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国多地疫情反复,12月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63例,其中本土病例37例,涉及内蒙古、浙江、云南、黑龙江等地区。

而且新冠病毒再次变异,奥密克戎毒株来袭的消息让很多人心慌害怕,对目前新冠疫苗的有效性也产生了疑问。那么,现在接种疫苗还有必要吗?日常防疫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听听专家怎么说~

「本期专家」

奥密克戎毒株更可怕吗?

2021年11月27日,意大利罗马儿童医院绘制了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和奥密克戎毒株的对比图,图上的红点是变异的刺突蛋白,很明显可以看出,奥密克戎毒株的刺突蛋白变异更多

奥密克戎毒株传染性增强

专家表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上来看,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染性都是增强的

目前在南非,奥密克戎病毒已经快速增加,发病人数呈指数性增长。而且数据显示,2021年11月的前两周,南非新冠病毒的感染率从每日新增200例,增加到了每日新增2000多例,住院人数也增加了3倍之多。

奥密克戎毒株致病力尚无定论

奥密克戎毒株致病力是否更强,目前还是未知数。不过,数据显示,上一周南非奥密克戎毒株感染人数增加了160%,同时间病死人数却降低了60%。当然,这只是一周的数据,不能代表全部。

总的来说,奥密克戎毒株因为变异增多,传染性可能增强;但毒性是否增强,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来证实。不过按照一般的规律,毒性可能会越来越弱。

现有疫苗

对奥密克戎毒株还有效吗?

奥密克戎是一个新的毒株,现有疫苗是否脱靶或无效,现在也没有数据。从目前来看,确实有很多突破性感染,即很多感染过的人,也感染了奥密克戎毒株。

疫苗对奥密克戎毒株仍然有效

专家表示,从一般规律来讲,疫苗接种以后,最主要的是降低发病率和重症化病死率。脱靶可能是中和抗体弱了,但降低重症化和病死率的决定性因素不单是靠中和抗体,而是机体的细胞免疫

打了疫苗以后,免疫系统会有回忆反应,一旦病毒入侵,机体就会产生强有力的细胞免疫,快速清除病毒,不让病情加重甚至致人死亡。

而且尽管有刺突蛋白的变异,但它的很多成分还是共性的,而现在的疫苗尤其是灭活疫苗,是多亚单位的疫苗,会激活机体一系列的多组分的免疫反应。

也就是说,现有疫苗对奥密克戎毒株仍然有效

应积极完成疫苗接种,尤其是老人

世界卫生组织也提醒,应该继续加强疫苗接种,抵制奥密克戎毒株导致的重症化和死亡。尤其老年人是感染后重症化甚至死亡的最高风险人群,更应该积极接种疫苗。

但我国2.64亿老年人,其中还有5000万人没有打疫苗,很多省份70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率不足50%,80岁以上不足30%。而一旦感染新冠病毒的任何毒株,都面临着重症化和死亡的巨大风险。

所以,疫苗接种迫在眉睫,尤其现在奥密克戎毒株传染性变强,提示我们可能需要90%以上的人群接种疫苗,才能共筑免疫长城。

新冠病毒对人体的伤害

究竟有多大?

新冠病毒最主要的是引起肺炎,表现在CT上就是模模糊糊的毛玻璃样影,如果病情严重,从CT上看,肺就会变白,而且白得越多病情越重。

对新冠死亡患者进行解剖后发现,他们的肺、气管、支气管都有很多的黏液渗出。而肺是呼吸器官,一旦肺受损,被黏液堵住,就不能有效供应氧气,人就会感觉喘憋、呼吸困难等。

不仅如此,缺氧还会严重损害心脑肾肝等脏器,很快就会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最后可能导致死亡。

而且年龄越大,感染新冠后死亡风险越高。数据显示:

◎50~64岁人群,死亡率升高30倍;

◎65~74岁人群,死亡率升高90倍;

◎75~84岁人群,死亡率升高220倍;

◎85岁及以上人群,死亡率升高570倍。

疫苗如何发挥作用?

灭活疫苗是病毒的“尸体”,它进入体内不会继续繁殖,却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让T细胞产生免疫活性的细胞,对其进行杀伤;B细胞产生抗体,对其进行中和,从而使病毒无处可逃,最终被清除。

灭活病毒完成这一使命之后,机体会出现一种记忆细胞,也就是对病毒产生了记忆。一旦具有活性的病毒感染,记忆性T细胞、B细胞会快速活化,又会强有力地攻击病毒。

简单来说,打了疫苗以后,机体就记住这个病毒了,一旦病毒入侵,机体就能迅速识别并做出反应,从而保护人体。

而对于已经完成疫苗接种的人群,半年后抗体水平下降,应该积极接种加强针。数据显示,接种加强针7天后,抗体水平升高5倍,14天后升高10~30倍,更有助于保护人体。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

可以打疫苗吗?

首先,老年人也是可以打疫苗的,走访过程中,节目组发现,一位102岁老人都已经完成了2针新冠疫苗接种,正在等待接种加强针。而且老人说,自己打完疫苗完全没有不适,照样正常生活。

而对于慢性病患者,只要病情稳定,一般也都是可以接种的。比如高血压患者,可以在接种点休息10分钟后测量血压,如果血压<160/100mmHg,就可以接种。

疫苗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如果出现心慌、呼吸困难、头晕、眼睛发黑等,需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口罩放不对

当心细菌大量滋生

戴口罩也是日常防疫必不可少的措施,一般建议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次。但偶尔用不上的时候,很多人就随意的放在口袋里、套在手腕上、拉到下巴上……而不正确的口罩收纳方式,会滋生很多细菌,再次戴口罩,反而更容易导致疾病传染。

细菌培养发现,将口罩拉在下巴上时,产生的细菌是最多的,然后依次是口袋里、手腕上。

大医生建议,不需要更换的口罩,收纳时可以放在专门的袋子里,减少细菌滋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