壓<160/100mmHg,就可以接種。

疫苗接種後需留觀30分鐘,如果出現心慌、呼吸困難、頭暈、眼睛發黑等,需及時尋求醫生的幫助。

口罩放不對

當心細菌大量滋生

戴口罩也是日常防疫必不可少的措施,一般建議口罩每4小時更換一次。但偶爾用不上的時候,很多人就隨意的放在口袋裏、套在手腕上、拉到下巴上……而不正確的口罩收納方式,會滋生很多細菌,再次戴口罩,反而更容易導致疾病傳染。

細菌培養髮現,將口罩拉在下巴上時,產生的細菌是最多的,然後依次是口袋裏、手腕上。

大醫生建議,不需要更換的口罩,收納時可以放在專門的袋子裏,減少細菌滋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