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勝利閉幕的昌平區第六次黨代會,科學謀劃了今後五年昌平發展,提出了加快“四區”建設、服務首都發展的戰略目標,明確了一系列重大任務和重要舉措。

12月15日,昌平區召開區“兩會”首場新聞發佈會,主題是“昌平將建設成爲北京國際科創中心承載區、改革攻堅開放共贏試驗區”專門邀請到相關區領導和有關單位領導出席發佈會,向大家介紹情況並回答媒體朋友提出的問題。

建設北京國際科創中心承載區

昌平區委常委、副區長楊仁全表示,昌平區加快建設“四區”的奮鬥目標,北京國際科創中心承載區位列“四區”之首,充分體現了科技創新支撐引領昌平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昌平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元大關,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跨入百億元門檻,規上工業總產值總量躍居全市第三,北京國際科創中心樞紐型主平臺作用日益突顯。明年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提能級

聚焦支撐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構建,保障昌平國家實驗室核心區建設,加快實施生命技術趕超工程,統籌抓好平臺、資本、服務等要素保障,助推釋放“核爆”效應。集中佈局碳減排新賽道,全方位服務央企、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開展“卡脖子”技術攻關,強化與“三城一區”其他主平臺協同創新,力爭在覈心關鍵技術上取得新突破。建立駐昌高校科技成果項目庫,推動北大產教研融合創新中心、北航高精尖創新中心等項目建設,促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和產業化。

拓空間

制定實施產業用地供應三年行動計劃,將統籌用好產業園區開發用地、國有產業用地、集體產業用地、歷史遺留開發用地等資源,梯次打造雙創空間、中試基地、標準廠房等載體,計劃明年開復工研發辦公空間100萬平米以上,供應產業用地2500畝以上。重點推動生命科學園街區控規、城市設計和產業規劃融合落地,以京藏、京新高速爲主軸,打造國際領先水平的生命谷創新走廊。推動沙河高教園四期等地塊入市,補充一批師生創新創業和高校成果轉化空間,促進校城融合發展。

強產業

未來五年,提出了打造先進能源、醫藥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3個千億級產業集羣的目標:醫藥健康產業方面,將加快佈局生物技術、數字+醫療等關鍵賽道,力爭產業年收入突破800億元。先進能源產業方面,將重點抓好氫能全產業鏈佈局,推動產業年收入達到2500億元以上。先進智造產業方面,正在制定先進智造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小米“燈塔工廠”、華爲生態數字經濟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力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6.5%。同時大力培育美麗健康產業,導入一批具有帶動效應的化妝品企業,迅速形成產業聚集生態。積極發展檢驗檢測、知識產權等業態,促進科技服務業提質增效。

優生態

開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先行先試改革,圍繞科技創新共性需求,用好細胞與基因治療中試、電力大數據聯盟等技術平臺,加快國際研究型醫院、北京疫苗檢驗中心等產業服務平臺建設,發揮新生巢、飛鏢國際等專業孵化平臺作用,提高企業研發創新和技術迭代效率。高標準舉辦全球能源轉型論壇和生命科學國際高峯論壇,提升產業生態黏性。搶抓北京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機遇,打造“昌聚工程”升級版,建好未來科學城國際人才社區。

建設改革攻堅開放共贏試驗區

昌平區副區長郭清堯介紹了昌平區建設改革攻堅開放共贏試驗區有關情況。爲深入落實昌平建設改革攻堅開放共贏試驗區的戰略目標,明年將重點抓好四個方面工作:

對標國際先進經貿規則

落實一批改革攻堅領域新制度

對標RCEP、中歐投資協定等國際先進經貿規則,圍繞全市新一輪政策創新清單,推動創新藥械註冊、進口原料藥品免稅等36項政策落地,不斷推動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探索生物醫藥相關新技術、新產品開展國際臨牀和註冊,支持企業開展“反向創新”,拓展國際市場,提升產業發展的外向型特徵。發揮昌平“三區”疊加優勢,用好中關村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措施,爭取更多有力度、含金量高的優惠政策落地見效。

