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撥回到2005年1月,深圳西邊的羊台山上,由碘化銀和丙酮混合而成的人工降雨劑被打入雲層,一個小時之後,霧氣漸濃,雨點撒向地面。

這是一場人工增雨,降雨量從原本的1毫米,增加到了2-3毫米。即便如此,也根本無法抵擋來勢洶洶的乾旱。

據當時深圳市氣象局統計,2004年最後三個月,深圳累計降雨量只有11毫米,不足正常降雨量的10%。那一年,是深圳自1963年以來最乾旱的一年。

2021年12月,又一場乾旱,讓深圳市民始料不及。12月7日,深圳市節約用水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節水倡議書》,另據深圳市水務局預測,今冬明春期間,全市城市用水量缺口平均每天都有約100萬立方米。當地媒體報道稱,深圳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還提到,“今年深圳的用水總量、增幅、缺口都將創下建市以來的最高紀錄”。

有深圳市民近日一連收到三條節約用水短信,他特別詫異:“在深圳這些年,從沒感到那麼缺水。”那隻能說,他在深圳的時間呆的不夠久。

濱海的深圳,一直是一座缺水的城市。而且,若干觀測數據和研究表明,隨着城市化的演進,深圳缺水的情況愈發頻繁了。

缺水的深圳

降水量,是陸地一切水資源的來源。

單從年降雨量來看,深圳堪稱雨量充沛。深圳多年平均降雨量1830mm,遠高於全國平均700mm左右的水平。

但是,降水量只有經過地面及地表層貯存後,才能變成能夠連續供水的水資源。

深圳的降雨多爲颱風雨,加上境內沒有大的湖泊,降雨結束後不到兩個小時,雨水就幾乎全部進入大海,很難蓄到足夠的雨水。2020年年末,35座參與供水水庫年末蓄水總量只有2.39億立方米。

深圳的降雨又時、空分佈不均。4-10月爲汛期,佔全年降水量的85%;降雨量自東向西遞減,東南城區多、西北城區少。

這樣的自然條件,使得深圳從底子上就成爲一座缺水的城市。經歷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深圳人,一定有那段能刻進骨子裏的“缺水”記憶。

改革開放後,深圳人口開始增多,想要滿足市民用水的基本需求,深圳只能和香港一樣,依賴“境外引水”,也就是珠江支流、發源於江西境內的東江。

東深供水工程和東江水源工程相繼投用,如今,兩大供水工程成了深圳用水的命脈。2020年,深圳(未含深汕,下同)全市用水量20.22億立方米,外引的境外水源爲17.83億立方米,佔全市用水量的88.2%,相比往年,供給繼續增加。

2020年深圳市供水組成圖

境外引水也漸漸力不從心。據深圳“2019年水務基礎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東深供水工程分配給深圳的供水量8.73億立方米,實際供水量則超過配額,達到10.41億立方米;東江水源工程的設計供水量,則是滿額供應。

從2000年到2020年的20年間,全市供水量從12.27億立方米增加到20.22億立方米,增長了64.8%。雖然供水量在增長,但需水量增長得更猛——全市的常住人口從701萬人增長到1756萬人。

20年時間,150%的人口增長率,進一步加劇了對水的需求。據深圳市水務局一級調研員羅宜兵表示,目前深圳的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佔比45%左右,比重很大。

乾旱的廣東

12月7日,深圳市節約用水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節水倡議書》,呼籲深圳市民節水。

根據深圳市水務局預測,今冬明春期間,全市城市用水量缺口平均每天都有約100萬立方米。這麼大的缺口,一半通過儲備水量來填補,一半則需要全民節約用水來解決。

按照深圳的水源構成,今年如此缺水,一方面是因爲居民用水和工業用水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則是因爲東江也枯水了。

東江流域正遭遇自1963年以來最嚴重旱情,且未來受拉尼娜氣候影響,大概率將形成秋、冬、春、夏四季連旱的特枯水情。

當地媒體報道,到今年汛末,東江流域三大水庫總可調水量僅12.6億立方米,爲1991年以來同期最少,較2008年實施水量調度以來同期多年平均偏少近8成。

然而,一條東江,不僅要滿足深圳,更需要同時供給東莞、香港等地。同樣全市用水九成依賴東江的東莞,轄內三座儲水水庫出現建庫以來最小總入庫流量,其中一座水庫連續114天低於“死水位”。