圍繞重點園區功能提升

形成一批開放引領發展新模式

深化“一庫四機制”,力爭新入庫重大項目30個,自貿組團新增市場主體超過1200家、規模以上企業收入達到1500億元。聚焦未來科學城和自貿試驗區昌平組團,圍繞提振主導產業發展,制定發佈園區三年行動方案,推進一批功能提升行動,打造一套園區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管理體制機制,加快建設獨具特色的產業開放平臺和高水平示範園區。

聚焦重點領域精準發力

取得一批新興產業改革新成效

在生物醫藥領域,落實全市醫藥健康全產業鏈開放行動計劃,推動全產業鏈開放、全環節改革,在擴大市場準入、創新藥械註冊服務等領域和環節,形成一批創新政策試點。在數字經濟領域,融入北京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建設,制定實施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統籌推進“城市大腦”、區塊鏈等新技術應用場景,不斷壯大數字經濟規模。

緊扣重點環節深度開放

打造關鍵要素高水平流動共享新局面

推動跨境資金、知識產權、人才、通關、數據等重點環節深度開放,強化跨境電商進口醫藥等措施成效,推動離岸貿易、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等措施儘快在昌落地。重點加強金融領域改革創新,加快實施境外高端人才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提升進出口設施設備通關效率,爲貿易、物品等關鍵要素高效流動提供更大便利,推動改革在新發展階段打開新局面。

來自北京日報、北京廣播電視臺、勞動午報等媒體記者就關心的問題進行了現場提問。

問:昌平區建設能源谷的優勢有哪些,下一步有什麼打算?

未來科學城管委會服務保障處處長 金鑫回答記者提問時說:

能源谷位於未來科學城東區,以央企集聚和技術創新爲特色,是未來科學城“兩谷一園”創新格局的重要一極,也是昌平區建設北京國際科創中心承載區的重要組團,同時還是北京市先進能源產業集聚發展的主體承載區,擔負着踐行“雙碳戰略”、推動能源轉型,打造能源領域全球領先的技術創新高地的重要使命。

面向未來,未來科學城將大力發展先進能源產業,建設國際先進能源產業集羣,把能源谷打造成踐行國家“雙碳戰略”的一張新名片,在爭創國際一流中奮力譜寫昌平“四區”建設的能源谷新篇章。

以能源谷爲核心,沿北清路打造國際能源創新走廊。依託創新資源富集優勢,集中佈局碳減排、碳中和新賽道。圍繞發展先進能源產業,從空間、環境、場景三個方面下功夫,推動產業集羣發展。特別是產業空間富集,能源谷核心區規劃建設了超過100萬平米的辦公空間,成果轉化基地還有近200萬平米的產業空間正在開發建設,具備各類能源企業在此聚集發展的空間優勢。

問:昌平區在聚集和推動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方面,都有哪些比較優勢?

未來科學城管委會副主任、生命園服務處處長 靳浥回答記者提問時說:

醫藥健康產業是北京領先發展的高精尖產業“雙發動機”之一。全區上下聚焦聚力,生命園呈現出生機勃勃的發展態勢,迎來了新的重大發展機遇,成爲企業家和科學家創業的沃土、投資的熱土、生活的樂土。

生命科學園已經聚集了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研發機構,彙集了200多名頂尖科學家和高層次人才,入駐了百濟神州、萬泰生物等500多家創新型醫藥健康企業,同時建有北大國際醫院、北大六院分院等一批醫療機構、牀位數近3000張。

去年以來,園區及周邊10.26平方公里納入北京自貿試驗區科技創新片區,同時也是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的重要組團,入園企業可同時享受以上三大國家級功能區的支持政策

生活配套方面,目前園區周邊已建和在建各類人才保障房超過7000套,引入並建成人大附中、十一學校等優質名校10餘所,緊鄰園區總面積超過40萬平方米的珠江合生匯綜合體項目計劃明年開業,正在圍繞改善出行條件推進市郊鐵路S2線、地鐵19號線、北清路提級改造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下一步還將結合生命科學園三期建設,高品質配套酒店、會展、商務等服務設施,打造環境優美、開放共享、充滿活力的科技創新城區。

問:昌平區在貫徹落實北京市促進平原新城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未來,還將從哪些領域繼續提升昌平平原新城綜合承載能力?

昌平區發改委主任 寧澈回答記者提問時說:

昌平區發改委深入貫徹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緊抓全市政策機遇,立足區域功能定位,以提升綜合承載能力爲重點推動昌平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全區累計拆除違法建設2800萬平方米、留白增綠990公頃。積極承接中心城區外遷適宜功能,北京大學昌平新校區啓用,清華附中昌平學校、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二期、清華長庚醫院二期等項目加快建設。

全力服務保障17號線、13號線擴能提升等通勤走廊建設,北清路快速化改造、定泗路等道路正加快推進,全區道路總里程增至2470公里,完成慢行系統改造提升19.4公里,迴天地區3處地下停車場即將竣工,預計新增車位1600個

提前超額完成新一輪百萬畝造林任務,北京溫榆河公園·未來智谷、東小口城市休閒公園等一批高品質公園建成開放,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出臺支持企業上市、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美麗經濟十條等產業支持政策。動態調整高精尖產業項目庫322個,全市兩家全球“燈塔工廠”均在昌平,16家企業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名單,35家企業成功上市。

下一步,我們將不斷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現代化水平,着力打造首都功能新載體、經濟發展新增長極、創新發展新典範。

深入實施昌平分區規劃,深化推進“疏整促”專項行動。做大做強先進智造、醫藥健康、先進能源等優勢主導產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首都北部創新產業帶和策源地。持續升級“昌聚工程”,營造良好人才發展環境。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積極引導中心城區優質資源向昌平佈局。深入推進“兩區”建設,擴大高新技術企業“報備即批准”等政策應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優化營商環境迭代升級。

問:爲加快“四區”建設、服務首都發展,昌平區圍繞“構建融合消費創新示範區”將開展哪些工作?

昌平區商務局局長 李俊傑回答記者提問時說:

昌平區商務局將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作爲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加快“四區”建設、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作爲落好“五子”聯動的關鍵行動。

爲加快構建融合消費創新示範區我們提出實施“1-3-10”計劃,即構建“一帶三組團”的全域消費空間格局,開展消費融合創新“十大工程”。

“一帶”是指文旅融合消費帶“三組團”即昌平新城組團、未來科學城組團和迴天組團。新城組團將在昌平新城東區打造基礎設施完備、公共服務優良、商務商業發達、居住品質一流的北部消費新地標。未來科學城組團主要包括“兩谷一園”,在生命谷建設珠江摩爾合生匯泛(FUN)文娛項目。在能源谷按照TOD模式,加快保利大都匯、華潤未來城市兩個城市綜合體建設,營造“科學+城”的創新生態。迴天組團包括回龍觀、天通苑地區“一鎮六街道”,致力補齊商業服務短板、提升特色消費品質、強化輻射帶動作用,高品質培育“迴天有購”,打造“一軸三圈多點”商業服務業發展格局。

問:今年圍繞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美麗健康產業高地取得了哪些成就,2022年又有什麼新的工作規劃?

昌平區經信局局長 張勁柏回答記者提問時說:

昌平區圍繞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美麗健康產業高地,在推進產業建設、加深項目合作、加快業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昌平區美麗健康產業知曉度逐漸提升,已深入對接美麗健康企業70餘家,目前已註冊落地企業16家。成立了北京美麗健康產業創新研究院和昌平國潮美妝文創院,同時與北京工商大學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圍繞昌平天通科技園,已建成4000餘平方米美妝直播基地和物流中心,獲批全市首個“化妝品經營與管理”專業,完善美麗健康產業鏈條,實現高端美麗生態佈局。

2022年昌平區將繼續在美麗健康產業領域深耕。

全力打造國內首座個性化精準護膚試點示範基地,力爭建成具有示範效應的個性化定製政策先行區。

統籌協調推進小湯山美麗智造園區一級開發和小湯山美妝創新園區建設工作,加快各類審批手續的辦理,力爭2022年下半年實現400畝土地供應,年底前完成3萬平方米產業空間載體建設。培育和壯大區內生物醫藥產業醫美板塊存量企業,支持和引進3—5家龍頭企業。持續推進前沿創新、電商直播、個性體驗和檢測孵化四大平臺建設工作。

相關文章