更爲嚴峻的是,今年上半年,整個廣東全省都遭遇了嚴重的旱情,持續少雨。縱然珠江、韓江多條河川縱橫期間,這些江河的水位也比往年同期明顯偏低。

12月11日,廣東省政府發出了抗大旱、抗長旱動員,珠江防總啓動了抗旱Ⅳ級應急響應,廣東省水利廳啓動水利抗旱Ⅳ級應急響應,並壓減東江沿線城市10%的取水量。

水源再分配

都說廣東水網密佈、降雨豐沛,但爲何就是“守着江河沒水喝”?原因在於,全省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人均水資源量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這種矛盾在產業、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區尤爲突出。

再加上水資源開發利用也不盡合理。

在廣東東部沿海地區,韓江、榕江、練江流域的水資源量依次減少,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卻依次增大。

以練江流域爲例,這裏本屬缺水地區,人均水資源量只有韓江的13%、榕江的32%,水資源開發利用率高達52%。加上該流域過去發展方式粗放、環保設施建設滯後,水生態破壞嚴重。

再看珠三角沿海地區,東江以佔全省18%的水資源總量,支撐28%人口的用水和48%的生產總值,2019年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已達38.3%,逼近國際公認的40%的警戒線。

甚至東江已經出現了因過度開發導致的生態問題,諸如枯水期流量銳減、鹹潮上溯、生態惡化等。而水資源總量是東江近10倍的西江水系,開發利用率僅有1.3%。

區域經濟重心、人口重心和水資源重心,出現了嚴重“錯配”。

所以,近年來,從粵東、粵西到珠三角,三大片區接連啓動了引調水的“超級工程”,它們將重塑廣東水資源格局:

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總投資350億元,將把西江的水送往珠江口東岸,預計2024年建成;環北部灣(粵西)水資源配置工程也是通過西江調水,實現粵西地區的河流水系與水庫互聯互通;潮汕平原上的三江聯通工程,則將把韓江、榕江、練江三江水系相連。

對於深圳而言,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建成後,這座超大城市將實現“雙水源供給、雙水源互通”。按照上個月剛出臺的《深圳市城市供水水源規劃(2020-2035)》,15年之後,深圳的年供水量又將增加近10億立方米,還將打造“本地水、東江、西江、再生水”的供水網絡。

城市的氣候

從規劃來看,生產生活節約用水,加上浩大的水利工程,能夠緩解城市的缺水問題。但是大自然的事兒,遠比人們預設的更加錯綜複雜。

2016年的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南方高度城市化地區氣象乾旱時空演變規律分析——以深圳市爲例》),跟蹤了1960年至2010年深圳10個氣象站點的降水指數,發現“自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發展極其迅速,目前已完全城市化。

作爲高度城市化地區的代表城市,近幾年深圳有變乾旱的趨勢。而由於其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乾旱造成的影響不容小覷”。

該項目進一步提出,統計表明,深圳市年內氣象乾旱多發生於1月份,重旱多發於2月及11月,乾旱多發區從郊區不斷向中心城區靠攏,而且中心區域(羅湖區、福田區)的氣象乾旱發生頻次有增加趨勢。

另有兩份研究證明,華南地區平均降水及降水日數呈現減少趨勢,而深圳市最易於冬季出現熱島效應。

當人們的生產與生活向城市集中,城市區域的近地層大氣結構也發生了變化,降水、氣溫、輻射等氣候要素受到影響,從而形成一些以城市效應爲主的局地氣候。

這種城市特有的氣候中,“熱島效應”最爲耳熟,說的是城市中心地區近地面溫度,普遍明顯高於郊區及周邊地區。此外,還有“幹島效應、溼島效應、雨島效應、混濁島效應”等等。

多組數據表明,這些異常的城市氣象正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而且隨着城市化進程也在增強。

上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研究成果中同樣提到,城市地區的“水-熱-氣”循環由“自然”一元驅動,向“自然-社會”二元驅動演進。而且隨着城市化加速,這種循環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人們爲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爲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於城市。當我們發現“城市氣候”的異常,也理應意識到城市對於生態安全肩負的責任。

說到底,還是那句話:以水定需,量水而行。

記者|吳林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